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26例疗效观察
2015-06-30罗耀辉肖民辉
罗耀辉 肖民辉
关键词:尿路感染;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6-0049-02
顽固性尿路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是指尿路内有大量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尿路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酸痛、乏力等。患者痛苦不堪,病程长,临床上较难治愈。笔者自2012年—201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2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第14版《实用内科学》诊断标准[1]:正规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 /mL,2 d内应重复培养1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检查,白细胞>10 /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可以确诊。
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6例,男6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对照组24例,男6例,女18例,年龄32~72岁;2组病例中全部具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腰酸痛、乏力等典型症状,尿中白细胞满视野,尿培养50例阳性。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病程度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顽固性尿路感染分为急性发作期及非急性发作期[4],急性发作期给予头孢曲松钠1 g静脉滴注治疗,非急性发作期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0.5 g,每日3次;抗感染治疗。
2.2治疗组急性发作期: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以清热利湿为法[2],药用:连翘50 g,胆草、黄柏各15 g,甘草10 g,瞿麦15 g,忍冬藤20 g,方中重用连翘以清热解毒、透邪泻火,通利五淋;胆草、黄柏清热燥湿泻火;瞿麦、车前子清湿热,利水通淋;忍冬藤清热解毒;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功效。
非急性发作期:不用西药,多以虚证为主[2],属肾阴不足,肾气不足、与劳淋颇相似,此时正气已伤,属湿热未尽虚实兼夹证,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虚实兼顾为法,药用:生地30 g,龟板20 g,知母、车前草、瞿麦、半枝莲、黄柏各15 g,甘草10 g,方中重用生地、龟板以滋阴益胃清热;知母滋阴降火;车前草、瞿麦清湿热,利水通淋;半枝莲清热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之;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滋阴益胃,清热利湿之功效。肾气不足型 以益气补肾为主,佐以化浊祛邪,药用:枸杞子20 g,熟地10 g,党参25 g,黄芪、当归各20 g,车前子25 g,通草15 g。方中用枸杞子、熟地以滋阴补肾;党参、黄芪补气养血;当归补血化瘀;车前子、通草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具有益气补肾,化瘀利湿之功效。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3]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检查2次恢复正常,尿菌阴性;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菌阴性;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尿常规显著改善,尿培养偶有阳性;无效:症状及尿检改善不明显,尿菌定量检查仍阳性。
3.2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4病案举例
杨某,女,43岁,2014年8月就诊。该患者小便频数,点滴难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伴恶寒发热,恶心,腰酸乏力,便秘,苔黄微腻,脉濡数。既往无特殊疾病记载,查尿蛋白(±),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2~3,上皮细胞3~5,尿培养阳性。诊断:西医诊断:尿路感染;中医诊断:淋证(湿热炽盛型)。治法:清热利湿通淋。予西药:左氧氟沙星胶囊0.5 g,每日3次;中药处方:连翘50 g,胆草20 g,甘草15 g,黄柏10 g,瞿麦15 g,忍冬藤30 g,车前子15 g,竹茹10 g,白茅根20 g,炙大黄5 g,大、小蓟各10 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服,至第10剂时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查尿蛋白(-)白细胞8~12 /HPF,红细胞0~1 /HPF,尿培养阴性,20剂后患者无不适之感,复查尿常规正常,舌质变淡红苔薄,脉濡,属临床治愈。
5小结
顽固性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4]。常见的是大肠杆菌,感染的途径是从尿道、膀胱,输尿管而上达肾脏。多见于女性,病情有急性、慢性或慢性反复急性发作。顽固性尿路感染的急性发作阶段,与热淋颇相似,属湿热壅滞下焦之证,急则治其标,重点在清热利湿,缓解尿路刺激症状。
非急性发作期,多以虚证为主,属肾阴不足,肾气不足与劳淋颇相似,此时正气已伤,属湿热未尽虚实兼夹证,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虚实兼顾为法,标本同治,这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治疗原则,是提高慢性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尿路感染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此外,根据中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亦可酌加活血化瘀药:桃仁、红花、刘寄奴等每收良效,因活血化瘀药可改善损坏部位的气血流通,使有效药物达到病所,也是提高疗效的措施之一,若在治疗过程中,对脾胃虚弱并大量使用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苦寒药者,应注意调理脾胃,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入健脾和胃之药,如厚朴、麦芽、山楂、茯苓、白术等。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尿路感染还有增效减毒,截断病势,改善预后及减少西药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王 琦,秦国政.王琦男科学[M].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69.
[3]吴孟超.新编外科临床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89.
[4]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