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专科体育课教案的改革
2015-06-29王谊
王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界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在文化课的成绩之上,而是更加注重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对于专科体育教育而言,其在课程上的安排就更应该体现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从信息技术教育角度出发,专科体育课程应当改革教材,并且调整相应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引导并促进学生构建新型学习方式。鉴于此,该文将对专科体育课程的教案改革进行初步探索,希望能够为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专科体育 教案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b)-0193-01
深入学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与《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努力将文件中的精神与专科体育课的指导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然后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基准,构建出一套成型的体育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终身受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将体育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并深刻贯彻“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于祖国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从改革专科体育课教案做起,为社会培育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1 可以延续以往体育课的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从改革新课程的标准出发,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作为专科体育课教案改革的主线思路,将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从专科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年龄特征等方面考虑,必须本着“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延续以往课程的设计思路。首先,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案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然后选择因材施教,并尽可能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从而在面向全体学生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设计思路而言,精炼简短、自主创新、深入探索等重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兼顾好思考教育、情感体验等方面,让专科学生的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体育课教案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还能同时让他们获得快乐和喜悦。
(2)课程设计:在经历过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以后,体育教学就将实践活动作为课程设计的一个核心。这样便可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具有主动参加的动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从而引出教学的主要课程,并顺利完成教学的任务。
2 每位教师编写教案的重要部分即为教案的基础部分
(1)安排教学内容;(2)进行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组织;(3)编排课的练习强度;(4)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成败。
3 浅谈体育课教案的改革
就现在所通用的体育课教案而言,其必须使用固定的格式,而有些内容是多余的,所以会浪费一定的时间。但撰写教案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服务任务,以充分体现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价值。那么,以科学的教学经验为依托、言简意赅的内容才是编写教案的核心原则,所以只要是科学合理的方式都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
文字式教案是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核心方式,其主要是以单元教材和教学进度表为参考,编写最基础的内容,目的就是令教学的种类、教学任务和教学方式一目了然,已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而是将教案内容写的过分详细,每节课程都从头写到尾,就会令教师花费过多的经历在对教案的回忆之上,就会令课堂讲解不够生动、具体,那么就达不到教学的意义,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便无从谈起。在体育课程进行前,必须进行上课器材的准备,如果还要编写过细的教案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那么自然就会使教师没有闲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久而久之,课堂内容就会变得古板呆滞,毫无生机可言,甚至发展到最后,教师反而会对教案产生反感。
另外,体育课教案的改革还应该在充分教学和学法上面多下工费,教师不能只顾着自己完成教学服务任务,而是要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第一位。所以千篇一律的课程内容安排是不提倡的,教师应该在平时构思出更加生动并且发挥空间更加大的授课方式,并将其框架体现在教案当中。这样就能保证在体育课进行期间,既能给学生以新鲜感,又能给他们留下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上述论述得出,必须对体育课的备课方式进行改革,将体育教师从繁重的教案模式中解救出来。因为只有简洁扼要的教案才能为教师节省更多的时间,这样他们才有精力学习理论知识,钻研技术技能,掌握教材教法。作为一名合理的体育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的准备,并且要严谨地进行教学研究。
4 教案的编写示例
教学组织:(1)首先,集中所有学生在操场中间,并以体操队形的形式站立,然后在原地重复进行摆臂动作;(2)将队形转换成四路纵队形式站立,然后进行行进间跑步的辅助练习;(3)耐久跑内容的设计:可进行长达15分钟的中途跑步;(4)教学任务:逐渐提升学生途中跑的技术技能,锻炼学生的跑步耐力;(5)教学重点:中途跑;(6)教学难点:怎样既能保持途中跑姿势的正确又不影响速度的发挥;(7)教学要点:尽可能的协调学生中途跑的动作,令其做到呼吸平稳、步伐均匀并且轻松;(8)教学六法:①在原地进行摆臂训练。②先进行15米的高抬腿跑,然后再转入4次,20*3的中途跑。③先进行15米的后蹬跑,然后是4次20*3的中途跑。④先进行距离为15米的小跑,然后转入4次20*3的中途跑。⑤重复进行中途跑,并要求速度均匀。男生的中途跑距离为50米,共重复4次;女性的中途跑距离为50米,共重复3次。9)易错点:后蹬时,腿的直度达不到标准,进而后蹬跑变成了坐着跑;前摆腿时大腿达不到标准的高度,同时脚和手臂无法协调一致;另外还有步长太短达不到要求,频率太低等。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专科体育课教案的改革可谓是势在必行。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倡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但改革的大前提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阶段身心发展的主要特征,以便在体育教学中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领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所以,更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只有真正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才能令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对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越是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越能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技能和知识。最后,教师还应该重视起课堂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 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1):109-112.
[2] 姚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与评价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1):44-47.
[3] 王建.新课改后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制因及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学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