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上装保温仪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考查

2015-07-03王府梅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羽绒服热阻假体

潘 霞,王府梅,2

(1.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1620;2.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210)

0 引言

服装热阻是评价服装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1],着装情况下由身体产生的热和湿在传送到周围空气中之前,会在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气层内停留,并在皮肤与服装之间形成特殊的微气候,人就会感觉比较舒服[2]。服装的热湿传递性能主要取决于服装本身,同时受外界环境、人体状况和服装结构(如织物与服装开领高低)等因素影响[3-6]。通过服装散失的热量除受材料性质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服装结构和穿着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7]。

服装热阻或保温性一直采用暖体假人或出汗假人测试,假人结构复杂,尺码单一,使用很不方便,而且仪器结构设计不能避免服装结构变化引起的误差,所以,至今没被广泛运用。东华大学和山东莱州电子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出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是考虑服装三维空间结构和材料热阻测试条件的简化暖体假人,该测试仪器有效避免了开领高低、服装长短、下摆开叉等服装结构对热阻测试值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LD-1型服装保温仪稳定性或重现性(包括扩胸后测试结果稳定)、仪器的精确度。

1 新型上装保温仪

1.1 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

东华大学和山东莱州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于2014年联合研制成功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参见图1,形体类似一个去掉四肢的模特,我们称其为“假体”或上装保温仪,假体“穿上”服装试样进行测试,参见图1的右图。该仪器的前后身为两台独立的曲面保温仪,前后身间的距离可调或可扩胸,从而能够在该测试仪器上测量不同尺码服装热阻。

图1 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

该测试仪器比传统“暖体假人”或“出汗假人”具有两大明显优势:(1)结构大幅度简化,因为保温性和冷感等热舒适性都在用单位面积试样的散热功率表示,而且绝大多数服装的身部和袖部的材料相同,只需测试代表性部位即可;(2)试样适应范围广,假体三围可缩放,假体被分为前身和后背两部分,参见上页图1的左图,每一部分相当于一个曲面形保温仪,两部分之间的间隔在0.5cm~5cm范围内可调,使得假体三围(胸围、臀围、腰围)可以增大1.0cm~10cm,以便测试不同尺寸的上装;(3)测试板和热护板的结构划分可剔除开领高低、开衩大小等服装结构对保温性的显而易见的影响,给出指标是前胸和后背的平均热阻(稳态传热时,单位温差条件下单位面积散失的平均热功率)。

LD-1型服装保温性能测试仪采用高精度测试元件、计算机控制测量。关于该仪器的稳定性、重现性及其与现有仪器的将在下面有所介绍。

1.2 测试原理

服装穿在人体上的最初阶段,表现为通过服装散失热量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传热,逐渐过渡到稳态传热。LD-1型服装保温仪预热后维持假体表面温度在33±0.2℃范围,测量如下3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假体2试验板输出的总计热功率曲线、假体表面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假体外围空气层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使用稳态传热过程中(实验开始30分钟以后的10分钟)的各物理量由下式计算试样热阻R(m2·k/w):

其中H为测验板测的平均热功率(W);S为假体测试板的有效总面积(m2);t1为假体表面试验板的平均温度(℃),t2为空气层4点平均温度的平均值(℃);R0为空体热阻值(m2·k/w,简称热欧姆)。

热阻R的习惯单位有clo和tog,二者与热欧姆(m2·k/w)的关系如下:

1.3 试样

为研究测试方法,本文选用两类保温性和形态风格差异很大的服装,均来自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一类为横机编织的合体针织衫,原料为36tex双股缆线(每根股线由1根粘胶长丝与3根棉纱并合加捻而成),成分为38.2%粘胶和61.8%棉;另一类服装为短版羽绒服。每类服装选取XL和S号种型号进行测试,生产厂通过控制羽绒填充量保证了不同型号服装的热阻基本相等。试样信息见表1。

表1 试样信息

劲霸羽绒服有长度和含绒量不同的3种款式,包括薄版羽绒服、中版羽绒服、短版羽绒服。羽绒服的构成如图2所示,面料(面:100%棉;底:100%聚酯纤维),里料为100%聚酯纤维(涂层除外),防绒布为100%聚酯纤维,填充物为91.5%白鸭绒(小部分除外)。

图2 劲霸短版羽绒服结构图

考虑服装在使用和洗涤过程中可能会损失一些热阻,我们全部选用新的服装来测量服装热阻。欧洲 CEN标准[8]也要求使用新的服装来测试热阻。

2 仪器稳定性和精确度考查

2.1 仪器的重现性考查

每款服装总计作3轮测试,每一轮测试是连续测试2次试验(即第一次测试结束后,不从仪器上脱下再测一次),每一轮测试完成后从仪器上脱下凉置30分钟后再作第二、三轮测试,测试结果见下页表2。

表2 薄版羽绒服内含针织衫测试结果的重现性验证

表3 中版羽绒服内着针织衫测试结果的重现性验证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多次反复测试,同款试样波动CV值最大在4.04%。可见该仪器重现性较好。

2.2 仪器的稳定性考查

为测试不同胸围的服装,该仪器需要“扩胸”,即调整硬件(前胸和后背)的相对位置。调整前后测试结果是否一致,关系到仪器的稳定性。表4列出3次调整前后的实验结果。

表4 稳定性验证(试样:薄款羽绒服内着针织衫)

同时我们通过针对一款服装,扩胸到一定量后连续测试两次,然后下次再重新调整到该尺寸测试,发现其波动较小,输出热功率的变异系数仅5.57%,可见仪器的稳定性较高。

2.3 与其它仪器的一致性

为了验证仪器的热阻测量结果准确性,我们通过与其他仪器测试结果对比,如表5。

表5 LD-1型服装保温仪与其他保温仪测试热阻结果对比(不举袖)

从表5,针对棉衣和毛衣在接近相同条件下测试可以发现,LD-1型服装保温仪与日本大荣平板保温仪热阻测试结果基本相同。针对同款羽绒服,LD-1型服装保温仪通过四次测试结果求平均得到的热阻值基本与3M公司暖体假人求得的相同。由上述可知LD-1型服装保温仪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3 结论

(1)LD-1型服装保温仪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好,测试误差较小,与其它仪器有很高的一致性,测试结果准确可信。

(2)LD-1型服装保温仪具有结构简单,适用服装型号和款式范围广,可剔除开领高低、开衩大小等服装结构对保温性影响的优势。

[1]FAN J T,CHEN Y S.Measurement of clothing thermal insulation and moisture vapor resistance using a novel perspiring fabric thermal manikin[J].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13):1115-1123.

[2]周永凯,田永娟.服装款式特征与服装热阻的关系[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2007,27(3):32-37.

[3]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7-38.

[4]陈东生.服装卫生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7-8.

[5]邬红芳,赵红斌.服装工效学初探[J].人类工效学,1999,5(4):65-68.

[6]王府梅.服装织物的性能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86-139.

[7]阎林,夏一哉.服装隔热性能的研究[J].棉纺织技术,1999,27(8):457-459.

[8]CEN Standard EN15251-2007.Indoor environmental input parameters for designand assessment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addressing indoor airquality,thermal Environment,lighting and acoustics[S].Brussels:Comite Europeen de Normalisation,2007.

猜你喜欢

羽绒服热阻假体
友爱的“手”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新年新衣羽绒服穿搭指南
简单清洗羽绒服
界面热阻对L型镁合金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的影响
又美又暖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换热设备污垢热阻和腐蚀监测技术综述
新型无接触热阻空调换热器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