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利用混合战争巧取克里米亚

2015-07-02车伟凡陶传辉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亚努科维奇克里米亚

车伟凡 陶传辉

在乌克兰危机已持续一年之际,欧盟和俄罗斯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克里米亚通过公投“脱乌入俄”一周年。欧盟重申拒不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并将继续对俄采取制裁措施。俄罗斯则一边通过播放纪录片为克里米亚“回家”正名一边在克里米亚举行实战演习。回顾一年前俄军巧取克里米亚,反映了现代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发展的新形态,其中有许多新特点对我们具有启示。

一、瞒天过海俄军巧取克里米亚

兼并克里米亚是俄军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行动之一,其主要目的不仅是控制这片广大区域,而且还要在不流一滴血的情况下完成任务。这超出了所有过往行动的经验以及学说和战略的范畴。俄军在这次行动中瞒天过海,综合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将当今信息化条件下军事斗争技巧与谋略演绎得淋漓致尽,诠释了混合战争这种信息化战争的新形态。

2013年底,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之后,亲西方的反对派在首都基辅发起“迈丹(乌克兰语“广场”之意)革命”要求亚努科维奇下台。进入2014年乌克兰政局发生了过山车式急剧变化:2月18日基辅市中心再次爆发大规模骚乱,反对派在乌克兰议会要求恢复2004年宪法,恢复议会总统制,当天发生了乌克兰局势动荡近三个月来伤亡最严重的暴力冲突,造成包括多名军警和记者在内的26人死亡、388人受伤;2月22日反对派全面接管政权,亚努科维奇被解除总统职务,前总理季莫申科获释出狱,乌克兰政坛在一日之内上演惊天大逆转。

俄罗斯迅速反应,2014年2月24日俄军乌里扬诺夫斯克第31独立近卫空降突击旅首批抵达克里米亚半岛。空降突击旅的官兵刚一弃船登岸,上级就命令摘掉所有俄军徽标,发给每个人绿色的巴拉克拉法帽、墨镜、护膝和护肘,北约情报人员和媒体称其为“小绿人”。正当驻守的乌克兰军队还在讨论“开火还是不开火”时,乌军已被“小绿人”们解除武装。

黑海舰队“中心开花”。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率先行动的是黑海舰队及其所属海军陆战队,他们抢先占领了克里米亚交通主干道和重要设施。2月28日凌晨,两路俄军从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出发,分别控制了舰队基地附近的贝尔贝克军民两用机场和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辛菲罗波尔机场,并与乌克兰内政部军队形成对峙。一支由9辆装甲运兵车和1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停在塞瓦斯托波尔与辛菲罗波尔之间的公路上。黑海舰队拥有俄海军陆战队中唯一的一支境外作战力量——独立第810海军陆战旅。该旅战备等级在舰队单位中是最高的,拥有BMP-2步兵战车、BTR-80装甲输送车、BM-21齐射火箭炮等重武器。2008年俄格冲突期间,俄黑海舰队曾经出动登陆舰运送500名该旅官兵强击格鲁吉亚海军基地波季,一举荡平格鲁吉亚海军。

除了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从克里米亚内部突破外,俄军后援也随之跟进。2014年2月28日俄军出动5架伊尔-76运输机将大批BRT-80装甲车及人员运送到贝尔贝克机场。当天还至少有10架武装直升机从俄罗斯刻赤方向飞入克里米亚。3月1日俄军又通过登陆舰将700名增援部队输送至黑海舰队基地并控制了距离辛菲罗波尔93公里的克里米亚北部城市丹考伊。丹考伊是克里米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枢纽,是哈尔科夫—塞瓦斯托波尔和赫尔松—刻赤铁路和公路的交汇点,堪称是陆路通往克里米亚的咽喉。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比6年前俄格冲突时更为强大,换装各种新式武器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毫不示弱。

在乌克兰的政局动荡中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族裔既感到了不安,更发觉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已被遣散的俄裔“金雕”特警部队重新集结,迅速卡住咽喉要道——彼列科普地峡。随后发生的一切新成立的乌克兰临时政府更是无可奈何。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归属公投,正式宣布与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一起脱离乌克兰,成立新的克里米亚共和国,超过96%的选民投票支持加入俄罗斯。3月18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两地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3月21日普京正式签署经俄联邦会议批准的“克里米亚入俄条约”,标志着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克里米亚公投结果并未获得乌克兰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乌克兰当局宣布克里米亚公投非法。欧盟及西方7国集团发表声明称克里米亚公投与乌克兰宪法和国际法相违背,没有“法律效力”。作为惩罚,美欧随后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二、“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次俄军巧取克里米亚,出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意外,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俄军的果断出动和出其不意的表现,干净利索地收复了克里米亚,打了一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漂亮仗,并表现出与传统战争不同的一些新特点。

一是关键时刻果断出手营救盟友。2014年2月22日,随着基辅局势的失控,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逃离基辅前往乌东部城市哈尔科夫。他刚离开权力中枢反对派就乘虚而入掌控议会并接管政权,随即宣布解除其总统职务并发动民族极端分子拦截围捕。亚努科维奇的车队在前往机场的途中遭到拦截,只好落荒而逃。

消息传到克里姆林宫,普京的神经紧绷了起来。一旦亲俄的亚努科维奇落入反对派之手不但俄罗斯颜面无存,更有可能被反俄势力借机炒作,导致乌克兰政局更急剧地完全倒向西方。盟友落难,普京无法坐视不管,于是连夜召集军队和情报部门负责人在克里姆林宫开会,经彻夜商讨,最终拟定了陆、海、空三种营救方案。普京清楚地掌握亚努科维奇的行踪。在亚努科维奇给他打电话的时候,特工出身的他命令无线电侦察部队进行了定位和追踪,按照普京的命令,精锐的俄军特种部队携带强大火力赶赴顿涅茨克,准备直接将亚努科维奇从顿涅茨克营救出来。因为此时乌克兰政府也派出特种部队在紧锣密鼓地寻找亚努科维奇。俄特种部队直升机找到亚努科维奇后,他表示不想离开乌克兰,于是俄特种部队便护送他到了克里米亚。两天后意识到再无翻盘希望的亚努科维奇请求前往莫斯科。至此,营救亚努科维奇的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是坚定收复克里米亚决心。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行动中,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深知将乌前总统握在手里除了承担“亲俄派”保护伞的道义责任,还抓住了继续干涉乌克兰政局的重要筹码。更为关键的是,普京原本并没有制定收复克里米亚的计划,正是在这次营救亚努科维奇的会议上他下了“回收”克里米亚半岛的最后决心。

三是精心策划动如雷霆。普京收复克里米亚的战略决心确定后,军队、情报各部门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战略秘密行动。当时驻扎在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政府军尚有约2万人,虽然因政局混乱而军心动荡,但要顺利收复克里米亚,就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住这支武装力量,才能尽量减少流血。

而这一切都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除了最高统帅部外,无人知晓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行动。为吸引北约情报部门的注意,俄军在北极和乌拉尔地区展开军事演习,甚至向那里出动了空降兵。同时通过克里米亚黑海对岸的新罗西斯克等军事基地秘密运送大批总参格鲁乌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特种部队,军队集结过程执行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状态。全体官兵撕下所有国别和军兵种符号,穿戴新式装具。于是在世界目光的诧异下,克里米亚突然涌出无数“小绿人”。在“小绿人”的保护下克里米亚亲俄势力相继占领了政府议会等办公机构和机场、港口等要地,驻守克里米亚的乌政府军措手不及,待到清醒过来,自己的军营和武器已经全部被控制。虽然也有些不甘心的军官带人试图闯过封锁线,但被全副武装的“小绿人”呜枪示警,只好作鸟兽散,最后只得倒戈投诚或缴械撤退。有趣的是在占领过程中普京始终否认“小绿人”是俄军,并调侃“小绿人”的先进装具可能是网购的。直到一年后播出的纪录片中,普京才承认“小绿人”就是俄军,但仍辩称该地区的俄军数量未超出条约限制且未使用武力,并不违反国际法。

四是克里米亚本土亲俄势力作用不可替代。普京高度肯定和赞扬了克里米亚本土居民和亲俄势力的作用,正是他们自发组织的自卫队为俄军秘密调遣赢得了宝贵时间。例如支持亚努科维奇政府的“金雕”特警部队,在基辅动乱期间一直坚守在独立广场,亚努科维奇出逃后,失去靠山的“金雕”特警成了替罪羊,一度被逼向反对派下跪道歉,随后又被上台的反对派全部解散。愤懑的“金雕”特警们返回克里米亚后,立即成为自卫队的骨干,当地的库班哥萨克武装和“夜狼”重型摩托俱乐部成员等“黑白各道”弟兄们都发挥了各自的“奇兵”作用。

当地俄裔民众的支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14年2月27日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自卫队员准备占领机场,与奉命守卫机场的警察发生对峙,黑海舰队的俄军士兵闻讯也赶来支援。对峙中围观的民众爆发出“俄罗斯前进!”的呐喊,在助威声中俄军和自卫队员很快控制了机场,乘飞机抵达的旅客甚至没有发觉机场已经易主。另外,之所以能够取胜,俄军高度的纪律性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俄罗斯顺利收复克里米亚的一个原因是军队集结期间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制度。每个俄罗斯军官和士兵都有手机,但西方情报部门并未从监听的电话中得出俄军换防和开展强力行动的结论。这在当今简直不可思议!

五是做好充分准备防止西方国家武力干预。尽管之前在各种场合普京一直否认俄曾出兵克里米亚,但在后来播出的《克里米亚回家之路》纪录片中普京承认是他下达了向克里米亚出兵的命令。他说:“为了阻止2万名乌克兰军人采取行动和解除他们的武装,当然需要一些特定人员,不仅需要质量,而且需要数量……因而我下令国防部以增援我方在克里米亚军事设施的名义,向克里米亚部署了情报总局、海军陆战队和伞兵特种部队的人员。”同时,为了防止美军从黑海干预克里米亚局势,俄方还在克里米亚部署了K-300P型“堡垒”式反舰导弹,且故意暴露导弹阵地让美侦察卫星发现,从而给美军造成威慑。最后,为防止“最坏事态”发生,俄方甚至做好了命令核武器部队进入备战状态的准备。

三、俄罗斯的“混合战争”新招数

追本溯源,乌克兰危机的深化离不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推波助澜,甚至赤膊上阵。普京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因此在经历了乌克兰政局更迭的首轮失败后,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的乌新政府打的并不仅是一场网络战争,而是精心准备的“混合战争”。俄罗斯以信息战为核心、军事威慑为后盾,综合运用常规与非常规手段连续打出“混合战争”的新招数,攻心克敌,快速“回收”克里米亚半岛。

第一招数是通过经济援助吸引民心。一方面警告“脱俄”将遭“断气”,克里米亚公投前,俄媒体集中发声逼债:若俄乌间发生嫌隙,预测两国间将会爆发“天然气战争”;另一方面承诺入俄经济腾飞,俄经济发展部开始着手筹措资金推动克里米亚经济发展,其中最急需的项目是投资30亿美元建设连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的跨刻赤海峡大桥。

第二招数是利用民调引导国际舆论。克里米亚公投前俄罗斯与乌克兰及其背后的美等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信息战。美等西方国家的策略是通过倡导“民主”和民族“自觉”促使乌克兰脱俄亲美;俄罗斯的策略是通过强化俄罗斯人的族群团结意识,保持与乌克兰同宗同祖的血脉联系。为主导舆论,俄罗斯与西方展开激烈的舆论战,激发俄罗斯族群团结意识。

第三招数是披露政坛猛料引起轩然大波。公投前一周,乌前总理季莫申科利用个人政治影响力整合并统领亲西方势力,大有控制乌局势之势。为逆转颓势,俄情报机构及时公布了季莫申科与乌议会前秘书长舒弗里奇的电话录音。季莫申科对舒弗里奇说乌境内的800万俄罗斯族人毫无用处,“直接用核武器弄死算了”。该电话录音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在季莫申科被迫承认后乌克兰局势立即发生重大变化。几天后,即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半岛公投,岛上居民几乎一致(97%)决定脱乌入俄。仅过2天,俄就宣布接纳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

第四招数是瞒天过海巧取速胜。2015年3月16日俄红星电视台解密了一年前俄军兵不血刃“回收”克里米亚半岛内幕。做客电视台的俄罗斯军事专家维克托·巴拉涅茨指出:兼并克里米亚是俄军历史上最卓越的军事行动之一,是在不流一滴血的情况下完成的任务。这超出了所有过往行动的经验以及学说和战略的范畴。首先是特种兵伪装登陆,发动群众;尔后是大部队暗度陈仓,抢占阵地;最后是特工扰乱乌军指挥系统,兵不血刃。

(车伟凡,中共锦州市委常委、辽宁省军区锦州军分区政委。陶传辉,锦州市古塔区武装部政委)

猜你喜欢

亚努科维奇克里米亚
克里米亚热气球节
作家叶甫盖尼·安塔什科维奇:那些我和老哈尔滨的故事
大选前4天普京视察克里米亚
亚努科维奇:前总统遭全球通缉
乌克兰筹备 迎接新总统
“他不可能是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