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低语境理论解析高校不同群体学生政工干部语言冲突产生根源
2015-06-29赵雰雰
赵雰雰
摘要:高低語境文化差异不仅存在于不同文化、国家或地区中,同时也存在于不同岗位和层次的个人身上,本文旨在结合高低语境理论,分析高校中不同岗位学生政工干部的语言特点,同时解析其产生语言冲突的根源。
关键词:高低语境不同岗位政工干部语言冲突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53-02
一、高低语境理论
就中国文化背景而言,我们的文化主导是高语境文化,但是当我们把观察层面缩小到同一种文化背景下,乃至于同一种生活群体当中时,日常生活交往也可以现实反映高低语理论的影响。本文选取高校中不同岗位学生政工干部作为观察样本,分析不同语境下的语言特点。
二、不同岗位学生政工干部的语言特点
1.按接触人群特点分类:
(1)接触层面主要为学生的低语境辅导员工作群体作为接触学生比例最多的辅导员工作群体,语言特点主要属于低语境文化,交际风格直接明确。按其归因,此类工作群体有如下特点:首先是事务性工作比例大,安排紧凑;其次是面临对象普遍年龄偏小、领悟性较成人有差距;最后是工作针对性强、指向性明确。由于辅导员工作“短、平、快”,直接导致其日常语言交流模式相对政工干部其他群体显得外显、明了,语言模块中的明码信息比例较大,言语编码较多。同时,这一群体的非言语信息相对外露,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那么密切,低承诺,时间高度组织化。
(2)接触层面主要为行政人员或高校领导的高语境机关工作群体接触群体主要为行政人员或高校领导的机关工作人员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群体。在这一群体中,交际风格有时秘而不宣、藏头露尾。由于机关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谨慎等性格特点,并要求其具备大局观、结果意识和保密意识。此类工作特点造就了其交际风格相对内隐、含蓄,语言模块中的暗码信息多,甚至非言语编码占了较多比例。这一群体非言语信息更多表现为反应少外露,圈内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和时间处理高度灵活。
2.按不同教育背景及思维方式分类:
(1)理工科教育背景下的低语境工作群体不同教育背景导致不同逻辑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方法。首先,在合肥工业大学这一工科为主的院校中,理工科出身的政工干部占很大比例,理工科思维所占比例相对较大。理工科思维以左脑为主要逻辑思维器官,以逻辑思维完整严密著称,强调推理、数据、证据的环环相扣。理工科教育背景的政工干部具有逻辑思维强的特点。同时,理工科教育背景下的政工干部语言编码也呈现出明码信息量大,交际方式简单直接的特点,属于典型的低语境文化范畴。此类工作群体人员多崇尚个体主义文化,交际风格直接明确,重视“言传”。
(2)文科教育背景下的高语境工作群体而合肥工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院校,文科思维的工作群体也在其中占了很大比例。文科思维主要依赖于右脑,形象思维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想象力丰富。此类教育背景下的政工干部具有创新性强、勇于突破现状的特点。文科教育背景下的政工干部语言编码中暗码信息多,集体主义文化影响强烈,交际风格委婉、追求和谐,重“意会”。
三、语言冲突产生的根源
不言而喻,不同文化、群体背景下的交际,对交际环境的依赖程度可能相差无几,也可能有天壤之别。在学生政工干部这一群体中,针对不同的接触群体和思维模式,就有较大的差别。低语境文化的工作群体认为委婉交际风格比较低效,正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特性、教育背景所决定的。而高语境文化的工作群体则认为太过于直接的交际方式不利于稳妥和谐地处理问题,这同样是由其受工作性质和教育背景决定的。但其实,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一样有高效与低效之别。大部分的高语境交际是高效的,因为在具体语境里听者知道如何解读说话者的委婉信息。但是,当高语境文化群体和低语境文化群体交流时,其矛盾冲突就很容易凸显。学生政工干部的语言冲突主要体现在其过程导向交际、结果导向交际、关系导向交际和个体导向交际中。政工干部不同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工作关系和个体认知会导致文化障碍,而文化障碍引起的用语失误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甚至会造成摩擦,语言冲突往往就此产生。
事实上,不同文化语言领域需要委婉稳妥的交流方式,也需要语言明确表达的场合和喜欢采用低语境文化交流模式的人们。例如当人们有什么不好的信息需要传递的时候往往都会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而不是直接明确的语言。在低语言文化里也有喜欢采用高语境文化交流模式的人。因此,不能绝对化。随着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交流的进程不断加快,高语境文化经历着向低语境文化演变的过程,低语境文化业面临着向高语境文化转化的必要。可以断言,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正在以崭新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内走向对方。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HALLET.Beyond Culture[M].NewYork:Anchor,GardenCity,197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关世杰,胡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YuleG.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