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宝石壶》的造型旨趣

2015-06-30朱红林

佛山陶瓷 2015年2期
关键词:造型

朱红林

(宜兴 214221)

浅谈紫砂《宝石壶》的造型旨趣

朱红林

(宜兴 214221)

《宝石壶》作品中砂色轻柔,溢彩流光,高贵典雅。或许,你的感受已经难以言传,那就陶醉其中吧,这便是好壶的气质神韵,纵使无从雕饰,依然摄人心弦,传递温暖。关键词:宝石壶;造型;创新艺术

1 前言

紫砂陶艺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具有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独特的艺术风格,感人的艺术魅力。一件紫砂艺术品的艺术魅力,并不仅仅是语言能够表达的,更多的是需要欣赏者自己去品读。

2 《宝石壶》的造型旨趣

紫砂从自然中孕育出来,深厚而博大,紫砂艺术饱含很深的文化内涵,其精神的层次,引领人们走向艺术的高峰。紫砂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把数千年的精髓融入泥土中,塑造出形、神、韵三者结合的紫砂艺术品。紫砂泥土与水结缘,又因火而生。所以紫砂是经过水的融合,使泥性软化,造成可塑性强的泥料,又在成型后放入窑炉中烧制,所以也是在火的淬炼中锻造而成的。

紫砂壶因文巧之风而受到许多文人雅士的喜爱,紫砂造型不拘一格,常以自然古朴的造型现世,泥色古雅,不媚不俗,正符合文人的心理,又因紫砂的留白易于作装饰,自此文人多配以诗、书、画、雕、刻等装饰艺术,把茶具装饰艺术推向新的高度,使得紫砂壶的品位更为深厚,人文逸趣丰富。小小的紫砂壶不但承载了文人的寂寞与无奈,也是文人表达内心情怀、经纬天地以及审美趣味的依托和载体。

《宝石壶》作品具有精准的线条,对称的棱角,完美的比例,像是用工尺测量过一般,一份制壶的严谨之心不觉流露出来。壶身金色铺砂,更是令作品光彩夺目,升腾着希望、朝气、力量。细细品味,一把好壶总能在营造优美意境的同时,引申出更值得关注与思考的含义。

《宝石壶》作品中砂色轻柔,溢彩流光,高贵典雅。或许,你的感受已经难以言传,那就陶醉其中吧,这便是好壶的气质神韵,纵使无从雕饰,依然摄人心弦,传递温暖。

紫砂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因而就紫砂的创作而言,既是传承也是开拓,两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传承也就离开了特性,没有了开拓也就缺乏了活力。紫砂器具数百年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有着这两个因素而生生不息,然而追求艺术的道路并不是泛泛而言,各门类的艺术都要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而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才能创作出有力度和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紫砂艺术的生存,依附于其文化,它千丝万缕的变化,来源于紫陶手工艺者手中。文化的熏陶使得手工艺者们突破创新,在不断的设计中,用多变的造型,丰富的表达形式,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凭借欣欣向上的心智,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融汇在作品中。突破新的理念,借鉴新的思想,多角度去创新,升华这一艺术形象。

任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中,有许多可借鉴的时代因素,例如根据社会历史大事件得来的灵感,根据流行因素而产生的物象造型,或者根据现代美学特征、新的思想设计的紫砂造型,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创新的紫砂艺术。紫砂艺术是无限张扬的,它也可以夸张、抽象,以意传行,或者以装饰性的特征来表达紫砂的内涵特质。艺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创新创作的时候,需要注重主题,在多元化的发展下,紫砂艺术不仅扩展着自身的发展,且在人为的发展下,它的造型和装饰工艺也在不断地进程中被人们挖掘。

3 结语

紫砂陶艺的创作不是单纯的工艺品创作,紫砂艺人在创作设计每一把紫砂壶时,都必须将自己的灵感与情感融入壶艺创作中,而灵感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并不是生活原型的再现。吸取自然形态和造型或是将自然形态的东西作为局部的装饰,要将生活中美的东西提炼出来,去粗取精,浓缩美化,进行创造,从形似到神似,在创新中求突破,抓住作品的意蕴和气韵,达到神韵的境地。一件作品是体现作者本身的艺术素养、思想境界、技艺水平的综合反映。《宝石壶》正是如此创作出来的。

猜你喜欢

造型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汉字家具造型新概念设计
基于内外流场仿真分析对整车性能研究和优化
北魏佛教石窟雕塑造型与装饰风格的分析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浅析知足常乐壶的紫砂文化
紫砂壶造型设计的传统与创新
浅谈十大经典紫砂壶的造型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