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2015-06-30陈霞
陈霞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在这个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我园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今年特地在新街小学组织了一次大型的亲子活动——阳光欢笑亲子情体能活动。整个活动中到处洋溢着孩子和爸爸妈妈的笑脸,整个活动场的上空飘荡着孩子们和爸爸妈妈的欢声笑语。通过这次活动带动了家庭亲子间互动的关爱与情感,增进了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之间的情感,促进了亲情的和谐发展。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中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身边陪伴的不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同那些父母相伴的孩子在一起,他们的笑容似乎少了一丝得意,多了一份无奈,这群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他们因为自己的父母为了生计,远在他乡奔波,每年很少有机会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更别说是“六一”儿童节了。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沿海大城市,在我市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这群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相伴时间微乎其微,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我市共有在园在校留守儿童9490人,其中,学前儿童3796人,占比40%。而我园在园幼儿1073人,留守儿童就有101人,占比9.3%。
留守儿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出现在了中国农村,而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逐渐扩展到我们中小城市。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将会对这一代人的成长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
就我园留守儿童情况我们做了一个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
1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对于学前儿童,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回家见一次面。孩子们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致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们心中仅存的就是两个空洞的代名词—“爸爸”和“妈妈”,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抚,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以致孩子们对父母的印象逐渐模糊,甚至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对父母的亲情与爱。这些孩子在园表现为,喜欢在老师面前撒娇,有事没事在老师身边转动,如果没有老师注意,他们就会使用更多的手段引起老师的注意,例如:吃饭的时候不吃,等着老师来喂;睡觉的时候不睡,非要老师来抚摸;游戏的时候抢着来牵老师的手等等。和其他的孩子比他们更依恋老师,更渴望从老师这里得到抚慰来代替父母的空缺。今年我在小三班帮忙,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和这个班的孩子都熟悉起来,他们班就有一个孩子叫马建,每天只要我去了他就会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老师,我来了啵!”如果我没有关注到他,在抚摸其他孩子的脸蛋,和其他孩子聊天的话,他就会跑到我的面前抱着我说:“老师,你喜不喜欢我?!”如果我说喜欢的话,他就会拉着我的手拖着我到他的座位上。如果我有几天没去了,他见到我就会说:“老师,你怎么不来看我?”后来通过本班老师才知道这孩子的妈妈常年在外面打工,孩子长期和爸爸一起,来到幼儿园后将自己对妈妈的那份情感转移到了我们老师的身上。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小三班转转,跟马建聊聊,摸摸他的小脸蛋,捏捏他的小鼻子。因为我知道,这些简单的动作对孩子而言是填补他内心对母爱渴求的良药。
2留守儿童普遍自卑,性格抑郁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80%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由于爷爷奶奶大多数是离退人员,年纪较大,他们有自己的消遣方式,或做家务或看书读报,或从事第二职业,或娱乐等。祖辈家长休闲时与孩子在一起玩耍活动的时间少,对孩子的需求了解过少。再者,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又顾忌孩子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总是将孩子圈养在家中。长期在缺乏社会交往的狭小家庭空间里独处,孩子容易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习惯独处一室。这样的孩子在园表现为:入园哭闹不止,长时间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入园后不与任何孩子接触,包括老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即便是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对自己没有信心,嫉妒表现出色的孩子等等。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在幼儿园逐渐被其他的孩子排斥,被老师疏忽,在幼儿园没有朋友,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自我封闭。记得那年我带小班的时候,有那么一个小男孩,每天上幼儿园的时候要爷爷抱,进班的时候从来不自己下来非要我(其他老师都接不下来)从爷爷的手上抱过来,而且要我抱着拍着说半天才肯下来。后来听孩子的爷爷告诉我,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长期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的,孩子特别胆小,这一抱就抱了整整一学期。
3监护人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数都是爷爷奶奶,那是因为一些家长认为,父母养育我们这么多年,有一定的育儿经验,孩子跟着自己的父母一定有好的发展。殊不知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和品行。同时,祖辈抚养的孩子,他的情感需求由于得不到满足,易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我园为了达到家园共育,每年都会开一次家长会将我们的新教育理念告诉大家,希望家长们能掌握一些新的育儿理念,能够配合我们搞好幼儿的教育。可是一听开家长会,那些爷爷奶奶们都认为“幼儿园开什么家长会,烦人”家长会上要不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要不来坐一会就走,什么新的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对他们而言都是摆饰,因此对这些孩子的教育很难达到家园共育。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门问题,然而大家所关注的主要是那些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因为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够运用多种手段来倾诉自己对父母的思念,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的相思之苦。对于我们学龄前的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不懂得如何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导致大家都忽视了学龄前的留守儿童问题。其实幼儿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幼儿没有生活经历,分辩是非能力较差,行为自控能力较弱,行为控制力也极为有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很多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忽视了孩子的学龄前教育,结果由于孩子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学龄前的留守儿童相比之下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哪怕是每天白天见不到爸爸妈妈,只要睡觉时爸爸妈妈能在身边,他们都会感觉到快乐。记得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小姑娘,早上来的时候我跟她聊天:“**,谁送你来的啊?”“是妈妈送我来的。”“哦,妈妈真棒,每天都抽时间送你!爸爸呢?” “爸爸在家睡懒觉!他是一个大懒虫。老师,跟你说啦,就是我爸爸每天都很晚才回来,他回来的时候我都睡着了。”即便是孩子这么说爸爸是个大懒虫,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孩子的那份幸福,因为她每天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爸爸的脸。
因此,学龄前的留守儿童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关注与爱护。让我们携手走进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