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效课堂的本质是“谈判”
2015-06-29张述林
张述林
什么样的课是高效的课,一直是一线教师要面对但又不容易准确阐述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就会有什么样的策略与行动,也就会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当今,什么样的课是高效的课?不同的时代高效的课有不同的标准,而不同的标准是因为高效课堂教学的本质在发生演变。
厘清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于课堂教学本质的诠释,主要有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第二种,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第三种,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交流”“沟通”,认为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第四种,认为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辨析这四种意见,都有合乎逻辑的真实性,但又都存在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其时代性的体现。第一种意见过多的强调教学的知识性;第二种意见强调了师生双边的共同性,但稍显宽泛,没有涉及深层内涵;第三种意见强调了基于教师和学生主体意义上的“对话”,但仅仅停留在了人际交往活动层面,没有把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价值塑造的重要性凸现出来;第四种意见应该比较接近现代教学的本质,凸显了教师、学生的地位关系以及意义联系,但没有揭示教学最基本的特质。如果把第三、第四种意见整合,课堂教学的本质就逐渐明晰了。
信息时代引发的课堂变革
那么,信息时代的高效课堂教学本质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它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特定的谈判”的过程。
尼尔·伦伯格在《谈判的艺术》指出,谈判是人们为了改变相互关系而交换意见,为了取得一致而相互磋商的一种行为,是直接影响各种人际关系,对参与各方产生持久利益的一种过程。所以,“共同的利益”“不同的意见”“对等的身份”是构成谈判的核心要素。信息时代的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相对对等的身份、有共同的利益追求、在达成教学目标中存在不同的意见甚至分歧,所以,课堂教学是谈判,但课堂教学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谈判,是特定的谈判。
1.信息时代进一步推动师生地位和身份的对等
在工业社会时期,需要大量熟练的“匠型人才”。他们需要对知识拥有的量,知识呈现为类似仓库的货物“堆栈”模式,所以课堂教学就是传授。在信息时代,数字化存储与传播时期,互联网学习使知识获取与传播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谁都可能成为信息的生产者、知识的传播者。面对新知识,学生获取的通道或者机会比教师更丰富和快捷,学生对知识的处理不简单是“堆栈”,而是根据“目标或任务”进行选择和重组,也就是建构。
所以,信息时代、互联网学习带来的新的变革使得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获取类型、数量和途径上具有平等性。课堂教学中,教师比学生优越主要体现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对“特定知识的熟练程度”,教师凭借对知识的主宰而居于课堂教学绝对权威,逐渐让位于教师与学生在知识重建中的情感、观念、价值观和思想的碰撞与建构。对知识运用和再加工的途径和方式上,师生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对等性。教师从知识教学的神坛上逐渐转身到价值引导,课堂教学逐渐演化为以数字化、问题化、生活化场景下的情感思想互动。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师生不同意见的交锋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EDX、SPOC等在线教育模式和平台的出现,让课堂教学原有的教学格局、组织方式、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逐渐在嬗变,知识中心的课堂价值体系正在向“学生中心、价值导向”的课题价值转变。在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进一步对等背景下的教学方式为师生不同意见交锋提供了必然。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或者教师给定的任务,先“在线选择”适合自己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空间和工具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总之,在走进教室之前,学生头脑中所拥有的知识与教师在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知识有了高度的切合性。所以,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解答或解决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教师课前布置给学生的既定问题,也可能是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所衍生的新问题,也有可能是师生、生生在对话中产生的生成问题。不论是什么问题,师生、生生的对话必然建立在自己知识经验积累的富集度、材料掌握的精熟度、问题理解的精准度、思维与表达的精细度,等等,虽然教师有职业的先期积累和实践优势,但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优越主义往往很容易被学生在课堂谈判中“拍在沙滩上”。
所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效的课,是师生、生生基于问题解决的,有不同意见交锋的,有方法、价值分享的谈判过程。没有不同意见的谈和判的课,即使表面多么精彩、热闹、繁忙,都是低效和浅层次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师讲得精彩的课或者表面学生玩得很热闹的课不被称为高效课的主要原因。
3.师生协同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的共同利益
建立在学生中心、价值导向上的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建立在地位对等,基于知识对话、能力生成和价值认同中协同成长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教师把要讲授的知识性内容做成微课、片段课等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和安排,灵活地选择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节奏。他们可以自己组成学习小组,成立学习社区,甚至可以成立学习联盟,互助共进。学校的课堂可以是以管理为导向的行政班级课堂,也可以是以学习层次一致的分层课堂,还可以是以学习进阶相同的进阶课堂,当然还可以是不同进阶的混编课堂。这样的课堂中,知识学习变成学生自主的事,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解答或解决问题,并在问题解决中形成观点、方法、思想的阐述与分享,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协同成长的方式,课堂也成为师生协同成长的特定空间。
信息时代高效课堂的本质是“特定谈判”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课堂教学基本属性是谈判,本质是“特定谈判”。
所谓“特定”,一是内容的特定,是在获取前人创造和积累的特定的知识基础上,解决特定问题;二是时空特定,在特定的教育场所,如学校、培训机构中;三是双方地位特定,只能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四是结果的特殊性:课堂教学直接结果是完成教学内容,但最终结果是培养学生、成就教师,教师和学生协同成长;五是方式的特定,课堂教学表面看似乎是教师站在一个绝对权威和主导的地位,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被教师所支配和操控,教师不仅需要从学生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语言表述、动作演示,以及师生互动的方式等,让学生更亲近,更主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方法、思想和价值,而且还要随时接受学生的质疑和不同意见。
所以,判断信息时代下的一节高效的课,学生的深度参与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学生的深度参与最重要的表现是质疑。“谈判”就是为解决冲突而进行的,这是“谈判”的本质。
所以,问题冲突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属性。目前,翻转课堂最吸引学生、最具有创新价值的环节就是师生课堂问题冲突与质疑。
美国对教师要求“认真备课,别让教学计划束缚你的手脚”“强调学生理解教学意图”“熟悉讲课内容,切勿要求学生掌握你所传授的全部内容”“善于研究如何根据学生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切勿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做到这些要求的课堂是个什么样子?学生可以随便提问质疑、挑战教师,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并作如实回答,学生可以不赞同教师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课堂教学“谈判”。
如今,教师不敢跟学生“谈判”,有很多原因。如课时紧,容不得学生提问,更容不得没完没了地“启发”还不开窍。我认为,本质问题在于对课堂教学的误解,认为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理所当然接受,但即便是如此,我们真的给学生“解惑”了吗?解惑的前提是学生有问题,有问题的前提是学生能质疑,能质疑的前提是要获得质疑的权利和时间。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充满了“谈判”的火药味:教师要传道与解惑对应的学生要接受与质疑,教师再解惑与传道,学生再质疑与接受。
综上所述,在高效课堂研究中,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有思维交锋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