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后置”的理解和翻译
2015-06-29余少予
余少予
现代汉语中,状语作为修饰谓语的成分,通常位于谓语之前。但在文言文中,修饰限定谓语的词、短语,常常放在谓语后面,这种句式我们称为“状语后置”。
高考文言题中常常考查“状语后置”,2014年全国18份高考卷中,就有8份在文言文翻译题里考查了这种文言特殊句式。如果对这种句式不敏感,欠缺判断这种句式的知识和能力,翻译就不能准确到位。
以2014年高考浙江卷为例,文言文翻译第2题“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评分标准中明确指出,“于……中”的状语后置翻译到位,给1分,译成“在寒门之中推拔人才”即可得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由于没有看出这里的句式特点,翻译时未能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后置的状语放在谓语前面,没能得分。
■ 几种常见的状语后置句式
动词+“于/乎/以”引导的介词结构
高中阶段最常见的状语后置句式就是介词“于”引导的短语作状语,出现在谓语动词的后面。如:
学于余 (《师说》)
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赋》)
言于郑伯 (《烛之武退秦师》)
这几个句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谓语均由动词担任,动词后面带上介词“于”和宾语,说明动作的对象、地点等。翻译时,我们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这个介词结构放在谓语动词前面:
向我学习
月亮从东山之上升起
对郑伯说
当然,介词“于”后加宾语并不都是状语后置,同学们在做题时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判别。比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中“于”作介词,但是它引导的短语并没有修饰谓语,这种情况就不属于状语后置,译作“对于自己,却因从师学习为耻”。
除了“于”之外,“乎”“以”也可以作介词,引导宾语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后,形成状语后置。“乎”的意义和用法和“于”相同,“以”大多可以翻译成“用”“拿”“把”“按照”等。
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吹风 (《沂水春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 (《劝学》)
树之以桑——把桑树种在(五亩之宅)的旁边 (《寡人之于国也》)
形容词+“于”引导的介词结构
青于蓝——(靛青)比蓼蓝的颜色青(《劝学》)
其势弱于秦——他们的国势比秦国弱 (《六国论》)
在这种“形容词+于+宾语”的状语后置句式中, 形容词充当了谓语,“于”往往翻译为“比”。
■ 特殊的状语后置句式
除了以上几种,有时候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句式。
省略介词“于”的句式
古汉语中,“于”作介词时,有时会被省略,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该句省略了介词“于”,我们在翻译时要先补出省略成分:“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然后调整语序,译为“晋军在函陵驻扎,秦军在氾南驻扎”。
2014年高考江苏卷的翻译题“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一句就考查了两处状语后置句式:一处“谋于知道者”较为明显,译为“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另一处“考诸古”,“诸”是“之于”的兼词,该句译为“到古代典籍中验证它”。
句末数词作状语的句式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某一行为的次数,常改变句法,把表示动作次数的数词从动词前移到句尾,作为状语修饰动词,并在这个数词的前面加上“者”字,如:
后秦击赵者再 (《六国论》)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翻译时,同样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将数词移到状语的位置上。“后秦击赵者再”译为“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译为“(范增)拿起自己佩戴的玉玦对项羽多次示意”。2014年高考辽宁卷的翻译题“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就考查了这种句式,应该译为“五次用信催促光世召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