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6-30武清君
武清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的追求者。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针对当前很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串讲串问的通病,本文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为了摆正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以读为本,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多读,自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充分地发挥语文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自主学习;感悟积累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播知识,教学媒体作为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起到了中介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可见,以声光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巩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那么,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时应注意什么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1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大,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更为快捷、更为广普。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在运用中还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1明确目标
选用现代教学手段,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制订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为之服务的教学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以便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诸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例如七年级语文《散步》一课,“了解一家人互敬互爱,表现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可把散步的图片制成动画片输入电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画面旁再配以揭示人性美的语言进行朗读训练,使现代教学手段的直观性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并用闪烁光亮提醒学生注意:学生由表象到思维,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清楚明白地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责任。这样,现代教学手段的效能也就在目标达成中得到艺术的体现。
1.2注重实效
现代教学手段有其优势,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切不能摆花架子。要把理解教材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理解是通过独立思考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解是能力的标志,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片段、词句、概念、定义理解可能有困难。通过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电教教材,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规律,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要把培养思维能力作为突出任务来完成。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思维能力是各科教学必定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而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直观形象,现代教学手段正好能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构造出知识性、科学性、形象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理想境界。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
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精要地引导学生多读,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下面我就谈谈怎样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积累。
2.1创设情境,激趣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代教学手段能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共鸣。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二郎神与孙悟空打斗的视频。“你从片中看到的谁更厉害?”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的眼里闪烁出兴奋的光彩,纷纷举手畅谈。“我看到了二郎神厉害。”“我看到了孙悟空更厉害。”……声乐画同步的演示绘声绘色,这样就把学生带到了课堂。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在这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资料读通课文,学生就这样积极地进入了角色,认真地读课文,从中明白了孙悟空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形象,从而激发了学生读名著的感情。
2.2引人入境,熟读精思
教育家赞可夫说:“要以知识的本身吸引学生学习。”学生无论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当前导学介入现代教学手段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趣,让所学的知识能够吸引学生,在老师精要的指导下变教为导,使教服务与学,让学生自己做主,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学习的责任感,集中精神利用课件,自觉学习。学生学习知识、形成技能,要先自学,先尝试,自己领悟,不断积累。在《苏州园林》一课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件提供示范,通过示范,自主探索式学习及小组协作式学习去锻炼学习的自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在开始教学时,采用“游览”的形式引入,让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自己在读通的基础上“找风景”,学生点击课件欣赏风景,边看边想:作者抓住哪些景物进行描写,突出苏州园林的别致。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然后,“品词语”,让学生找出最喜欢哪一幅哪一句,激发读的欲望,比一比谁读得流利、有感情,通过感情的读,品味、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美妙。这样,读的竞赛不但让课堂气氛“活”起来,而且在体会词语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好词好句。整节课,教师在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感悟,如果以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就可以读后质疑:这个自然段中你有什么不懂?学生提出后,就让学有能力的学生帮助解决,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这样,以境激趣,以情促读,读中解疑,带学生进入苏州园林别致的结构中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想象的空间,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达到以读代讲、读中理解的功效。最后,老师点拨,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助,多向交流,作到双主互动、彼此作用,在活跃的气氛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通过读中的感悟,不断地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3运用情景,激趣导说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受到感染和熏陶,对当前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一股不吐不快的强烈表达欲望。《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演讲一段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慷慨淋漓”一词,可用多媒体模拟:闻一多大骂特务的声音……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定格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闻一多大骂特务时的动作,再进行引导,学生就理解“慷慨淋漓”的含义。在视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运用词语把它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践证明,现代教学手段所显示的声、光、色、形模拟了事物的情景,再现了生动的画面,从不同程度不断地形成不同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要求,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练、自说;利用电教手段开拓学生自学的渠道,熟读精思;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学会对语言的感悟,学会对语言的积累,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以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合理使用多媒体 创设教学新模式》作者:陈雅媛 刘心宇
[2]《利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龚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