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作业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5-06-29郭玮
郭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9-01
新课改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并强调教育者要尊重差异、发现差异、能够利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当前普遍的大班额授课制背景下,分层次作业辅导成为差异教学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分层次作业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作业辅导,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次作业能使所有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一、理论依据
(一)认知目标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分别为: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分层次作业设计提供了依据,即教师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所提问题应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属于初级层次的认知问题,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无歧义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认知目标,照顾差异, 帮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都能得到开发。
(二)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分别为语言、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生存智慧(加德纳后来又补充)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差异方法去学习。只有照顾差异, 进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在其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二、分层次作业实施的策略
(一)了解学生,确定差异化学习目标
学生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及个体内部差异,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也有一定差异。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研究者运用了正式手段的成绩测验及非正式手段的KWL策略。KWL策略是指“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知道什么?学生想知道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K可以帮助教师知道学生的学习准备,以便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而设计得合理有效;W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教师可以利用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L是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的又一次评估,是对前次教学的反思同时又是下次教学的新起点,是下次上课前学生准备水平的体现,和K又一次衔接起来。
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后,研究者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发展性目标。在巩固所学基础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技巧,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B层:提高性目标。以掌握教材内容为主,要求巩固旧有知识,力争不存在缺漏、遗忘、记忆混乱等现象,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以后稳步提高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C层:基础性目标。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熟悉所学知识和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信心。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 这样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搜集信息,确定差异化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的差异化就是对学生进行同教材、异要求。分层次作业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同一水平,而是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让后进生的学习达到最低要求,让优秀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之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研究者在对学习内容差异化处理时,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基础性到迁移性。给予准备水平较差的学生基础性质的学习材料,而对基本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提供迁移性的材料与任务。2.从具体到抽象。从能陈述关键信息或材料的具体含义到钻研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3.从简单到复杂。从掌握某一主题的大背景知识到关注其细节内容。 4.从小飞跃到大飞跃。学生在对所学内容的运用理解、迁移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要求由低到高。5.从依赖到独立。按照学生独立性的不同程度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弹性分组差异化辅导
研究者在作业练习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努力实践分层次差异化辅导。
1.弹性分组,区别指导课内异质组
弹性分组是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优势及偏好进行动态分组和管理的过程。为提高学习效果,研究者对各层学生进行区别指导,将全班编成若干个异质组,并努力做到组间异质,组内同质。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搭配组成,座位前后相邻。在教师指导下,让高层学生担任组长,在英语学习中辅导小组成员操练句型,相互对话。对较低层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并通过互助合作解决学习中的重点和难题,达到各层学生互补目的。
2.分别辅导课外临时同质组
每节课后,研究者将班级在作业上有困难的学生集中起来,编成临时同质组,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他们参加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
(四)恰当激励,设置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应设置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学生在“只有更好”的评价激励下,会不断的追求,不断的探索和攀登。在课题研究中,研究者运用了如下的评价方法: 杰出表现记录、与学生谈话、测验与考试、活动成果分析、学生成长记录袋、评议法等,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给予客观、恰当地评价,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发展区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分层次作业辅导保证了每个学生可以平等、有效地进行学习,重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关注到了每个学生的情感,符合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促进人的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满怀信心地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缩小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