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三尺讲台 谱写华彩乐章
2015-06-30郭裕嘉王金梅蔡阳
郭裕嘉 王金梅 蔡阳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任何一个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要从心底爱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对我们来说是几十分之一,而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可能就是百分之百。教师的责任大于天,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崇高。每一位教师都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只有这样,才会产生大爱的情怀,才能成为让学生满意、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好教师。
——郭改粉
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在讲台上耕耘已有25个春秋;她的工作也很普通:普通小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可她的事迹并不普通:她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把满腔的爱倾洒在孩子们的身上,带出了一个个优秀班集体,培养出了一批批合格的学生;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骨干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她的追求也并不普通:二十几年来,她常常用这样两句话反思自己的工作:“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在她的心中多了一份父母般的责任、苦心和柔情,多了一份对孩子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她,就是合水县西华池小学教师郭改粉。
孩子们尊敬她。家长们信任她,为自己的孩子能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幸运和自豪。那么,郭改粉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课堂教学的创新者
郭改粉的人格魅力来自敬业。合水县西华池小学教师李娜在评价郭改粉时,特别指出了她的敬业和博爱,她说,“为人师表”是教师常说的一句话,“爱学生”也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但要把它们融化在血液中,成为自觉行动,则没那么容易,但郭老师做到了。
郭改粉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观察之中,所以我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到!”从教25年来,她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为人师表,把自己锻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一把标尺。
郭改粉的敬业首先表现在教学水平上。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郭改粉竭尽全力,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教学和读书上。尽管她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她从不因循守旧照老教案讲课,而是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详细构思每一个教学设计。
郭改粉在工作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她始终坚持各个年级教材的有效衔接,注重各学科知识的合理整合,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打铁先得自身硬”,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郭改粉总是不厌其烦地研究教材,翻阅教师用书,与同年级其他教师商榷,设计最佳教学流程。教学中,她尽量以学生自学为主,适时穿插学生当小老师的活动,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学期下来,她撰写的教案有五六本之多。学生们都特别喜欢听她的课,他们说:“我们花在郭老师所教的科目上的时间最少,只要认认真真听完郭老师的每一节课,课后基本不需要再花时间复习了,而且每次班上的考试成绩都在全年级中遥遥领先。”
有些例题和情境往往偏离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便于学生掌握,郭改粉经常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本班学生熟悉的话题或本班班名、学生名字替换教材,改变内容的呈现方式。这样一来不但方便学生理解,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反应较慢的学生,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数学题目中,顿时神气十足,变得信心百倍,其他学生更是跃跃欲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增,教学效果非常好。
她始终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数学理念,采用分层教学,顾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状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平时教学中她以“抓中间、促两头,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学理念和责任心,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积极参与。她还分层布置作业,实施分层评价,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她所任的学科在学校、县局组织的历次质量检测和学科知识竞赛中均居前列。
学生心灵的启迪者
“爱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打开心中的锁,可以温暖冰冷的心。”这是郭改粉为自己教育教学写下的座右铭。她认为,虽然爱心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有爱心是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郭改粉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始终坚持“欲教书先育人”的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她经常主动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幼小的内心世界,以表扬、激励的方式,教育、培育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弘扬爱国、诚信、文明、友善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郭改粉对学生的爱不是简单的疼爱,而是为人师者的关爱和仁爱。从1990年始至今,郭改粉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的实践,使她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有了深刻的了解,她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揣摩到他们真实的心理活动,并总能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她持之以恒,俯下身子甘做学生的好朋友、好妈妈,主动和班里的问题学生结对子,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气,树立信心,阳光快乐地成长。
学生鱼波洋(化名)靠爷爷捡拾废品勉强度日,郭改粉了解情况后,及时买来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送给他。学生扈柯畅(化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长时间不洗头脚,她就把该生带回家帮助洗头洗脚。在学校里发现学生生病了,她就及时问候,去校医室给学生买药,端开水给学生吃药,帮助照料学生早日康复。
工作至今,她累计帮助学生垫付医药费1300多元钱,买学习用品的费用已无法计算。这种小交流、大沟通,营造了和谐的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创造了教育契机,许多学生在这种爱的引领下,逐步完成学业,人生步入正轨。她以教育的智慧,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误区,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指路灯。
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是社会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
郭改粉始终坚持理论和业务学习,以丰厚的专业底蕴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辐射带动并引领同行专业成长。除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外,多年来郭改粉还一直担任学校数学教研中心主任,兼任县级教研员。她认真履行多重职责,多次命制全县双科竞赛试题、各年级质量检测题,2次担任全县“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评委工作,在县教研室组织的“名师导教”、“送教下乡”活动中23次赴各乡镇、三里店小学作示范课及专题讲座,也因此被评为县级“优秀兼职教研员”。
2010年,她被市局选调,参加庆阳市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赴环县甜水堡、华池县列宁学校作示范课,并作了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专题教材解读,为基层教师现场答惑解疑。在学校,她每学期都积极组织带领广大教师开展听评课活动,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在学校实行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中,她先后受聘为4名同志的师傅。最先指导的是李娜和闫会芳两名青年教师,她们都认真好学、积极进取,但由于教龄短方法少,在教学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为了让她们尽快成长起来,郭改粉总是一有时间就将她们召集到身边讲教材、说教法、聊学生、谈技巧。对她们的教案,都会仔细审阅并做大量批注;对于她们的课堂,都会不厌其烦的听课、评议,从语言、手势、板书、评语,到眼神、表情各个方面,她都会给予肯定或提出建议,事无巨细,力求完美。
有好几次,为了一节公开课,她与徒弟在自己家里讨论到半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精心指导下,李娜在2010年获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庆阳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成为合水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全省小学数学赛课的教师;闫会芳在2012年获全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如今,她们都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并步入合水县“双百”名师的行列。
家校桥梁的构建者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孩子的品德和学习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就必须积极地与学生家长通力合作,逐步把两股教育力量汇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郭改粉经常利用课余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与家长交流、互通,寻求教育学生的最佳方法。在她任课的班级里,留守流动儿童较多,教育管理的难度自然加大,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机会少、效果差,针对这些孩子,郭改粉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既要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实施家校共育,又要担负起半个家长的角色,关心照顾他们。
她紧紧抓住孩子家长返家的机会,争取多沟通。并与许多家长都建立了顺畅的交流关系,深受家长们的好评,孩子们的喜欢。家长有事总是先找她,她的电话甚至成了家长的“热心专线”。走在路上,经常被家长拉着说这说那。在家长的心目中,她不仅是孩子的引路人,更是家庭幸福的缔造者。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她以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从而书写着自己充实却不琐碎、多彩却不耀眼的平凡人生。她将自己的关爱、微笑、鼓励倾洒在一片片心灵的田野,收获了甜美的幸福和快乐。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多年的耕耘奉献,郭改粉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荣誉,获得了“庆阳市先进工作者”、“甘肃省青年教学能手”、“甘肃省学科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在访谈中,郭改粉多次表示她非常感激她的学生,是一茬又一茬可爱的孩子,让她有了施展才华与奉献爱心的平台,体验了教书育人的无穷乐趣。她还非常感激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是他们的支持、理解与共同努力,才使她获得这些荣誉。而对于家人,郭改粉在感激之余,还怀有深深的歉疚,因为她常常把陪伴孩子、陪伴家人的时间与机会留给了她的学生。
得知自己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郭改粉说道:“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这个荣誉既给我带来鼓励,也时时处处鞭策着我,她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一如既往,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为学生开拓更广阔、更美好的成长空间,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实现做一名好教师的人生理想。”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