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教育为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

2015-06-29曹雪莲刘素梅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传媒大学生涯育人

曹雪莲 刘素梅

“站出来,让祖国挑选!”是我校师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提出的,是我校历年来秉承的育人理念和师生共同追求的成长目标。为了落实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办学目标,我校在生涯教育工作实践中,注重把心放在最高处,把根扎在最深处,从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

创设情境——让生涯目标更高远

情境育人是育人的重要方式,我们采取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让生涯教育既看得见、听得到,还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在学生中产生共鸣。

固化的情境。如用校史馆传递历经百年积淀已逐渐形成的学校精神和学校文化,传递李大钊、蔡元培等前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传递革命运动中涌现的爱国热情与爱国行为;校园内的日晷默默提醒师生珍惜时光;各种文化石、文化亭、楹联牌匾等传递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教导着一六一人的德与行。

流动的情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一次次的主题班会、年级会、校会,一次次的参观、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流动的教育情境。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体验着、成长着。

找准策略——让生涯教育有途径

我们采用以生涯规划教育系列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策略,将教育之根扎在深处、扎在实处。

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我。我们请我校老师和北大教授从不同的方面为学生进行价值观探析和生涯探索。班主任还结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发地方教材《高中生涯规划与管理》引领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涯信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对自己的客观分析与家长共同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生涯规划报告。

利用榜样作用激励学生。我们邀请毕业生崔晴回校为学弟学妹分享她的成长经历。她在传媒大学读研,是传媒大学最年轻的编剧。她的剧本《十五岁的笑脸》,主要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已经被搬上荧幕。

通过体验教育强化学生目标兴趣。通过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职业体验需求。我们建立了10多个代表不同类别和方向的社团组织,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爱好和需求。利用参观传媒大学电视台、中电科技、国家电网等,帮助学生真实了解职业要求。北京电力展厅和西单变电站已成为高中理科班的另类教室。学校还利用主题活动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如模拟人生拍卖会,促进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为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平台。我们给学生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与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例如:协助学生会成员组织跳蚤市场活动、卡拉OK赛、器乐演奏比赛、献爱心活动,支持学生参加多元展示和竞赛。

用好资源——让生涯教育有抓手

用好学校特殊资源——开展“四走进”特色教育活动。走进央企:了解、感受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增强爱国热情。走进第一产业: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师生走进北京最美乡村——留民营,直观感受课本上所说的“农村生产结构调整、新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真正意义”。走进高校:组织参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科研院所等,让学生感受独特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走进中轴线:带领学生走进大栅栏、故宫、国博、大剧院、人民大会堂,组织学生走进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立下“站出来,让祖国挑选!”的青春誓言。

用好生涯人物资源——开展“面对面”式的教育活动。与名人面对面:我们邀请社会名人和各行各业的卓越人士如航天英雄景海鹏、张晓光等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让学生真切感受踏踏实实做学问的重要。与师长面对面:我校尝试导师制管理,利用教师资源为学生做生涯规划指导,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与学长面对面:安排毕业学长张牧云、周泽宸、李娴姝、崔晴等来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在校时是如何确立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的。与家长面对面:请家长进校,为学生讲解职业特点、职业人应具有的素养等,帮助学生明确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首先要做好人,然后是做好学问。

把心放在最高处,把根扎在最深处,培养学生的精神气质,在点点滴滴中帮助学生积蓄成人、成才的正能量,使学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接受祖国的挑选,围绕这一理念和目标,我们将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传媒大学生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A look at Britain教学设计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孙翌飞作品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Le rôle de la lecture dans la formation desétudiants de langues vivantes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Profitez de la lenteur de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