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领域语言文字规范和传统习惯的矛盾
——论公祭鼎和长沙古街的语言文字应用
2015-07-02彭泽润杨叶青周鑫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彭泽润,杨叶青,周鑫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仿古领域语言文字规范和传统习惯的矛盾
——论公祭鼎和长沙古街的语言文字应用
彭泽润,杨叶青,周鑫琳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仿古领域语言文字应用应该遵守语言法律,坚持现代规范,和谐处理应用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关系。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的文字虽然规范,但是语言不规范;长沙太平街等历史文化古街的文字不规范,建议尽量不用古代汉字或者在古代汉字旁用现代规范汉字做辅助展示。今后,应该研究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处理仿古领域语言文字规范与传统习惯的关系。
关键词:仿古领域;语言文字;公祭鼎;长沙太平街;语言规范
仿古领域仿制的对象应该是什么,是否包括语言文字,如何处理古代语言文字和现代语言文字在现实使用中的矛盾?这些问题涉及到仿古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以下我们结合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的语言文字和长沙市太平街等历史文化古街的文字现状来讨论。
一、南京大屠杀公祭鼎的语言文字应用规范问题
2014年12月13日,中国第一次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这是不忘历史、记住中国耻辱和苦难、向往和平、珍惜中国繁荣富强的重大活动,意义深远!但是从语言文字角度来看,公祭鼎上的语言严重倒退,倒退得比19世纪的文言文还难懂。例如“永矢弗谖”“九原板荡,百载陆沉”“金戈鼍鼓”“洎及近代”,大多数人都读不懂。
由于使用4音节诗歌体裁的文言文写祭文,让观众看到字幕却读不懂意思,不看字幕只听读音,就像是在听外语。即使电视播音员用颤抖的声音朗诵,也会让很多老百姓莫名其妙。而且这会让后人误解现在的汉语书面语,后人无法知道21世纪的汉语的真实面貌。公祭仪式上通过口头传播的公祭宣言,虽然还是使用4音节诗歌体裁的语言,但是比公祭鼎上书面传播的语言好多了。大部分语言是用大家熟悉的成语或者双音词组成的。比如:“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这种对文言文的稍微放弃,大概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听懂这段宣言。
为什么在废除文言文将近100年以后的今天,还要放弃人人都懂的普通话,而这么顽固地使用难懂的文言文来表达思想?联系中国广大农村的祭祀活动和祭文语言就能够更加明白这种语言保守思想的生存环境。人为的文言文可以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活语言的声音去读,读得不伦不类,读得似懂非懂。难道祭祀就需要这种语言效果?比如,湖南沅江的丧歌《蓼莪诗》,唱词是“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1],用沅江方言诵唱,会在一些句尾添加语气词,如“蓼蓼者莪哦”“哀哀父母咧”。其实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看那莪蒿长得高,却不是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妈,抚养我长大太辛劳!
值得称赞的是:记录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文言诗句的文字符合现代文字规范。当然这个符合规范的文字也是经过思想斗争才确定的。电视台播放了设计者的回顾,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原来计划用篆书,后来考虑使用者的辨认,采用现代汉字的印刷楷体和魏体。这些文字美中不足的是:没有采用当代书法家的字。一方面,书法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历史上的金文都使用书法家写的字。另一方面,应该通过这个公祭鼎向后人传播现代汉字书法水平。假如将来灾难毁灭了所有纸张、多媒体文献,后代看到了这个可以长期安全保存的公祭鼎的内容,也无法通过这个物质载体知道21世纪中国的书法状态。
公祭鼎文字使用现代规范汉字是巨大进步,但是书法家被排除在这个活动之外,所以也没有带动当代书法领域的人在继承中国书法传统的基础上书写现代规范汉字。
二、长沙古街的语言文字应用规范问题
长沙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但是,这座城市的社会用字问题给这个文明城市留下一些遗憾。1992年4月17日长沙电视台“八角亭”栏目播放了专题报道《净化祖国文字,我市社会用字调查》。报道的是笔者带领中文专业的一个年级的本科生走向街头做社会用字调查,指出了种种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20多年以后的长沙街头仍然存在类似问题,下面我们用长沙太平街做例子来分析。
以太平街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古街作为长沙城市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不仅满足了现代人的怀旧情结,而且也为都市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是长沙文化建设软实力的1个重要标志。俗话说,字是人的脸。仿古文化街区社会用字规范程度影响着长沙市的对外形象。因此在这张特色城市名片上写上什么字,不是无足轻重的事情。
2014年,我们又做了一次调查。调查范围是以太平街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古街,包括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家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主要对象是店铺牌匾、商品广告、景区标识、对联、导游图标,详见表1。
调查采用拍照和笔录的方式。通过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1.滥用繁体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只有在文物古迹、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以及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者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但是,店铺牌匾繁体字和简体字混用的现象在太平街几乎随处可以见到。
同一个牌匾既使用简体字,又使用繁体字,没有统一,这样必然导致用字混乱。例如“格桑花開,复古,民族,个性”,其中“花”使用了自造字,“开”字使用了繁体字,其余都是简体。再如,“少林大成剑坊,鎮宅、避邪、開運、饋贈、收藏、上選”;“花製作,旅游行业品牌,原创民族服饰”;“雪銀樓纯银工厂店,百年老字号”;“宪伯台湾大鸡排,正宗臺北夜市人氣小吃”;“老北京炸醬面”;“太平盛饰太平號”;“魚樂圈,鱼疗馆棋牌室”。
2.用外语替换或者淡化汉语。在中国,放弃汉语用外语,或者把外语放在比汉语更高的位置上,都是违背国家语言法律,有损国家尊严的表现[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在招牌、广告用字中应该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用语用字。例如:“818 the coffee bar”应该用规范汉字记录的汉语表达“818咖啡吧”;“迪迪club”,“club”一半汉语一半英语,应该说“迪迪俱乐部”。
3.汉语拼音使用不规范或者错误。《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颁布已经20多年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情况仍然不容乐观[3],在太平街还发现许多没有按照正词法规则书写的汉语拼音。
例如,“金港九珠宝”按照音节或者汉字标注拼音“JINGANGJIUZHUBAO”,应该进行分词书写,即把“金港九”和“珠宝”分开写,写成“JIN GANG JIU ZHU BAO”。“大华·九九超市”标注的拼音是“DA HUA JIU JIU CHAO SHI”,应该写成“DAHUA JIUJIU CHAOSHI”;“杂制”,写成“zaazi”,虽然没有词的划分问题,但是注音有错误,应该写成“ZAZHI”。
4.一些字的设计过度变形。详见图1、图2、图3。
图1 招牌“爱奇特”
图2 招牌“美甲吧”
图3 招牌“许府牛”
图1,“爱奇特”3个字,用类似日语假名字母替换了字的部分形体,其中“奇”字左下角明显是多出来的。虽然,反复看还是能够猜测出来是什么字,但是这样的改造已经对汉字原有的规整形态造成了破坏,不值得提倡。图2,“美甲吧”3个字模仿了篆体的字形特点,但是又非常随意。“美”字,看起来像“养”字,误导顾客。“甲”看起来也莫名其妙,好像“申”字。用拍摄的这3个字来问一些大学生,他们纷纷表示看不懂,更不用说在太平街逛街的一般路人了。图3,“许府牛”把“许”字左边的偏旁“讠”偏旁随意翻了边,“府”字上的小点变成了一个半圆。
我们知道美术字就是要有美术性,但是与现代规范汉字相差太大,也就失去了基础,难以达到文字本身要达到的目的。在设计上过度歪曲字形,造出使人不认识或者产生误解的字,那就失去了美化的意义和文字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现代规范汉字的基础上设计美术字,不提倡过分变化字形结构,随意删减和改变字形笔画。
5.版面顺序体系混合使用。现在一般的文字都遵循字序从左往右,行序从上到下的版面顺序[4]。繁体字时代的版面顺序一般是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右到左。新旧版面顺序混合使用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太平街中就有很多这种现象,例如在太平街出现的“私房菜會館”,使用的是繁体字,左边是“私房菜”3个字,右边是“会馆”2个字。人们看到是繁体就很容易按照行序从右往左阅读,读成“会馆私房菜”了,虽然引起的歧义并不大,但是还是不符合店主的本意。使用简体字却用繁体字版面顺序的有:酱卤馆、丝语堂、三缘堂、大成剑坊、臭豆腐、冰雕玫瑰、两溪草堂。使用繁体字却用简体字的版面顺序的有:許留山、烏托名畫包、花製作、私房菜會館、楚天藝術會所、雪銀樓纯银工厂店、創意市集、雜制、長沙陶笛鋪子、公館菜、老街湘菜館、阿甘茶館、大柴門民俗文化街區、老字號黑茶店、藥王堂、賈誼故居(这是太平街的核心景点,字体使用繁体字,字序使用的却是简体字从左往右的顺序)、拾藝堂(这个招牌在太平街入口和出口各出现1次,都是使用繁体字,但入口的店字序从右往左,出口的店改成了从左往右,自相矛盾)。
三、仿古领域语言文字应用规范的对策
1.现代规范汉字与书法艺术结合。南京大屠杀公祭鼎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在今后类似的活动中好好思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应该怎样在国家语言文字应用的重要场合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认为在使用现代规范汉字的基础上,重要场合中还应该把规范汉字跟书法结合起来,表现规范汉字的书法艺术水平,追求实用和艺术的结合。这次公祭鼎上的铭文我们完全可以请书法家用规范现代汉字来书写,用现代的书法艺术记载历史,表现现代人不忘记历史和奋发图强的精神。
对于长沙的历史文化古街的社会用字既要有刚性的标准又要配合人性化的弹性标准,不能搞“一刀切”[5]。比如繁体字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特殊环境制定人性化的管理条例。例如古老招牌可以用原始文字书写,但是在相应位置用规范汉字对照展示。
2.现代汉语写作与文言文阅读结合。使用规范的现代汉字的同时,语言表达也应该鼓励使用现代汉语。我们提倡在阅读文言文和吸收古代文化的同时,应彻底告别文言文的现代写作。因为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与现代汉语口语严重脱节,已经是不具有活力的语言。强求现代人使用自己不说的语言写作,既不利于作者的情感表达,也会让现代人看不懂,这样达不到传播效果。这次公祭鼎上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普通话简明地表达: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略中国,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很多中国人英勇献身。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本
军队对我南京同胞进行了40多天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害,无数妇女被蹂躏,无数儿童一起遭殃,无数财物遭到掠夺,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毁坏。南京大屠杀惨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上“三大惨案”之一,是人类文明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暴行。现在国家确立公祭日,铸造大鼎,记录这段历史,纪念殉难的同胞,不让后人忘记过去的伤痛,激励大家珍惜和平,居安思危,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旧瓶子装新水,要喝新鲜的水。公祭鼎借用的物质载体形式是古代的一种锅子,但是写在上面的语言应该是现代的。这是因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不是历史文化的展示。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祭祀活动也确实残留这种理念:似乎不用文言文写祭文就不够厚重,不够权威。但是,农村祭文是采用方言语音表达的文言文,而且在朗读祭文的时候,会添加一些容易听懂的方言口语。农村祭文语言领域很值得研究。因为具有民间性,不会形成官方的引导文件来规范。可以把它跟城市或者官方的追悼文章对比研究。也许这次国家祭祀就是延续的农村祭祀的传统。既然是国家行为,为什么不采用城市或者官方已经普遍采用的追悼语言?总之,古代的鼎锅形式带来了祭祀语言的复古倒退行为。对此,我们应该做理性的研究和思考。
3.民族语言与外国语言的辩证统一。从语言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外国的语言文字是一种资源,我们有使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我们在利用和引进这种资源的同时,不要破坏本国的语言生态平衡,不造成本国语言资源的消减和语言地位的下降。我们要维护本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做好语言的地位规划[2]。
按照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实施细则的要求,我们应该遵守“外文书写正确,并且与中文配合使用,中文置于主要位置”的要求。比如招牌文字使用外文的同时,在相应位置用规范汉字对照展示。
4.创新与规范的辩证统一。部分设计者过分标新立异追求广告效果导致不合适的成语谐音字、异体字和一些造型奇怪的新造字产生。他们在广告设计上煞费苦心,企图用新颖怪异的形式吸引路人,但是在讲求个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国家规范标准的共性,不值得提倡。比如太平街一个店铺叫做“爆奶吧”,虽然醒目,但是难免会引起不良联想,是打语言规范的擦边球[6]。
5.教材遵循国家语言文字法律。从仿古领域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个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展相矛盾的问题:回到繁体字时代还是坚守简化字时代,崇尚外国语言还是坚守民族语言?
我们要加强基础教育中语言文字规范教育,并且我们的教材一定要遵守国家语言文字法律。例如《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从1985年到现在颁布30年了,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并且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生活的便利,但是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直拒绝执行这个国家标准,导致拼写汉语的时候词意识的缺失。学生到了社会上又需要这样的正词法知识,这样就出现基础教育和社会需求的人为脱节。
参考文献:
[1]朱艳林.湖南丧歌论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1,2):57-61.
[2]李现乐.社会用字中的外文使用状况调查——以街道牌匾用字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2010(4):64-70.
[3]彭泽润.汉语现代化的阻力和动力——从语言生态看中国语言现代化(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5):25-29.
[4]彭泽润,邱盼盼.顺序和距离方面的文字款式的现代化[J].现代语文,2013(3):4-7.
[5]刘兴均,崔雪梅.关于成都仿古文化街区社会用字的调查研究(下)[J].成都大学学报,2011(2):30-37.
[6]彭泽润.“妈的厨房”和“我靠重庆”——打语言道德擦边球的修辞违规[J].当代修辞学,2002(4):9.
(责任编辑:刘英玲)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5)03-0128-04
收稿日期:2015-04-03
基金项目:湖南省语委和湖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应用专项课题“语言生活监测和引导研究”(2014ZD—005)。
作者简介:彭泽润,男,湖南衡山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语言理论和汉语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