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2015-06-30高冬梅
高冬梅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教学法;运用;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1—0113—01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分析、研究,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可以选用,这就给“案例教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案例选择要遵循的原则
1.时代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学对象的发展变化,思想品德课所选择的案例也应适时地变化更新,否则会让学生觉得其脱离了实际。
2.典型性。典型性的案例能够反映和说明相关的理论,同时又符合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在同类型的案例中具有代表性。
3.真实性。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为学生提供处理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能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现实意义。
4.针对性。针对初中学生生活阅历的有限性,思想品德课所选案例就不能太专业、太复杂,而应与他们本身或周围的事物有密切的联系,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讲,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案例的精选使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而对案例的探究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案例教学最常用的是讨论法,可分四步进行操作:
1.阅读分析。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情况。采取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案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分析案例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这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而设置。比如,我在讲解“揭发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手段”一课时,采用了两种案例呈现的方法:(1)角色模拟法。让学生来当案例分析的主持人,让学生替代教师的角色,先对案例情境娓娓道来,然后再由小主持人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模拟角色,形式新颖而生动,令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案情的阅读理解。角色的模拟还可以是情景小品表演、现身说法等方式。(2)图片、视频展示法。在讲解“正当防卫”时,我采用漫画的形式来呈现案例,然后由学生通过看图描述、分析图片所呈现的具体案情,引导学生理解正当防卫的含义和目的。除了漫画外,还可以选择照片、书画作品、动画、影片剪辑、新闻视频等,也可用实物展示或者是学生当堂创作展示等。
2.分组讨论与适时引导。学生个人通过第一阶段的阅读、研究、分析获得关于案例问题的独特见解后,进入小组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及对由案例引发的问题思考的机会。为了更好地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每小组的规模以4人为最佳,并有体现自己独特个性的组名,各配一名组长,以此尝试对课堂讨论的调控。
如,在讨论中我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说出自己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具体做法不拘一格,可按案例问题的顺序逐一发表各自的意见,展开讨论,一个问题画了句号,再进行下一个问题的讨论;也可将几个有关的问题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在讨论中,允许见解有冲突、有纷争。
3.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它一方面解决小组讨论阶段遗留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抛出的主旨性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并达成初步共识。
4.教师总结,归纳反思。教师可以当堂作全面总结,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调查报告、写辩护辞、写课后感悟等方式,要求学生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作总结,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案例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使学生主动到案例中去发现问题,自主、合作地去解决问题,从而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