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PM2.5能爆表?
2015-07-03徐阳
徐阳
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得知这周末是雾霾天,便在周五下班后到超市买足食物,回到家里把冰箱装满,把门窗关紧,然后开始烹饪美味。足不出户,便能享受两天的饕餮盛宴。然而,这看上去美滋滋的小资情调背后却藏着一些常识性的隐患,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需要引起注意。
5月17日是中国科学院第十一届公众科学日,记者与前来参观的市民一道走进大气物理研究所,体验“与科学家一起看雾霾”的科普活动。在研究所内的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向参观者做了一个“美食实验”。
当天是一个雾霾天,实验室内的空气监测仪连接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室内PM2.5指数是172微克/立方米。实验开始,研究人员将窗户关上,启动电磁炉,倒入花生油,然后将掰好的大白菜叶放入锅中翻炒。随着锅里的油烟升起,实验室里香气扑鼻。
这时,研究人员关闭电磁炉的电源,大家的目光开始聚焦电子屏上的数据。据介绍,屏幕上的数据每一到两分钟更新一次。锅里还在“嗞嗞”地响,屏幕上的数据开始不断刷新:207、405、582、644…… 八分钟过去了,数值达到最高——720,一个恐怖的爆表数字!
现场不少市民大呼吃惊。一位姓刘的阿姨说,“为了省电,我在家里做菜经常不开抽油烟机,或者看到油烟太大了才打开一小会儿。”60多岁的吴先生则说,“一般雾霾天的室外PM2.5指数是200左右,本以外关上门窗就可以少呼吸些PM2.5,没想到炒菜的时候厨房里的PM2.5浓度比室外还高出一两倍!”
一些市民原本以为,家庭烹饪排放与室外工业排放不一样,因此烹制食物的油烟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但其实不然。实验人员要黎宝先生解释说,烹饪过程产生的油烟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还有丙烯醛、环芳烃等有机物质,对身体危害相当大。要黎宝介绍,降低油烟污染的方法,除了加强厨房的排换气系统,还包括尽量改变烹调方式,比如,少煎炸,多使用微波炉、电饭煲,减少厨房明火的产生。
中国人饮食文化偏爱炒菜,喜油好烟,觉得这样热闹、有气氛。据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介绍,由于中国的饮食烹饪习惯特色,烹饪源在我国大城市中的贡献十分明显,平均约占20%~40%。油及食材在高温下会挥发出许多有害物质,对鼻、眼、咽喉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这种油烟,还会导致哮喘恶化,从而增加患肺癌的机会。
据上海同济大学肿瘤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有32%的女性烧菜喜欢用高温油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或通风欠佳。另有研究发现,长期从事餐饮业的厨房工作者肺癌发病率也比一般职业高。
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一项关于疾病风险评估的研究项目中,已将厨房空气污染(烟雾)列为高血压、吸烟和酗酒之后最大的健康隐患。每年因持续吸入厨房用火所产生的烟雾而死亡的人数,比疟疾、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致死总数还要多。
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戴秋丹女士表示,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普通民众对厨房油烟污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过大家不必恐慌。”她说,“首先,做菜的时候室内PM2.5指数升高只是短暂的,当火熄灭之后,它的浓度就会慢慢降下来。第二,只要在做菜的时候注意两件事,一是开窗通风,二是打开抽油烟机,就可以大大减少室内PM2.5的浓度。”
随后,研究人员启动空气净化器,其功能类似抽油烟机,显示屏上的数据开始下降,不过,PM2.5指数下降到初始数值的整个过程用了13分钟。这说明抽油烟机吸引炒菜过程中产生的PM2.5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许多人在做菜结束关火的那一刻也同时关闭油烟机,而科学的方式应该是关火后再让油烟机继续运转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减少室内的PM2.5浓度。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的PM2.5来源中,燃煤和餐饮分别占了34%和6%。民以食为天,但普通百姓的饮食同样助推了雾霾的产生。专家建议民众本着对公共环境负责的精神,尽量少吃露天烧烤,过年尽量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遇到油烟污染严重、“乌烟瘴气”的餐饮单位,可通过市环境保护局网站进行举报。
○ 综合对各专家学者的采访,记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烹饪时开窗通风
·油烟机早开晚关,点火前就打开抽油烟机,炒完菜过一会再关闭
·烹饪(包括煲汤)时打开抽油烟机
·关火后再让抽油烟机继续运转一段时间
·选择信誉好、质量好的抽油烟机,加强、更新厨房的排换气系统
·少煎炸,以蒸、煮、炖、煲、拌等方式代替
·改变“急火炒菜”的烹调方式,最好是“热锅冷油”
·尽量少放油、用中火
·油温不宜过热,不要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选择沸点较高的橄榄油、茶油、色拉油等
·尽量少吃露天烧烤
·遇到“乌烟瘴气”的餐饮单位,通过市环境保护局网站进行举报
·家庭内过滤空气,推荐使用HEPA型空气净化器,性价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