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角下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2015-07-03仇丽琴
仇丽琴
摘要 在全球一体化、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是当今业界普遍关注的教育核心问题。实践能力是当下新闻专业学生培养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如何提高体育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体育院校新闻教育工作的一大课题。本文从调查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状况入手,对六所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分析,根据新形势下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培养的新特点,提出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 全媒体;新闻人才;实践能力;探索
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当前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越来越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并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实践技能更加成为专业极力达成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更加倚重。本研究对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专业学生进行了实践能力方面的调查,还针对六所体育院校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进行调研,分析了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特点和体育院校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查阅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资料,为本研究寻找理论支撑。
(二)调查法
1.问卷调查法:向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的2010-2013级的学生现场发放问卷135份,现场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并不得由他人代填。
2.访谈法:访谈10位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教研室任课教师和5位《天津日报》、《今晚报》、《每日新报》、天津电视台等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了解与本研究有关的问题。
(三)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收集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四)对比分析法: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六所院校新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环节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可借鉴的经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新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调查与分析
1.学生对自我实践能力缺乏信心。调查中认为自身的实践能力一般占48.0%,尤其是大二、大三年级中较多学生选择了此项,认为自身实践能力很好的主要是大四学生占4.9%,认为自身实践能力很差的主要是大一学生占6.5%。按照自信值为中等偏上的标准统计,占70%的学生认为自我实践能力一般,属于较强缺乏自信的范畴。(表1)但从数据值的变化状态看,通过学校的培养教育和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实践能力在不断提高。自信缺乏的警示也提示管理部门应每年听取学生意见,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践活动。
2.学生希望实践活动多元化。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增强实践能力选项的依次排序为专业见习与实习、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生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和勤工俭学,特别是学生认为专业实习和专业实践课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统计表中学生对学生社团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予以肯定,在实践中,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对社团的兴趣变化幅度较小,说明学生渴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作为社团的管理部门应当审时度势制定好社团活动计划并积极推动实施。
3.被动式实践能力培养是主流。统汁结果,学生认为学校安排参加社会实践的次数是影响实践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占59.0%,其次是教师、学长的指导和学校的重视程度,把自己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排在了最后。这样一组数据在国外正好相反,美国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依靠学生自我完成的,他们有明确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教师的指导作用仅限于提出实践方向,而学校的责任就是有明确的实践要求和学分。在随后我们进行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中发现,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明显优势。
4.学生认为实践能力与就业成正比。调查结果显示,59.O%的学生认为实践能力的高低对就业有比较大的影响,有决定性影晌的占到12.7%。说明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十分重视,主要来源于两种观念,一是社会的共识,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中表现突出;二是大学教育本身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不适应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难反映出来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已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5.学生实习更加多元化和人性化。统计结果显示,虽然“学校安排实习单位”首选率最高,但其它形式的实习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学生实习工作呈多元化的态势。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学校集中安排实习在近年逐步增加,一方面学校重视实习效果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学校加强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将实习作为检验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也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奠定基础。
(二)对六所体育院校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进行调查与分析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选取了培养方案中含有实践内容的专业课和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在统计中,我们将教学计划中开设有实践(实验)内容的专业课程进行汇总比较,发现六所体育院校新闻专业必修课程中带有实践内容的课程门数大多在4-7门,但在专业课中所占的学时比重较小,特别是专门开设的必修实践课程极少。客观上讲,新闻专业在体育院校中属于新办专业,专业实践所需要的条件都在持续建设中,而新兴媒体的出现对媒体技术的要求更加严格,技术技能将作为全媒体新闻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需要体育院校不断认识和进一步改善实践条件,加强实践课程设置。
广州体育学院在专业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分配上较长,其次是天津体育学院。但从实践环节总体时间分配上看,北京体育大学排在前列,沈阳体院次之。据此分析发现,北京体育大学将专业实习分为校内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校内实习是指学生在第二学年参加院系统一安排的到校内各部门、协助各部门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基本的行政能力和写作、人际沟通等能力。同时它还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新闻业务技能比赛、学术活动、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活动,并且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并赋予一定学分;上海体育学院除对实习(见习)实践和毕业论文有明确的时问和学分的规定外,还在第六学期安排有4周2学分的实训活动,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沈阳体育学院对实践环节有明确的时间和学分要求,如:学生必须完成15个工作日的公益活动,利用寒暑假完成15个工作日的社会实践或就业创业活动;广州体育学院把社会实践、中期实习、毕业实习均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周数和学分规定较为明确,同时在培养方案中安排了俱乐部、科研活动与讲座、社会实践和拓展能力四大“校本课程”,特别是将专题实习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国内外某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期间到相关媒体参与新闻实践活动;南京体育学院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要求学生在四年的寒暑假中完成7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天津体育学院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8学期,同时天津体育学院在天津各大媒体建立实习基地,在第5学期安排学生到相关基地参加8周的专业见习,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除此以外,第二课堂是天津体育学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特色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学生社团形式实施,二是课余时间伺学生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进行专业实践。
三、存在问题
(一)实习(见习)环节和社会实践有待进一步的规范管理与监控
调查发现,体育院校大部分学生自己寻找适宜的实习单位,而由学校统一组织到实习基地实习的占少数。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实习,便于管理,相对规范,能监控实习的进度及效果,也可以听到真实的反馈信息。而自找实习单位往往出现实习真空,造成专业实习流于形式,甚至个别学生托熟人找单位随便写“评语”、盖公章,敷衍了事。因而完全靠学生自觉性很难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实习(见习)时间安排有待科学化
从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大四阶段,因为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大部分已经修完,但在实际运行中许多学生反映,在实习过程中会感觉某方面知识和技能的欠缺与不足,但实习结束后基本没有时间进行弥补或重修。还有的学生抱怨,大四正是学生考研和找工作的最后阶段,实习会带来影响。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面临难题
新闻专业本身是一个技能型、实用性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体育院校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已成为普遍,此项工作也得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普遍重视。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学校往往在实习期间才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缺乏日常的系统性建设和维护,造成有些单位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实习。对于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各院校还没有达成共识,怎样解决好校内外实习的衔接,保证校外实习的效果,将成为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关键。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实践活动相脱节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的综合答卷,它反映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近些年来,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受到诸多质疑,多数院校以“查重”的方式防止抄袭现象。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首先,大部分学生的选题与平时的实践活动关联度小,纯粹是为写论文而选题,或者哪方面的资料容易搜集就选哪方面的题目;其次,定题后不是按照计划展开认真细致的研究,而是集中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此时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无心专注于论文的研究工作,从而失去了最初的研究目的,造成论文质量的下滑
四、对策与建议
体育新闻“是体育运动与新闻事业相互作用与渗透的产物。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新闻学具有新闻学与体育学这两类不同性质学科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它“以竞技运动报道为主、休闲娱乐性、国际性、情感性”的鲜明特征,决定了“体育新闻的发展是通才发展,而不是专才发展”。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列入培养方案。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见习)改革,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通过改革实习内容、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果。将实习内容和时间有效分解,充分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完成实习阶段性任务,将综合集中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总结不足,回校后进行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避开考研和找工作在时间上的尴尬,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重视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沟通与交流
从天津体育学院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效果来看,学校通过十二五品牌专业建设,重点投资建设了新闻学专业实验室和全媒体综合实验室,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打好基础。同时学生通过校内基地的实践,基本掌握了新闻学专业技能,为完成校外实习任务做好准备。近年来,学校还和实习单位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定期派人见习和实习,邀请实习单位专家进校讲座,组织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收到良好效果。
(三)将学生实践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完善科研实践过程
在不断完善管理条例和程序的基础上,在学生开题阶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科研实践,例如做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经过认真的社会调查和实验工作,积累科研数据,通过分析和归纳形成论文的基本观点和论据。也可要求学生在提交论文时要附有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详细的实验步骤等材料做支撑。
(四)建立全媒体综合实验课程,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即具有“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建议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在传统开设课程中大幅度增加实践学时,增设一些由于媒介融合而急需设置的新媒体课程,独立设置全媒体综合实践课,加强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