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教师的提问设计,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2015-06-29孟令伟

亚太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屋台阶文本

孟令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218-01

《台阶》是一篇比较有深度的散文,在教学之前我认真的阅读了文本,努力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余映潮老师说过,“教材研究是一切阅读教学的先行。”

教师自己首先要对文本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正确的解读。

《台阶》是读了让人落泪的文章。父亲那勤劳的一生、艰辛的一路,如一个个片段不停的在我们眼前闪回。低眉顺眼的过了一辈子,父亲也有自己的愿望,盖一幢有高台阶的屋子。他盼望着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赢得别人的尊重。终于高台阶砌成了,父亲却觉得怎么也习惯不了。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儿子的角度来写自己父亲的一生。由于是第三人称,学生是无法直接看到父亲这个人物的心理活动的。而人物的内心世界正是我们需要去着重品味和理解的。对于生活在完全不同的背景下的学生要怎样才能领略上世纪的农村落后的经济面貌给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呢?我觉得提问的设计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般的教学设计都是这样的:1、父亲为何要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的渴望表现在哪里?2、父亲是如何造新屋的?3、新屋造好后,父亲怎样了?4、总结人物形象,把握主题。

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来构建教学过程的主要问题的,但是仔细思考后发现,其实这样的提问是缺乏透明度的。给学生的感觉似乎是“雾蒙蒙”的,很笼统缺乏鲜明的指向性。学生在回答时,就像在“雾”中绕来绕去,最终“一头雾水”,师生茫茫然。

比如说:我在问学生“父亲的渴望具体表现在何处时”,我原先期望他们找到的重点语句是第6—7节的“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还有第13节的“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可是,学生一下就找到了第17节,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是怎样兴奋的种种表现。其实,我是想让学生找出在父亲准备造屋之前的具体的心理表现。可是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肯定不能怪学生,是我在设计问题时没能说清楚,没有注意到问题设计的透明度。

于是,我很快做好了修改。我将问题改为“父亲在造新屋之前的具体心理表现在哪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这下很快就找到了第6、7、13节。然后让学生根据13节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设想“此时的父亲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很快就写好了父亲的心理活动描写——“我什么时候才能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呢?也让人家羡慕羡慕咱们,等钱攒得差不多了,我也一定能造成的。”

这时总结并过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老实厚道的父亲,尽管地位低下,但他敢于改变现状,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为了这个目标,他做了什么?请你具体说说父亲为造屋做了哪些事,从中反映了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就是要引导学生对父亲造屋所做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从中体会父亲的人物形象。

区区九级台阶的新屋,是父亲用一辈子的辛勤劳作换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父亲为了改善这个家庭一贫如洗的生活狀态,吃尽了辛苦。一年365天,天天都在奔波劳碌,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凭借着自己的勤劳的双手,终于实现了人生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一个有恒心、毅力,不辞辛苦,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

到这时,我原本设计的问题是:“新屋造好后,父亲怎样了?”学生听了这个问题会很自然的回答“父亲老了。”那么,这样的回答就太缺乏深度了。为什么会导致这种结果呢?还是因为没有注意教学提问的细节艺术。怎样表述才能使问题更加明确,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求答什么,怎么回答。这样的提问对学生才是有启发性的。

于是,我又改变了问题的设计,变为“新屋造好后,父亲的感受是怎样的?”这样,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重要的信息——“尴尬的笑”,“不自在”,“若有所失”。“尴尬的笑”,“不自在”是因为父亲一辈子已经习惯了低眉顺眼、没有地位。几十年的艰辛生活,谦卑、自卑的心理已经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内心自卑惯了,所以尽管台阶高了,但他的内心却不能适应。“若有所失”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劳动了一辈子,不再干活,父亲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失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父亲的人物形象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我设计的问题是:“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健康、全部的精力。面对父亲,作为儿子的作者会有怎样的情感呢?”学生的回答令我很欣喜。“我既心疼父亲的衰老,为这个家庭的付出;也为父亲的勤劳、坚韧的品质而敬佩;更重要的是为父亲这样的付出感到同情和辛酸。”这样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很好的实现了。我期望学生了解的文本主题正是如此。

通过这次的教学设计,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设计太重要了。我们的教学提问要注意长度、深度、粘度和透明度。如果只是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提出缺少思维价值的选择问或是非问,对学生提高阅读文本的能力就毫无作用。如果提问缺少连贯、层次,指向不明,甚至提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学生自然无从回答。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要能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问题探究,根本依托是文本。有粘度的问题是指紧扣文本直接指向文本的问题,直接指向语言的揣摩品味。因为任何文章内容的精深之处、形式的完美之处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所以只有关注了提问设计,才能有效的提升课堂阅读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市第29中学)

猜你喜欢

新屋台阶文本
增城朱村街新屋岭唐墓发掘简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走在除法的台阶上
湖北长阳“田家新屋”传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台阶
77级台阶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