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理论下的大学排名存在合理性浅析
2015-06-29崔鸣哲
崔鸣哲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大众化进程,加之市场化导向,使得学生、家长、投资者、研究机构以及政府,对大学的办学质量、声誉愈发关注。各种机构公布的大学排名数据,满足了社会各界渴望更深层次了解大学的需求。本文以资源依赖理论为视角,阐释大学排名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大学排名;资源依赖理论;组织权力
中圖分类号:G6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32-01
一、资源依赖理论探源
资源依赖理论(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是组织理论的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杰弗里·菲佛与萨兰基克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的依赖的分析》被认为是系统阐述该理论的核心代表作品之一[1]。该理论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模式理论,强调组织体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资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该理论的理论假设是: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是自给自足的,所有组织都必须为了生存而与其它组织体进行交换。[2]。
二、大学排名现象历史演进
大学排名最早可追溯到1870年的美国。[3]随后一直到1982年,不断出现排名活动现象。1983年,《美国世界新闻与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以下简称US News)发布的“美国最好的大学”(Americas Best Colleges)排名是公认的第一个综合性排名,该排名是大学排名正式出现的标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USNEWS的排名自1987年以后每年发布一次。USNEWS的排名自1987年以后每年发布一次。USNEWS的排名基于卡耐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法,将大学分类为综合性大学、文理学院、地方性大学和地方性学院等分别进行排名,排名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及其家长对所要报考的学校有一个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USNEWS于2014年10月28日历史首次发布自己的世界大学排名,涵盖49个国家,覆盖多个专业领域。[4]
在英国,《泰晤士报》在1992年公布的“最佳大学指南”(Good Universities Guide),这是英国大学排名体系的雏形。在200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与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 QS rankings)合作发布世界大排名,每年发布一次,但自2010年起与QS分道扬镳,开始与汤森路透集团合作,推出新的世界大学排名,其中数据的收集工作由汤森路透集团完成。泰晤士排名中,一级指标共有五项,分别是教学,研究,论文引用,国际化程度及企业经费,权重依次是:30%、30%、30%、7.5%和2.5%,“教学”指标主要考察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对教学声誉、师生比、博硕士学位的授予比例、学科门类、教师的收入做以评估;“研究”这一指标评价该学校的整体研发能力,包括学术声誉、研究经费和师均论文发表数;比较特色的是“企业经费”这一指标,该指标主要考察校企合作的业绩;QS世界大学排名包括主要的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及学科排名,另外,QS还推出了独立的地区性排名,即《QS亚洲大学排名》、《QS拉丁美洲大学排名》及《QS金砖五国大学排名》,而这些地区排名的准则与比重都与原本主要的世界大学排名不同。QS排名相比泰晤士排名,更注重学术业绩的评估,共有六大指标:学术声誉、企业声誉、师生比、师均论文引用数、国际教师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其中学术声誉占40%权重。
在中国,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开发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2003年首次在网上公布,此后每年更新。该排名注重学术研究,与USNEWS排名相比,ARWU中的大型公立大学排名相对较好,一级指标共有四项:教育质量、教师质量、科研成果及师均表现。ARWU的主要采用了Thomson—ISI、Elsevier—Scopus开发的文献计量和文献引证数据库的定量资料,统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5]
英国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及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最具影响力全球性大学排名。
三、大学排名的合理性浅析
资源依赖理论的精髓在于揭示了组织与环境的互依性,这可用以解释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组织是植根于一个复杂的多重组织生态下的环境之中,组织不可能孤立于其他组织生存发展下去。因此,组织必须依赖所处的环境来得以繁衍生息。在组织所处环境中,因为其受到外部环境的“汲养”,外部群体因此也获得了控制组织的一定权力:决定组织是否能得到它们所需要的资源和组织是否能够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使用资源[6]。当然,组织需要给资源的供给方一些必要的回报,导致这个组织与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边界愈来愈模糊。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曾说:“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仅介入社会生活,大学的边界已经伸展到能够拥抱整个社会。”[7]大学依赖的资源包括生源,教师,校外资助,外部评价,政府政策支持等等。大学排名虽有其自身的缺陷性,但排名的状况及其在社会造成的辐射,对大学在社会中的形象影响颇大,甚至高于高校自身各种方式的宣传。大学重视其排名中所处的位置,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吸引优秀生源,教师及政府的财政支持。大学是这个社会环境中的一个组织,大学排名就是这个环境中其他组织用以影响大学这个组织的方式,一旦这个方式得到其他组织的认同,这种大学排名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就有影响大学声誉的权力,而大学需要依赖这种权力来更良好的在其所在环境中生存。这种互依关系,正验证了资源依赖理论中关于组织与环境的依赖关系这一核心观点,正是这种依赖性,使得大学排名愈发受人们所重视,这也揭示出大学排名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著,闫蕊译。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59.
[2]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16-118.
[3]Webster,T.J.(2001).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the U.S.News & World Report Tier Ranking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3),235-244.
[4]http://www.usnews.com/education/blogs/college-rankings-blog/2014/10/09/2015-best-global-universities-rankings-coming-soonint=a4ce09
[5]http://www.shanghairanking.cn/aboutus.html
[6]陈文雄.学校应对外部制约的策略选择——基于资源依赖论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5),21-23.
[7]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