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时代纸质书法字帖“神韵”犹在

2015-07-01车树林

现代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字帖神韵出版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高清电子书法字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这看似冲击了传统书法字帖出版业,实际上近年来传统纸质字帖的印刷量与销售量不减反增,与电子字帖相比,纸质字帖仍有其独特神韵。

关键词:数字技术;书法;字帖;出版

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信息技术特别是数字媒体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新兴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们以往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与改变着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对于中国传统的书法文化来说,越来越多的书法作品得以通过高清数字影像传播。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数字媒介结合起来,无疑能够更大程度地推进书法文化的传播,也能使传统的书法艺术紧跟时代,其展现方式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在当下的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数码装备盛行的数字时代里,传统的书法字帖似乎有点背时了,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有些人认为已经不需要传统的书法字帖了,因为已经有了电子版本的书法字帖,纸质字帖似乎已经可以被淘汰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认为,纵然是当前数字媒体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就书法艺术这个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质的艺术类型而言,其仍然具有着稳定的、也是独特的性质。对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而言,他们对纸质字帖的钟爱和依赖程度肯定不会有所更改。学习书法、研究书法的最重要途径仍然还是临摹、细品古代的优秀法帖。无论现代数字传媒技术手段如何先进与便捷,但是对于书法艺术中最重要的临帖学习体悟来说,电子版本的字帖显然总是缺少了瓦尔特·本雅明所言的那种独特的“韵味(aura)”。

传统的纸质字帖具有着电子版本字帖无可比拟的“神韵”。电子传播的便捷化似乎使纸质字帖所具有的时间承载性荡然无存,电子传播的瞬息化与虚拟化也打碎了纸质字帖的实物传播形态。我们在数字时代反而能够进一步体会到传统纸质字帖的神韵所在,及其核心的人文与传播价值之所在。所谓“一本古帖,千年传播”,纸质版本字帖是文人墨客瞬间的心迹凝固与长久的文化承载。纸质字帖的历时性与墨迹化,让临摹者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感受其穿越千年的笔触,感受细微笔触与纸张的交至感,从而使得纸质字帖尤显珍贵。而当今高清电子版字帖的广泛流行,使得传统纸质字帖的独特神韵在书法学习和研究者的心目中似乎日渐远去,这实际上表征着一种书法文化的“失忆”症候。但是,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代表中国书法字帖出版水平的文物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等数十家出版机构所出版的纸质字帖的印刷量和发行量不降反增。笔者对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图书资料室现存的三万余册书法字帖进行了初步梳理,发现近年来新购进的书法字帖精细度加深了:过去是综合本,现在则按书体、年代、内容及受众群体等进行细化出版,且出版量加大,年综合增长率业已超过10%。

西汉文学家扬雄说:“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书谱》有云“人书俱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亦言“书如其人”,他们都提出了书法之于人的有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意义。书法是文人心灵的寄托与精神承载。在当今物欲横流、功利浮躁、传播加速的生活节奏中,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整天面对着电子显示屏,各种“声、光、电”冲击着眼球,物质生活日益发达与精神生活日益荒芜已经形成触目惊心的对比。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人们恰恰最需要静下心来,为心灵寻找一个宁静的港湾。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临摹传统优秀书法艺术是再好不过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如果在这样一个放松心境的情境中,仍然还要面对电子版本字帖的刺激,必然就会丧失掉临摹学习书法的初衷。

纸质书法字帖的优势不仅仅停留在书面形式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表现了内涵无比丰富的文化内容。用纸质字帖展读书法艺术的感觉是易用的、舒适的、陶醉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充分调动阐释的能动性,电子字帖则完全不同,它需要借助平板电脑等技术手段,平板电脑等又相对较大、较重,扑面而来的声音和画面以及触击式翻页很快会让人感到厌烦。一本普通的纸质平装书总比又平又硬的电子字帖更具有阅读感和书卷气息。面对穿越千年而来的书法艺术作品,虽然只是原作的印刷品,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其中的无尽神韵。而且用手翻开书页比敲击电子页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人文气质,不会有什么“声、光、电”的多余讯息让你从印刷文字中分心,纸质法帖能让你潜下心来认真去临摹、研读。

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上,中国文人一边阅读飘着油墨清香刊载着已逾千年的历史遗痕的纸质字帖,一边手有书香、心有余念,这种景像已经成为无数中国人心中的固有美好画卷。虽然电子书刊有其先进性,但人类读纸质版本书籍的阅读习惯已愈千年。当今大部分学习书法者仍然还是喜欢手捧一本纸版字帖,坐在桌案前,舒舒服服地细品之。而人们面对着电子书时,时间一长极易产生疲惫感,这让很多人还是会选择阅读传统书籍。精美的纸质书法字帖仍然会被人们所青睐,特别是古装版本字帖还具有着相当高的收藏价值,不少人对于许多印刷质量良好、设计上乘、装帧精美的字帖的爱护程度堪比原作。更有一些精装本书法字帖已经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妙品。显然,纸质书法字帖的这部分价值也是电子版本字帖无法企及的。此外,纸质书法字帖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学术人员在参考和引用某文献资料时,即使他是在网络或其他电子载体上首先看到的该文献,他也必定要看到或得知该文献确凿的纸质出版物出处,方才放心引用,而编辑出版者也会要求学术成果的作者尽可能查找原纸质文献。

纸质字帖读帖体验的遂心如意与储藏的安全性也是电子设备无法具备的。电子阅读必须依赖一定的设备,不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电子书都必须借助相应的电子显示设备以及必不可缺的电力能源。因此,在电子阅读的过程中,不是设备适应人的阅读方式而是人去适应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电子阅读的人往往有一种被电子设备牵制的被动感觉,即传统读帖中蕴含的书香诗意、悠然适意几乎是不存在的。电子显示设备要么不能随意携带和放置,要么因电磁辐射危害以及电力能源的受限而产生诸多不便,大大限制了阅读的舒适性。又因为其内容的虚拟存在,一旦电力遭到破坏或者网络遭遇攻击,电子阅读就成为不可能,其内容就会被他方窃取或者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纸质出版物虽然也有水火之忧、虫蛀之害,但它不会全军覆没,不会消失得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因此它的储存与流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拿起并翻开纸质字帖往往比打开电子字帖容易得多,因为纸质出版物既不需要电源,也不需要电线连接。除非是在漆黑无光的环境里,否则读纸质字帖几乎是不受任何设备条件限制的。

今后,中国书法的研习者们依然会继续青睐纸质版本,电子字帖无法取代传统纸质字帖,法帖的纸质形式在功能上依然是胜者,传统纸质字帖的魅力将继续展现,这几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同时也须承认,纸质字帖和电子字帖其实各有优势与不足,这决定了不可能出现两者之间有谁会独霸市场的现象。两者并存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阅读使用需要。传统书业与电子书相互合作也成了出版界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纸质字帖和电子字帖也会在竞争中不断磨合,最终达到一个平衡的局面。

(车树林,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字帖神韵出版
暑期练字?打造独一无二的字帖
珠峰神韵
小字帖
7月,色彩斑斓,青春涌动
小字帖
小字帖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续风流,扬神韵
民国时期老课本出版略探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