APP下载

留守儿童,社会的痛

2015-07-04马长军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业祖父母约束

马长军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留守儿童,有人提出让这些孩子进城入学,我也很赞同这一提议。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在对留守儿童的长期观察中,看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现在很多乡村学校的学生半数以上都是留守儿童。且不說乡村教育本身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留守儿童很难享受到合格的学校教育,即便能遇到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的处境也不容乐观。

单就学业而言,如果不是课业负担太重,其实并不太需要家长辅导。当然,基于现实,有家长帮忙,从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立场看,的确有利于孩子的成绩提高。不过,很多非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课业也很头痛,现在的课业仍然是围绕着升学考试转,不够“专业”的家长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现实是,很多留守儿童一方面任凭祖父母在身边徒然无奈地唠叨,一方面又不得不习惯远方的父母苍白无力的遥控,小小年纪就陷入无所适从的迷茫中。在生活上,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总觉得没有亲自照顾孩子,亏欠了孩子,就在物质上极力满足孩子,而祖父母也“积极配合”,过于娇纵,吃的用的玩的尽孩子随心所欲。缺乏生活指导的孩子又不辨是非,养成乱花钱的恶习,比如正餐不吃,反而一天到晚吃各种垃圾食品,哪里在乎会对他们的健康有怎样的影响,是否存在健康隐患?不自觉中就形成了不健康的金钱观。而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留守儿童又在攀比阴影中格外自卑,甚至产生扭曲心理。这些孩子会给未来的社会制造什么样的问题,不值得担心吗?

更糟糕的是,很多留守儿童直到他们少年时代结束都一直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气氛中,父母的管教约束实际无效,而祖父母的管教约束实在无力,什么规矩都不懂,什么规矩也不当回事,叛逆表现特别强烈,在学校也很令老师头痛。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到初中就无心学业,经常惹是生非。他们走向社会能有好结果吗?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媒体关于留守少年叛逆惹祸的相关报道可能已经叫人麻木了,同时,他们的自身安全也容易受到威胁。留守儿童更容易受欺负,遭遇意外事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是一个很需要保护的群体,但能承担保护责任的父母却鞭长莫及。

不少家长都觉得既然祖父母管不好孩子,干脆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封闭管理学校。而很多以乡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生源的封闭管理学校搞的也完全是应试教育那一套,本质上是在做教育生意,并不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只有约束,而缺乏引导。更不用说,对儿童情感培养无从提起。孩子半月一月都不见一个亲人,亲情意识日渐淡薄,与人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障碍,健康的人格又如何形成?

【莹莹荐自《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22期】

猜你喜欢

课业祖父母约束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我的祖父母
新加坡禁止家长每天将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游乐园
《电气控制与PLC》课业探索与实践
乐于助人的人更长寿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交互课业设计与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