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绕台湾的“李登辉阴魂”
2015-07-01
李扁主政时期,在教育领域大搞“去中国化”,现在看来,已对台湾年轻一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台独”史观在校园立足,反过来影响到台湾政治生态。
李登辉近日的媚日言行在两岸激起强烈愤慨,身为李登辉一手培养出来的蔡英文,也被对手洪秀柱追着要求对此进行表态。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岭接受专访时表示,李登辉的媚日、“台独”早已深入骨髓,从李登辉执政时期到如今嫡系子弟兵蔡英文投入选战,台湾没有摆脱阴魂不散的“李登輝时代”。而他挖下的“台独”坑,更让两岸关系越走越远。
一朝得势尽显“台独”骨
蒋经国“主政”时期,国民党当局对“台独”采取严厉打击的政策,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只要主张“台独”,一律问罪,并依法严处。因此,“台独”势力虽然一直得到日、美等外国势力的支持,但只能流亡海外,在岛内没有自下而上和活动的余地。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上台。为了确立自己在台湾岛上的地位,他把自己打扮成蒋氏父子政策的忠实继承者。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李登辉个人权利的逐渐巩固,上台不到半年,他就批准“台独”分子把持的“世界台湾同乡会”回台举行第十五届年会。这是海外“台独”势力转移岛内的开始,也是岛内外“台独”势力合流的源头。
李对“台独”的宽容,使“台独”分子都“感到意外”。从此,岛内外分裂势力相互配合,一大批原先被国民党通缉而流亡海外的老牌“台独”骨干分子,大肆闯关回台。1991年10月20日,“台独联盟台湾本部”在台北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岛内外“台独”势力实现了合流,“台独”活动也从“言论主张”转入着手实施的阶段。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公然表示,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而非一个中国的内部关系”。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是对中国人民的公开挑衅,在其仅剩几个月的任期内,毫不掩饰地亮出了分裂祖国和民族的底牌。
四处窜访卖弄“媚日”皮
自卸任台湾当局和国民党领导人职务后,李登辉便与某些试图用“台湾牌”制衡中国大陆的日本政客一拍即合,各取所需。
据报道,李登辉年轻时上的是日本大学,当的是日本陆军炮兵中尉,还有个日本名“岩里政男”。1987年,李登辉就对日本右翼作家司马辽太郎大谈所谓“身为台湾人的悲哀”,并表示“我22岁以前是日本人”。
2001年,日本漫画作家小林善纪出版了一本歪曲日本侵略历史、美化在台殖民统治的《台湾论》,遭到岛内舆论一致批判。而李登辉看后却大为赞赏,称“只要看你的《台湾论》,简直不需要任何其他参考书就可以知道台湾的历史。”
近日,李登辉又窜访日本,这是他卸任后的第七次。据香港《信报》报道,李登辉在日本表示,钓鱼岛属于日本,不属于台湾,形容台湾人十分感谢曾被日本统治。报道称,在历史渊源及现实政治考量下,日本的右翼与台湾的亲日派眉来眼去早已是公开秘密,安倍晋三很推崇李登辉,亦一直希望借台湾来牵制大陆,只是由于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渐趋和缓,难有可乘之机。
分析称,这次窜访他老调重弹,在风烛残年还疯疯癫癫,有两个观察点。一是适逢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70周年,二是岛内“大选”在即。这次他跑到日本睁眼说瞎话,正是看准了中日间围绕侵华历史的博弈,煽风点火投日本右翼所好。本来,两岸关系缓和使“台独”空间窄化,以“台独”教父自居的李登辉明白,要避免泡沫化,就要寻找新的政治资源,谋求向外借势。这次窜访不排除两者达成某种默契,影响台湾政治生态和即将到来的岛内选举。这次李登辉在日本再次鼓吹“两国论”,并讨好称“灵感来自日本官员”,显见媚日与“台独”已成犄角之势。
鼓吹“去中国化”贻害至今
虽然李登辉近期的争议言行被各界讨伐,但似乎他在台湾政治圈总是阴魂不散。
今年1月底,台教育部门通过了高中语文、社会科课纲调整,新课纲于8月1日开始实施。调整包括改称“中国”为“中国大陆”,“日本统治时期”改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慰安妇增加了“被迫”的字样。这次调整课纲是对“台独史观”的一次拨乱反正,跟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对教材大肆“去中国化”相比,此次仅是范围极小的微调,但仍引发“独”派激烈抗议。在绿营推动下,一些高中学生被推到了抗争第一线。跟去年的反服贸学生运动相似,这些学生同样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反什么。
据报道,“台湾的教科书之乱,始于李登辉、陈水扁时代,”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王仲孚说,就整个历史观来说,蒋介石、蒋经国主政台湾时期是以“正统中国”自居,强调做堂堂正正中国人。但李登辉主政后,台湾初中的历史教科书中国史和台湾史分开。2000年,陈水扁上台,大搞“台独”分裂活动,2005年开始炮制“95暂行纲要”,将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史和台湾史割裂开来,从此在台湾,“中国”不再是“我国”。此外,荷兰殖民统治台湾用“荷据”,清朝用“清领”,意指占领,郑成功用“郑氏王国”,对日本反而用中性词“日治”,而不是以往的“日据”。
鉴于“95纲要”是个暂行纲要,2008年民进党在下台之前,又炮制了一个加入更多“本土意识”的“98课纲”,同年国民党重新执政。面对社会压力和课纲争议,2009年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亲自出面,宣布“冻结”“98课纲”,责成“教育部长”重新拟订“101课纲”。但“101课纲”维持李、扁时期的史观,唯一的变化是增加半册中国史,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关叙述也多半负面。
岛内舆论认为,此次反课纲行动,折射出台湾社会不少问题。李扁主政时期,在教育领域大搞“去中国化”,现在看来,已对台湾年轻一代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台独”史观在校园立足,反过来影响到台湾政治生态。台湾名嘴黄智贤表示,校园话语权已被民进党掌握。民进党和其外围组织几乎把持了所有的校园团体,配合读“台独”教科书长大的新世代,一呼百应。
“这说明过去十几年来,岛内中学教育对所谓‘台湾主体性与‘国家认同的强化,已经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香港中评社引用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郑振清的话说,愈演愈烈的“反课纲”风波背后,是相当一部分台湾青年历史观的扭曲与混乱,源自陈水扁执政期间对狭隘本土化的渲染和教育,以及对历史观、国家观的误导。
(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