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队目标管理理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

2015-07-02成珊

科教导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卓越工程师团队建设

成珊

摘 要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在阐述了“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意义和基本思路的基础上,从团队建设的五个发展阶段探讨了实现大学生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目的是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与管理模式的重建,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和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目标管理 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6.030

Excellent Engineers Cultiv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eam Target Management Theory

CHENG Sha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gjiang, Jiangsu 212013)

Abstract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put forwar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ims to promote a large number of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who are in possession of strong innovation capability, high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to sui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Based on the setting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the meaning and basic idea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m target management system,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approaches to realizing the team target management of undergraduates from five developmental stages. With 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rebuilding of management models, undergraduates will receive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get overall promotion, which can benefits the cultivation of excellent engineers.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target management; team building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学生管理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能带来明显的人才效应。因此,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来加强和改进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本文提出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团队建设中,通过建立一套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来实现“卓越计划”学生培养目标。

1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意义

(1)强化团队群体动力,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首先要立足于“团队”,这是群体动力论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的核心体现。群体动力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①积极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产生良性影响。“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团队与个体互动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个人的能力在团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产生极强的内驱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因此,该体系强化了团队群体动力,提升了“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

(2)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加强“卓越工程师”三自能力的培养。“卓越计划”学生,面对“卓越”光环和标签给予他们的压力,容易随波逐流,逐渐偏离原预设轨道。团队目标管理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管理的一个创新模式,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目标管理,明确了团队和个人的任务,强调“以目标指挥行动”的管理思想,

实现由传统的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管理中渗透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简称“三自”) 能力的培养。

(3)结合企业人才需求,提高“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卓越计划”实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旨在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在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社会适应性和发展前景。“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其基本理念就是集合每个团队成员的思维观念、知识技能、智慧经验等,互帮互学。该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卓越计划”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缩短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

2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从组织行为学对团队的定义: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一群人,②可以看出,团队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塔克曼和詹森的模型中,团队的建设分为五个阶段: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阶段、执行阶段以及调整阶段。③目标管理的四个环节可以概括为目标确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目标评估。④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遵循目标管理和团队建设发展理论,在团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将目标管理贯穿于团队建设的始终,构建了“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见图1)。

图1 “卓越计划”背景下团队目标管理体系图

3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卓越计划”背景下构建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目的是为了发挥其1+1>2的团队效应,下面将从团队建设的五个发展阶段来探讨实现班级团队目标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形成阶段:把握角色特点,科学组建团队。形成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作为团队建构的发动者,要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等方面作出严格要求。首要的前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如自我陈述法、小组情景模拟法等,逐一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特点,建立相应的人才库,为组建团队做好准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组建成(6~8人)的团队,团队成员的构成类型选择技能互补型,使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合作性的团体里。

(2)震荡阶段:加强管理沟通,解决团队内部冲突。震荡阶段是团队建设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区别,团队会遭遇到来自内部的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高校学生管理者一方面要在团队内部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强化感情交流,协调团队成员间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另一方面,对团队成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沟通技巧,有效解决团队内部冲突,帮助团队成功度过震荡阶段。

(3)规范阶段:制定团队目标,细化团队特征。在规范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明确团队目标来巩固团队建设。首先通过团体训练、小组交流、个人陈述等方式,帮助团队成员细化个人目标,并在共同的交流分享中,指导学生完成可行性与现实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制定本团队的发展目标。

(4)执行阶段:及时跟踪反馈,强化评价指导。在执行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可通过对目标实施过程进行追踪及反馈,确保团队目标管理的全面落实和学生个人目标的良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推行团队工作周点评制,每周定期召开班级短会,汇报与点评各团队一周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该制度既可强化团队工作的计划性,还可以形成团队间良性竞争,促进团队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5)调整阶段:总结经验,修正提高目标。团队运行到一定阶段,完成了自身的目标后,就进入了团队发展的第五个阶段—调整期。在调整阶段,高校学生管理者通过定期检验团队目标成果,考核管理绩效。当团队完成自身目标后,引导团队总结经验,修正提高团队目标,从目标制定、实施到考评,实现下一个动态循环上升过程。

4 结束语

“卓越计划“背景下实现团队目标管理,需要看到并非每位学生都有融入团队发挥潜力和自我管理的需要,不能过分乐观估计学生的动机。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与团队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活动机制,保障团队有序、高效运作。

综上所述, “卓越计划”背景下班级团队目标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而在学生管理中推行的一种新的人才组织模式,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可提升“卓越工程师”发展的内驱力,有针对性地提高“卓越工程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在卓越工程师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注释

① 邢戈,顶兆礼.借助群体动力促进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

② 黄培伦.组织行为学[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4.

③ Tuck man, B. W., & Jensen, M.A.C. Stages of small -group development revisited[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1977.2(4):419-247.

④ 吴璇.大学生的自主发展目标管理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卓越工程师团队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