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6-29葛永利
葛永利
【摘要】在基础教育工作中一种名为电子书包的新型移动学习工具正在悄然兴起,并日趋成熟。电子书包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在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中适用范围十分广阔。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了解到这一新兴技术,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其进行运用。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教育中的数学科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子书包定义及特征进行简要介绍,接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电子书包进行运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以此,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事着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子书包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42-02
1.电子书包定义及其特征
1.1电子书包定义
通常认为,电子书包是借助软件、硬件阅读的方法,把电子档下载到某一平台进行阅读的书本。当前,在国内对电子书包并未形成明确的定义,并且国内外对其定义的界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外对电子书包定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是一种能够实现管理学习资源、记录个人学档、阅读电子课本、支持多种有效学习方式的学习工具,并且能够进行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
第二种观点,将电子书包看做一种基于互联网、移动设备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开放教学资源,实现移动学习。
第三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便携式的学习终端,而且还应当提供开展学习活动所必须的虚拟学习工具及场所。
综上所述,本文将电子书包定义为一种具有以下功能的无线教学平台:软件、硬件无缝结合;能够实现为学生进行个体定制;含有电子化课本、教辅及其他学习资源和工具;能够实现师生教学互动及网络连接。
1.2电子书包特征
主要对电子书包在应用过程中的特征进行讨论,简述如下:
首先,具有方便移动携带和移动的特征。具体而言,电子书书包是学生进行学习所需要的全部学习用品整合,重量应当在1Kg以内。如此一来,与传统书包相比重量就会减轻很多,能够较好的实现便捷移动这一目标。其次,电子书包还具有不受有线网络制约的特点,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的实现随时移动、携带。
其次,电子书包具有拓展教学内容的特征。在电子书包中,含有的数字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不仅仅可以利用电书包进行阅读、批注等最传统的活动,还可以播放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
再者,电子书包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电子书包能够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易错点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让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
2.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之应用策略
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可以看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以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成绩的提高为重点,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灌输知识的境地,缺乏主动思考、探索的过程。尤其是数学,作为一门十分严谨、抽象的学科,以数学概念为例,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解,产生认知,促进学生形成该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可以借助电子书包通过动画演示、模型再现、结合生活实例等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较为真实的生活场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化作具体的生活常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2.1数学概念认识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充分电子书包云端水柜,往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发送相应动画、视频等其他多媒体影像,吸引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周长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感知,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亲手操作,体验周长的概念。教师首先利用电子书包创建情境,导入周长概念这一内容。可以制作动画,通过将两只蚯蚓分别放置在起点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中,通过蚯蚓的轨迹,向同学们展示周长的初步概念。
2.2数学概念引导阶段
通过上一阶段的动画展示,让学生们对相关概念具有了第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电子书包,通过多媒体资源对相关概念进行引导。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教师可以将相关学习素材发送到学生平板电脑,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观看、学习。
2.3数学概念应用阶段
在数学概念应用阶段,主要是通过电子书包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概念学习中来。例如,在学习周长这一概念时,在进行了上述两步之后,到应用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向学生平板上发送一张需要描绘边框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电子画笔,在平板上对收到的图片进行描边。以此,实现周长这一数学概念的应用和巩固。
3.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它首先能够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对学习数学的过程进行引导。此外,还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在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过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白若微,周榕,张文兰.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