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思

2015-06-29陈勇

六盘山 2015年3期

陈勇

破解一个字:想

想,是一个词语,内涵很深,若分类,又有想思、想念、想望、想往之别。这些类别又有不同的意义。

想,是抽象的,无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

但想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谁没有想呢?连动物也有想。

想有没有能量?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

儿女远在千里之外,父母急切思想时,儿女皆有感应,回以思想。

亲人遇难,凡有血缘关系者,无不心神不安。

有人白天想念已故的亲人或朋友,夜间亲人或朋友便会与他在梦中相会。

……

凡此种种,都是想的能量。

想字由“相”和“心”二字组合而成,这就意味着:想须用心,想必有相。

某人想造一幢屋,心想之时,必先显现一幢房屋的外相,进而又显现内相。一旦想成,便动工建造,于是一幢房屋产生了。

某领导集团想建一座城镇,须先作出规划,绘制无数张图纸。规划就是相的原形,想的延伸,图纸是相的细节,想的细微扩展。想(规划)成功了,于是大兴土木,筑路架桥,建楼造屋,一座城市诞生了。

可见想的能量之大。

早先听人说,猫头鹰不产卵,下一代的猫头鹰是上一代的猫头鹰用土块孵化成的。

群体猫头鹰出世后不想别的,只想着吃老猫头鹰的肉,于是,集想成果,在它们即将离窝时一齐啄食老猫头鹰。父母被吃了,它们方才出窝。由此,猫头鹰又被称为不孝鸟。

我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限于条件,又不能亲自验证。后来读佛教经典,在《楞严经》中找到了论证,于是疑虑消除了。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说:“由因世界怨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这段经文译成白话文即是:由于大千世界怨恨和杀害轮回,所以千万杀业颠倒,和合而成为一种怪现象:八万四千吃父母肉的想法。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就有非无想(不是没有想)的硬肉(有色的生命肉团)流转国土。如土枭(猫头鹰)等 ,取一土块抱为儿子;还有破镜鸟,取毒树上的果实抱为儿子,儿子长成,父亲母亲就都被儿子吃掉了。这一类动物,也充满每个地方。

佛在《楞严经》中不仅说出了世界上有破镜鸟这一类食父母肉的怪鸟,还有因为互相乱想而产生的另一类动物,这一类动物叫蜾蠃,蜾蠃自己不产卵不生儿子,当螟蛉产下卵后,蜾蠃便去抢,抢到自己窝里去孵化,边孵边念咒:像我,像我。念到七天后,卵孵化了,果然像蜾蠃。《诗经》中有这样两句诗:“螟蛉有子,蜾蠃孵之。”民间也有这样的风气,有人不生养儿子抱养儿子,别人便称抱养的儿子为“螟蛉子”。

佛智慧无边,明了一切。

可见这个“想”,有不可估量的能量。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

想也不例外,也有正反两面——正能量,负能量。

所谓正能量,即是善能量,真能量,美能量。所谓负能量,即是恶能量,假能量,丑能量。

有人想让国家强大百姓富有,于是优越的社会制度得以创建;有人想使粮食高产,百姓衣食丰足,于是各种优良品种得以培植;有人想减少或消除大众的病痛,于是医疗各种疾病的医药应运而生;有人想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信息,于是卫星上天,电脑普及,手机遍及家家户户……

有人想发动战争屠杀民众,于是刀枪弹药随即生产;有人想毁灭别国独霸世界,于是率先制造原子弹氢弹核武器;有人想欺诈民众骗取财产,于是各种贪污、行贿、隐瞒手段得以应用;有人想利用高科技盗宝骗财,于是便有了窃听器、地沟油、转基因……

要想做善,就该让“想”成为正能量,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让正能量如阳光雨露般照射大地,滋养大地!

论孝道

我有一位乡下朋友,有天来家做客,与我谈论孝道。我说,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你父母都上了年纪,且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你和你老婆都在千里之外的城市打工,单就圣人的这一句话,你离孝道也远了。

朋友说,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我实在没有办法。土地被征用了,给了一笔补偿金。如果我不外出打工,全靠补偿金生活,岂不坐吃山空,到时不但无钱养老人,连自己也无法养活了。

说得也是,我表示赞同。

朋友又说,我们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出门时都给老人留足了生活费用,还时不时往家中寄钱,吃、住、行包括看病足够用了。挣钱养父母,这就是孝。

我说,对的,“养”是孝。可是你要知道,“养”是最起码的孝,不是大孝。孔子的弟子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当今的人,以为养就是尽了孝道,其实不然,饲养一条狗一匹马,也是养。如果不用真心,不敬重,跟饲养狗马没啥区别。你看当今社会,养条狗都给缝棉衣穿,只怕冻着;买羊肝猪肝喂,只怕吃不好,对父母却舍不得往身上花钱。你们不在父母身边,只是用钱来养,如何体现爱心和敬重心呢?

朋友面有惭色,不再言语。

有一天,又有一位朋友来家做客,同样跟我谈论孝道。这位朋友身家不菲,是个拥有千万资产的商界老板。凡是有点身份的人有点钱权的人,说起话来口气也大,嗓门也高,傲气也重。我们刚进入主题,他便抢声说道:若论孝,我是世上第一大孝子。早年我经商有了点钱,就把父母从乡下接进城来住上了楼房。三年前,我又特意买了一幢别墅,让父母双亲住了进去,那套别墅前院有喷池,后院有花草;室内的装修,也是一流的。我还请一位小保姆侍奉,端吃端喝昼夜不离身前。唯一不好的,就是老婆嫌我在父母身上花的钱多,在我面前发牢骚。但她发牢骚是背着父母的,当着父母的面,她从来不敢。

我说,你这就算是尽孝了?

他说,如果连这都算不上尽孝,那世上就没有尽孝的人了。

我说,可你的父母,并没说他们活得有多幸福,反而觉得很苦。

他说,怎么会呢?

我说,这是你爸你妈亲口说的,还能有假?有天我在街上碰上了二老,我向他们道贺,称赞你为他们买了别墅居住,且请了保姆伺候,谁想二老听后沉默不语,显现一脸的哀伤。好大一阵,才听你母亲说,唉,你说得倒是不假,住好房子,有人伺候,可好房子又有啥用?亲生的儿女一年四季见不上几次面,见了面,说不上几句话,屁股还没坐热就走了,许多话都是在电话里说。可电话打得多了,人家还烦,话没说完就挂断了。再说那个小保姆——保姆又不是你生的,伺候人又没个好脸色,一不高兴还摔摔打打,骂骂咧咧的,前后换了几个都是那德性,你说这是甜还是苦?

朋友说,我妈向你说,她咋不向我说?

我说,她肯定有苦衷,怕儿子多心,更怕儿媳妇见怪。

我又说,你们这些大老板,别认为给父母大把花钱就是尽孝了,我来问你:那个亲人的亲怎么写?

朋友一脸的不愉快。你以为我是文盲呀,不会写“亲”。

我说,现在的这个“亲”字,跟古时的“■”字不一样,古时的亲右边有个“见”字,意思是亲人要常常相见,不常见,何为亲?你给父母买了别墅住,却终年不见父母面,怎么个亲热亲近呢?

朋友无语。

我接着说,孔子的弟子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啥说“色难”?意思是说,尽孝做到和颜悦色很难。如果父母让你端杯水来喝,你端是端了,但心里不乐意,阴沉着个脸,把杯子往面前一放,扭身就走人,你说父母心里啥滋味?那杯水喝还是不喝?因此圣人说:色难。后边几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正在扫地,做儿女的接过扫帚替他干了;有了好吃的食物儿女们让父母先吃,以为这就是尽孝了。其实不然,关键在态度,在脸色。你倒是把父母养着,有人伺候着,但不是你亲自伺候,小保姆的脸色又不好看,能算尽孝吗?你离圣人说的孝道差远了。

这位朋友也面有惭色,低头不语。

当代人尽孝,出现了两种偏差:一是想尽孝道,但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条件不允许,不能使孝道圆满;二是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无问题,但不懂孝道不会尽孝,也不能使孝道圆满。

前者应创造条件,后者应着重修养。

高与低

雀对鹰说,鹰啊,有些事儿我始终搞不明白,比如有个叫郑板桥的人,曾经做过这样两句诗: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还有一位俄国的大作家高尔基,更是把海燕吹得神乎其神,说你们不但不怕暴风雨,而且还大声疾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你说,飞得高真的好吗?依我看,飞得高并非好事。人间有言:爬得高,跌得重。我亲眼看见,那一天天降暴雨,你们的一个同类遭遇雷击,一个跟头从高空摔下,死得好惨哪!

鹰说:世间也有位伟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你飞不上高空,当然就无法体验翱翔高空的滋味了。我们只要飞上高空,低空中强大的气流,就会托起我们的羽翼,我们无需摇动翅膀,就可高悬于空中,或停留,或滑翔,或快,或慢,那种舒适和惬意,哪里是你们这些在低空中飞翔的种族所能享受的。还有,当我们鸟瞰大地时,胸中汹涌而来的那种自豪和气势,也是你们无法体会的。

雀说:可以讲来听听吗?

鹰说,若不打比喻,一辈子也讲不清。雀说,那就请你打比喻。鹰说,我们鸟瞰大地,山峰如土丘,江河如飘带;湖泊如池水,树林如蒿草;高楼如蜂窝,车辆如甲虫,行人如蝼蚁,一切都是那样的渺小,丑陋。这时的我们,就如主宰大地的神灵,唯我独尊,煌煌如天,巍巍如山。

雀说,别把牛吹大了,留点余地吧。以我观察,你们也有缺憾。

鹰说:说说看。

雀说:你们喜欢独处。往往是一鹰独自飞翔,即便是二鹰同飞,也相距很远,这样很不好。虽然愉悦,却不能共享,强者有气魄,却不能相助。你看我们鸟雀,几十只几百只相聚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只雀儿发现了食物,叽叽喳喳招呼一声,大伙齐飞过去,痛痛快快饱食一顿。我们吃饱了,在地上欢快地跳跃,或飞上枝头,唱个曲儿,吟个词儿,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事儿。这时候,我们仰望蓝天,或俯视大地,但见白云悠悠,芳草萋萋,清风徐来,枝条摇曳,我们的身躯随风摇摆,恍兮惚兮,自在得很呐,也惬意得很呐!这样的滋味,你们鹰恐怕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鹰无言,低头沉思。

人生无直路

我和老伴带着小外孙逛马路。小外孙放着宽阔平坦的马路不走,偏要走在马路牙上,双腿拐来拐去,身子摇摆不定,看着很是吃力。他却乐此不疲,掉下来,上去再走。

老伴喊他下来,喊了几次不听,便有了火气:再不下来走,看我不打折你的腿!

我说:让他走吧。这是一种暗示:人生在世,哪有宽敞平坦的直路可走,哪个不是曲曲拐拐坑坑洼洼,挫折跟着挫折,失败连着失败。

老伴说:走不好就摔跟头了。

我说:摔跟头也不要紧,小孩子的骨头是摔硬朗的。

我和老伴带着小外孙爬山,小外孙不走攀山道,偏要去爬无路的斜坡。

老伴又喊叫上了:你这孩子咋不听话,哪里没路,你偏要爬。

我说:让他爬吧,我的孙子有出息,敢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再苦再累,也要攀高峰。

我还说:这也是一种暗示:这孩子成人后会成就大事业。

言必信

晚间看电视,有个杂技节目吸引了我。

一个年轻后生练得一口好口技,会学十几种鸟叫,惟妙惟肖,以假乱真。这倒也罢了,学着鸟叫,还夸海口,说他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学鸟叫,不同的鸟叫吸引来不同的群鸟,还和群鸟对话。讲得神乎其神。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听大人们讲的一则故事。说是从前有个能听懂鸟语的人,名叫张自强。这个张自强有天正在门前地里干活,忽听田间树上的一只乌鸦冲他说道:张自强,张自强,山后有只大黄羊,背回来,你吃肉,我吃肠。

张自强跑到山后一看,果见崖下躺着一只摔死的山羊。可能是年老体衰从崖上滚下摔死的。张自强心生欢喜,背回黄羊,却忘了那只乌鸦和乌鸦的话,把肉和肠都吃了。

时过半年,张自强在院中歇息,忽听屋顶上的一只乌鸦冲他喊叫:张自强,张自强,山后又有一只大黄羊,背回来,你吃肉,我吃肠。

张自强起身就往山后跑。跑到山后一看,哪里是什么黄羊呀,是一具刚刚被杀死的人的尸首躺在那里,且有一股浓浓的血腥味直扑鼻腔,吓得他转身就往家跑。

可是,他把脚印留在了现场和路上。

官府破案,觅着踪迹找到他家,认定他杀了人,将他抓捕入狱。

张自强悔不当初,如果不是自己负信贪婪吃肠,哪有今日的牢狱之灾!

官府提审他,他一次次申辩自己没杀人,是听了乌鸦的话才跑到山后的。官府为辨真假,做了一个实验,先将掺了糖的谷米喂麻雀,后将掺了盐的谷米喂麻雀,问张自强麻雀都说些啥。张自强说,先前的麻雀啄食谷米,都一个劲嚷嚷,甜的,甜的,快吃,快吃;后来的麻雀啄食,又都嚷嚷,咸的,咸的,不吃了,不吃了。官府认定他懂鸟语,也认定他的口供是真的,便将他放了。

人类能用语言交流,鸟类也能交流,进而推之,所有动物都能交流。它们的交流或者跟人一样使用语言形式,或是叫声形式,或是别的什么形式,只是人类无从辨别。但我相信世间有能人,他们懂动物语言,会跟动物进行交流。

但动物也罢,能人也罢,皆应诚信,欺骗或是讹诈,必遭灾祸。

吃瓜启示录

那年吃西瓜,我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想这又甜又清凉的西瓜瓤,难道就是专供人和各种动物止渴解暑的吗?细细想来,其实不然。一切动物植物,其生命的终结,都是为了把根留住。你看那厚厚的瓜瓤中间,井然有序地堆积着无数瓜籽,那厚厚的、充满水分的瓜籽瓤,其实只是孕育、保护和扶植这些瓜籽的,瓜瓤在孕育瓜籽时,如同孕妇胎中的羊水,既给瓜籽提供营养又起到保护作用。当瓜籽成熟后,瓜瓤也随着瓜蒂一同脱离瓜秧,风吹日晒霉烂化为脓水,一则肥沃土壤,二则为种子创造生根发芽的条件。

留住种子,保护种子,就有了西瓜家族的兴旺发达。

转而思之,瓜瓤同时也是让人和动物饮食的,不然不会那样香甜可口。饮食有两种作用:一是让人和动物止渴解暑,二是播撒瓜籽。走兽飞禽饮食西瓜,瓜籽壳硬无法消化,随着粪便带向海角天涯。唯有人食瓜瓤吐籽(人在没有进化成人之前,也是不吐瓜籽的)。

其实瓜类亦复如是。连树上的苹果、桃、李、杏、梨、亦复如是。

人在最初是不食肉的,和牛、羊、驴、马、猴、兔食素类(食草木和草木的果实)的动物一样,以草木的果实为营养(这个结论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人的肠胃功能和食肉类的虎狼豺豹胃的功能不一样,适合食素)。

人类食肉,有个说法。

据说,人发现动物的肉能食用,起因在于火。大火烧毁了森林,也把森林中的动物烧焦烧熟了。人无草木果实所食,饥饿难当,便尝试着吃被火烧熟的动物肉,吃后,觉得不但能充饥,还有香味。于是,狩猎宰杀食肉成了人类的一大嗜好。后来又发现海边的鱼虾之类熟吃更香,知道因为是盐的缘故,便在肉中加盐调醋加佐料。自此之后,捕捞狩猎食肉成了人类的本能。

草木之籽(粮食、水果)营养人体,动物血肉也营养人体,人与万物为一体,应活在感恩之中。感恩天地孕育万物,感恩万物养育我身。

既然草木能营养人体,人还是应以食素为生。这样,既还原了人之本性,又减少了杀业,增强了慈悲之心。

佛教提倡食素,不无道理。

论男女风水

从古至今,世人讲究风水。

风水好,不外乎某个地方的环境好——有风、有水、有花卉,正所谓“鸟语花香四季如春”。

要想树木长得茂盛,花朵开得芬芳,首先风能吹进来,水能流过来。无风无水,草木枯竭,大地荒芜。只有风而无水,也是行不通的,那风便是干风、燥风,不能孕育花草;只有水而无风,同样是行不通的,那水便是臭水、污水,也不能孕育花草。

可见,风是根,水是本。

风和水结合,成就的是最美的风景。

举眼观湖,清风徐来,湖面荡起层层波浪,一浪即逝一浪又起,荡漾浩瀚,美不胜收。

侧耳听涛,风推浪涌,拍打成音,哗啦哗啦响作一团,最是开神悦体之际。

一间房屋,门窗洞开,便有微风穿梭,置身其中,清凉透体,便有无限喜悦从心底涌起,若再加一杯清茶间断饮用,便有神仙般的悠然自在了。

风水风水,好个风,好个水。

世上夫妻,若夫是风,妻是水,便是最佳搭档,也是最好的风景。

夫是男人。男人原本就是一道风。男主外,风里来,雨里去,久了,便化成了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都是风。古来有诗赞男人: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可见男人是风。

妻子是女人。女人原本是一汪水。女主内,守护家室,相夫教子,安然清静,犹如净水。古来同样有诗赞女人:站如苇,行如水,坐如绵,卧如云。

可见女人是水。

完全可以做这样的设想:一个男人在外做完事情,匆匆赶回家来,进屋,见室内闷热,于是打开窗户,让户外的风吹进来。女人见男人进屋,放下手头的活计,匆忙沏好一杯清茶双手递给男人,微笑着说:忙了一天,累了吧。坐下喝口水,缓缓身子。男人捧着茶杯,同样递给女人一个微笑,说道:还好,不累不累。男人坐下品茶,女人含笑相视。

风吹水动,多么美丽的一道风景。

夫妇不和,多是男女转换了角色。

先说女人。如果女人不是水而是火,会是什么状况呢?

火遇风而旺,小火成大火,大火成猛火,猛火成爆火,焚烧一切,毁坏家庭。

有一对夫妻,男女都是我的朋友。男的是一大型国营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有才气,人缘也不错,收入也高。女人是位小学教员,有才干,人缘也不错,就是脾气躁。

有一天。女人跑来找我,屁股尚未坐稳,就火急火燎地诉苦告状:陈老师,你给评评理,我家那口子,三天两头不着家,不是喝酒就是逛歌厅,要么就专打麻将,说少了不听,说多了就吵架,日子没法过了。

我说:你是火,他回家来怕烧着,所以就不回家了。

她不解,望我半晌,忽然喊道:怎么,他也找过你,说我的不是了?好哇,恶人先告状,看我怎么收拾他。

我说:你不要胡猜乱想,最近一段时间我根本就没见他,哪来告状的事儿?你的个性我知道,火爆脾气,动不动就发火,怎么不是火呢?

她说:我该怎么办?

我说:改脾气,把火压下去,努力变成一汪水。

她说:水?如何做才能成为水?

我说:水性为柔,你说话语气要柔,行为动作也要柔。

她说:我柔他不柔,那不把人给活活气死?

我说:你柔了,他自然也会柔,他会吹柔风,而不是刮猛风。不信你现在就试试?

她说:怎么试?

我说:你给他打个电话,柔情蜜意地说:老公,我想你了,你快回家吧,外面再好,也不是家呀,家多好啊!

她说:这多难为情。

我说:你是他老婆,有啥好难为情的?

她犹豫半晌,终于拨通电话,按我教的说了一遍。

果然,那头传来的话语,令她也难以置信:老婆,你以往要是都这样跟我说话,我能不回家吗?我回我回,我现在就回。

问题解决了,我们相视而笑。

再说男人。

如果男人不是风而是火,会是什么状况?

俗话说:水火不容。火大水灭,水大火灭,都是你死我活的事情。

古往今来,此类例子太多了,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水遇火而灭或火遇水而灭的家庭悲剧屡屡发生,跳楼的、服毒的、投河的、上吊的、割腕的……或一省统计,或全国统计,数量大得骇人。

古有一例,可警示世人。

唐太宗李世民在朝堂被丞相魏征指责,怒火中烧(此人此时因内心起火应化为火),回到家中,大骂魏征,扬言杀了他也不解心中之恨。皇后忙跪伏于地,口中连连祷告:夫皇呀,您这世能遇到魏丞相这样的忠臣,是您最大的福分。古往今来,有哪位大臣敢直言不讳当着群臣的面批评皇上的缺点与错误?魏丞相乃千古一相。这样的忠臣,别人没遇到,今世让您给遇到了,您应该感谢上苍赐予您忠义之士才对,哪敢轻易言杀呢……彻心彻肺的一席话,把李世民的火气缓缓浇灭了,代之而来的是对皇后的深情感谢。

那时的皇后,并没有因李世民成为火而转换为风,自己仍扮演水的角色,想方设法让男人还原为风。

当男人一旦变成火时,做女人的,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男人回到风的原位。

男人应始终为风,不能为火也不能为水。

女人应始终为水,不能为火也不能为风。

风是清风,轻风,柔风,融入阳光的暖风。

水是清水,温水,柔水,汩汩流淌的泉水。

有诗曰:

男人是风,女人是水,

风吹水动,波浪迷人。

男人是风,女人是火,

风吹火旺,灾祸临门。

男人是火,女人是水,

水浇火灭,独守其身。

拜雁为师

这晚,我把头放在枕头上将要沉沉入睡时,妻突然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哎,老公,你先别睡行不行?我想和你探讨一个问题。现在提倡学习传统文化,你也在讲授传统文化,你说,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该拜谁为师?

我略作思索,坐立起来,回她说:应拜动物为师。

哎哟,快别开玩笑,动物就是动物,咋能为师?动物懂传统文化吗?

我说:我不跟你开玩笑,我说的是实话,该拜动物为师。

妻见我一本正经,也正色道:怎么说呢?

我说:你看,咱们且不说狗的忠诚,骡与马的勤奋,虎的勇猛,鹰雕的无畏,单是羊的奉献精神,就够我们学一辈子啦。

妻说:别把牛吹大了,学习就学习,还要学一辈子,羊真有那样好吗?

我说:好不好,你听我解释。你可知道“善”字的来历吗?古人造这个“善”字的意义,就是让你效仿羊的奉献精神。什么是善,无私奉献就是善。

妻说:羊无私奉献了吗?

我说:羊唯一的索取,就是每天吃一把青草,从春吃到冬。论奉献,那就大了,肉、奶供人食用,皮毛供人穿戴,骨头还可入药为钙,浑身上下从里到外无一样不是奉献。加上性情温顺,不争夺,不斗争,善良到家了。那个“善”字,就是一只羊被搭在一个铁夹子上烧烤,下面一张口在吃。你说,羊是不是可为人师?

妻说:照你这一说,当然可以为师。

我说:还有雁。我们确实应该拜雁为师。

妻说:雁又有什么可学之处呢?

我说:古之圣贤大德教诲人们忠实履行五个字:仁义礼智信。这是儒、道两家的信条。佛教的戒律也是五个字,杀盗淫妄酒。这是相对应的,一个是正说,一个是反说。不杀成仁,不盗为义,不淫为礼,不妄为信,不酒为智。而仁义礼智信,在动物中,唯大雁为是。

妻说:能不能说具体点。

我说:当然能。雁群居而不争斗,也不互相残害,这为仁;雁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终身恪守,不离不弃,一雁亡,不论是公是母,生者再不续配,往往孤独抑郁而死,这为义;雁高空飞行,头雁领,群雁成一字或人字型飞行,井然有序,从不乱阵,这为礼。雁识得南北气候,春天北来,秋天南去,择水而泳,择陆而栖,耳聪目明,叫声清丽,这为智;雁群体觅食时,常有两雁■望防御,尽忠职守,从不叛逆,这为信。纵观现实人生世界,你看吧,往往为一己之利,你争我斗,残伤杀害,敲诈欺骗,贪污盗窃,贿赂盗财;夫妇不忠,失守贞洁,动辄离异;不孝父母,不敬师长,妄自尊大,愚昧无知;朋友无信,欠债不还,杨白劳黄世仁倒挂。要彻底清除这些乱象,营造“仁义礼智信”的和谐社会,真该以雁为师。

妻无语,凝视屋顶吊灯,良久沉思。

佛学与学佛

朋友问我:你在学佛吗?

我说:我没学佛,我只是一个佛学者。

朋友说:这不一样吗?

我说:不一样。佛学是研究佛教,是学问上的事,学佛是以佛为榜样向佛看齐,纠正自身的错误与偏差,是行为上的事。

朋友说:两者互为融合,不好吗?

我说:佛学者自恃清高,从不学佛,只视佛教为学问,研究多了,便言学问深厚。学佛者只管学,深信有佛可学,不作研究,处处规范自己的行为,事事讲究符合不符合佛的教诲,每每察看自身离佛的距离还有多远。

朋友说:唐代有一学佛者名叫神秀,作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另一学佛者名叫惠能,后来成为禅宗六祖,也作一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者都看重惠能大师的偈子,多有效仿,说他顿悟。

我说:若要真学佛,即该看重神秀的偈,也该看中惠能的偈,不该以惠能讥讽诋毁神秀。神秀讲的是因,惠能讲的是果,学佛者重因也重果,因果都看重,方可圆满。正所谓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种因在前,结果在后,从这个意义来说,更应重视因。圣者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是因为菩萨有智慧,知道种恶因必然结恶果,所以从不种因,从源头上杜绝恶。凡夫愚痴,种因时不知道害怕,恶果显现了才知畏惧,但为时已晚,只能自食其果。从古至今的学佛者,能入禅顿悟者,寥寥无几,多是渐渐顿悟,日久成道。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处处是染缸,如不勤勤拂拭心身,贪嗔痴的“三毒尘埃”便常来侵蚀,何时才能成正果。以我之见,还是侧重神秀的偈子为好。

降服六贼

在世人眼中,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躯体四肢、大脑,简称眼耳鼻舌身意,被视为最宝贵的东西,竭力保护,唯恐受到损伤。人们也极希望自己的眼睛明亮如雪高瞻远瞩;耳朵清彻圆润闻聆八方,鼻子灵敏透彻嗅觉千里,舌头圆滑敏感百味明辨,躯体触感敏捷神速,大脑思维敏捷超凡入圣。

希冀弥足珍贵,人人皆有。这并没什么过错,应大力提倡。

但在佛法中,眼耳鼻舌身意,则被视为“六贼”。贼者,人皆恨也,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缺一不可的人身宝贝被视为六贼,乍一听,从感情上就不可接受,何况理解?

凡世间之事,都须仔细切磋,认真琢磨,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这六贼之说,也得仔细咀嚼,认真琢磨。

人间尘世,善恶并存,真假兼有,美丑共处,人的六个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是人之六根,相对应的是世间的色声香味触法(意识)。眼耳鼻舌身意,行善者,是他们,行恶者,也是他们;言真者,是他们,造假者,亦是他们;创美着,是他们,做丑者,同样是他们。

眼睛所观的是世间的物质(色),见色若往善处想,再好不过,若往恶处想,便皆是恶了,见钱眼开,便要去抢,去夺,去偷:拦路打劫者是,巧取豪夺者是,贪污受贿者是,破门入室者是,坑蒙拐骗者是,杀人劫货者是……见色眼开,便要去淫,去奸,去拐:强娶豪夺者是,威逼强奸者是,包二奶养小三者是,嫖娼卖淫者是,偷汉养奸者是……如此等等,你说这眼睛是贼不是贼?

耳朵所听的是世间的声音,听音若往善处想,再好不过,若往恶处想,便皆是恶了。世人皆想听美音,听妙音,听赞音,听誉音,且不知那美妙赞誉声中有虚假;世人皆不想听训音,反音,驳音,岂不知那训斥反驳之音皆藏真,听到他人的批评,反唇相讥;做了错事恶事,他人训言听不进,反怒从心起,想着报复;受到他人斥骂,不能忍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妖言魔语起处,以为美妙之语,言听计从,遂入圈套行妖作魔……你说这耳朵是贼不是贼?

鼻子所闻的是世间的香气,闻香若往善处想,再好不过,若往恶处想,便皆是恶了——闻到美男美女身上有香气,欲想占有淫恶之事将会发生;再好不过四季花香,欲想占有,摘花损花之事将会发生;闻到草木散香,欲想占有,伐树摘枝毁林损草之事将会发生;闻到锅里烹饪的肉香,欲想品尝,杀生偷猎的恶事将会发生……你说这鼻子是贼不是贼?

舌头有两种功用,一是品尝味,二是说话。尝味说话若往善处想,再好不过,若往坏处想,便皆是恶了。尝到肉香,便想杀生;尝到果香,便想偷摘。尝到面香,便想打劫。有人山珍海味百味饮食想尝遍,愿望无法企及时,烧杀掠夺手段皆使用;欺骗人时,舌头一转,巧言即来;做了坏事不敢承认,舌头一转,谣言即来;闲时无聊,两人或三人四人对坐,舌头转处,家长里短,你是我非,谤人讥人,谈笑风生;不开心时,吃了亏时,舌头一转,恶口即张,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你说这舌头是贼不是贼?

躯体和四肢是人运动感觉器官,运动感觉若往善处想再好不过,若往坏处想,便皆是恶了。感觉东西好就想占有,感觉东西孬就想抛弃,于是就付诸行动。感觉山高难攀骂山,感觉水深难涉骂水,感觉火烫难耐骂火,感觉大地坚硬难掘骂地,感觉冬冷骂冬,感觉夏热骂夏,感觉冰凉骂冰,感觉贫富不均骂世事不平,感觉污秽杂乱骂自然环境难治,感觉病痛难受骂天道不公……你说这身躯是贼不是贼?

大脑是用来思考的,是产生意念的工具,意念若是善且再好不过,若是恶,那就十分可怕了。世间的贪欲、淫欲、占有欲、霸道欲、杀戮欲、权贵欲、功名欲等皆出自意念;嫉妒、怨恨、嗔怒、痴迷、懒惰等,亦出自意念。你说这意念是贼不是贼?且这意念之贼,又是六贼之根,亦是六贼之首,五贼所造一切恶,皆由意念之贼为源头,又拜意念之贼做总指挥,受它指使,归它领导。

综上所述,这眼耳鼻舌身意被称为六贼,是再恰当不过了。要想为善,要想做好人,必须降服六贼。降服六贼,须先降服意念之贼,意念恶灭,眼耳鼻舌身恶皆灭。

降服六贼,方得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心地清净,方成正道,收获正果。

世人楷模

在中国历史上,有位了不起的人物——齐国宰相管仲。他扶持齐桓公整顿内政,挖掘富源,开铁矿,制农具,提高耕种技术,大规模开发海盐业和海产业,很快使齐国富裕强大起来。在此基础上,他又“九合诸侯”,促使齐国取得了霸主地位,继而又献计献策,巩固霸主地位。由他而产生的许多传奇故事,如“囚车中的人才”“鲍管之义”“老马识途”等等,被后人传颂。他的智慧才能,并不亚于汉代的诸葛亮。诸葛亮出山扶汉时,自比管仲。可见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

可是,后人知晓崇拜诸葛亮者多,很少有人知晓崇拜管仲。其主要原因,是后世的文人罗贯中著了一部小说《三国演义》,在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将诸葛亮神化了。可见文学的威力之大。若有人著一部《齐国演义》,也是功德无量的事了。

管仲临终前,谁来接任宰相之任成了齐桓公的头疼之事。齐桓公到病榻前看望管仲,十分敬重地向管仲请教,并说出他心中物色的三个后备人选。三位分别是:易牙、竖刁、开方。他讲出这三人,又分别讲了理由:易牙的忠诚无可挑剔,他知道我山珍海味都尝遍,唯独没尝过婴儿肉,杀了自己的儿子,烹饪了用婴儿肉做的各种佳肴供奉我;竖刁的忠诚也无懈可击,他为了取悦我,将自己阉割了到宫中陪我玩;开方的忠诚也无与伦比,他是卫国的公子,到齐国来帮我做事,父母亲过世都没回去过。

管仲听了却连连摇头,说这三人都不行,并讲出了他的理由。他说:大王啊,人最挚爱的,莫过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了,易牙为了讨好你,连亲生骨肉都要杀,可见他的心有多歹毒了。他能杀子奉君,得势之后,谁能保证他不杀君奉己?这种人万万用不得。大王啊,人最珍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竖刁为了讨好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了,可见他的心有多肮脏了。他能自残求荣,得势之后,谁能保证他不残君获荣?这种人万万不能用。大王啊,人最敬重的,莫过于自己的父母了,开方为了讨好你,连自己父母离世这样的大事都不管了,可见他的心有多黑暗了。他能绝亲取禄,得势之后,谁能保证他不绝君得禄?这种人也万万不能用。

这就是有名的“管仲看相”的故事。

管仲看相,看的是人的行为举止,透过表相看本质,直看到人的骨髓中。

历史上还有一位能人——唐相狄仁杰。他也能透过表相看本质,直看到人的骨髓中。他上京赶考途中遇一美人,美人爱慕他才貌双全,要和他行床笫之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狄仁杰也不例外,动心之时,立即想到: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这女人现在看似美貌,百年之后,定是一具丑陋的骷髅,我若与她行床笫之事,等于与一具骷髅合欢,罢了罢了,行欢一时,误赶考终身大事,何苦来哉?就此一念,色淫皆除。

这是见色做“不净观”的故事。

以史为镜。管仲、诸葛亮、狄仁杰,皆是今世人之楷模。

放下就是自在人生

一位行船者,将一女子从河中打捞上来,见女子生得十分漂亮且又年轻,于是问她:你年轻轻的,咋就舍生投河呢?女子说:我实在是活得太苦太难了。三年前我出嫁了,一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谁想儿子刚出生男人就染病去世了,我含辛茹苦带着儿子生活,希望他能长大成才,不料,前不久出车祸身亡了。男人死了,儿子没了,剩我孤苦伶仃一人,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船家听了,思索很久,又问她:你没有出嫁之前,生活得怎么样?女子说:那时候,我一个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过得十分快乐。船家说:那你现在不是又回到从前了吗?女子听了,略略思索了下,忽然笑了,是呀,从前我没有他们时,我不是照样活着吗?他们来了又去了,可我在,我还是我,我为啥要随他们去?

女人想开了,答谢过船家,打起精神回了家。

有一男子,玩彩票中了彩,一下子获得了八十万元。恰在此时,他的一位朋友做生意急需周转资金,于是向他求援,他便将钱借给了朋友。世事难料,朋友看好的市场前景在一夜之间泡了汤,借来的八十万元也打了水漂。男子屡次讨债无果。

这天,男子又到朋友家讨债。朋友说,我实在无能为力,有能力早就还你了。再等等吧,我现在虽然没有条件赚钱,可我想方设法在创造赚钱的条件,寻找来钱的路子。男子说,那我要等到啥时候?朋友说:我也说不清楚。可你也别太着急,就等于钱存在我这里了,迟早会还的。男子说:你说得倒轻松,存在你这里,何时是个头,没有这笔钱我就活不下去了。朋友说:你没有中彩前,不是活得好好的吗?现在咋就没法活了?男子说,没中彩前我没有想法,中彩后有了想法,你不还钱,我的想法无法实现了。朋友问他什么想法,他说拿这笔钱买套豪华房子,然后讨个漂亮媳妇。朋友说,你现在的住房就够豪华了。至于漂亮媳妇,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与钱的关系并不大。男子听后,大发脾气,说朋友有钱不还故意抵赖,还拿话搪塞他。男子又说,既然还不上钱,就让朋友用其所住的房子抵债,再把老婆也搭上,这就圆了他的想法了。还说朋友的老婆很漂亮,他就想娶这样漂亮的女人做媳妇。朋友听了,怒火攻心,也大发脾气。于是两人翻脸吵起架来,越吵越凶,吵到后来拳脚相加。男子打架吃了亏,到厨房抄起菜刀,将朋友砍死了。

男子也丢了命——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两件事,两种结果。

前者所能放下的,是两个亲人的生命。人最珍贵的是生命,亲人的生命都能放下,世上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东西呢?放下了亲人的生命,赢得了自己的生命。

后者所放不下的,是金钱,且不是劳动所得而是意外来钱。钱是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都放不下,身内之物(脏器)就更难放下了。放不下身外之物,输掉的却是最为宝贵的生命。

放下放下,能把一切都放下就是自在人生。

舍弃舍弃,舍弃的东西将会重新获得。

永远的叔叔——雷锋

陈毅元帅在世时,曾有针对性地讲过这样几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一律全报。”

他讲的是因果定律。

谁说不是呢?且看今日一个个落马贪官,因昔日种下了“贪欲”的恶因,今日结成了牢狱之苦果。

可也有人不信善恶因果,往往叹息好人命不长。还举例说:“你看雷锋,多好一个人,在世尽做好事、善事,却只活了二十多岁,且又是因祸而死。”

其实,说这话的人,恰恰没有弄懂因果,没有看穿事物的本质。正是雷锋的“死”成就了雷锋的伟大,成就了他“青春永在”“永远不死”。

雷锋离世,伟人题词,雷锋的事迹昭然天下;天下人响应伟人号召,纷纷“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今天。他青春不老,与世长存,直到今天,依旧是小朋友眼中的“雷锋叔叔”。

我们在感叹生命无常、生命短暂时,想没想到有一个不灭的东西永远存在?那个不灭的东西,就是人的灵魂,人的精神(精神即灵魂,灵魂即精神)。

话说回来,要想把精神留住,就要行善事,行好事,做好人。正如雷锋所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那些为他人服务的人,那些古往今来的圣贤,那些丰功伟绩的伟人,那些建功立业的英雄,身躯虽朽,精神却流芳百世。

也有“恶魔”说:我虽不能流芳百世,却也能遗臭万年。

好吧,你想遗臭万年,那就遗臭万年吧!

有贼入户

朋友聚会,有人讲一笑话,说是某某家中夜半有一贼人破门入室盗窃,此贼握有一个现代化盗窃工具——探币器,专门探测人民币所匿方位。贼入室后,只探得主人枕下有钱,无奈下不了手——主人是一对夫妇,双双睡于床上。贼在无法下手之时,却见被子下边的夫妇二人都瑟瑟发抖,带动得被子也抖颤不已。显然,这二人并没有睡着,而是早发现了贼。二人均是鼠胆,不但不敢声张,连头脸都蒙得严严实实。主人的怂胆助长了贼胆的膨胀,将床狠蹬一脚,骂道:装,装什么睡死龟,快起来给爹们拿钱——枕头下面的钱!

男主人坐起,抖抖索索从枕下拿出钱递于贼人。

确实是个笑话。众人听了皆笑。

我却笑不出来。

现代社会,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了。但这发达的科技,却让人乐忧参半。科学技术若用于正道,利国利民,利人利己;若用于邪道,麻烦可就大了。且看现在的地沟油,转基因的粮食、水果、蔬菜,还有破解银行保险柜密码的计算器,制毒、贩毒的高级设备,制造假币的印刷机……如此等等,哪一样不是高级科学、高级技术?利用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来的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如果不是用于防御而是用于侵犯,人类的灭顶之灾就来临了。

福之祸倚,祸之福随;科技亦然;福兮祸兮,祸兮福兮。

科技发展,焉知非福。

善恶之事皆是人所做,恶人做恶,善人做善。换言之,人善科技善,人恶科技恶。

还是我们的老祖宗聪明:“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则不再发展,或全部销毁。如诸葛亮发明的木马流牛,如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

但愿世上人皆善。

季札许愿

古人喜欢剑。

王公贵族,人人佩剑。

古人佩剑,是一种装饰,也是一种礼仪,就像现代人穿西装须结领带一样。

周朝时代吴国国君的公子季札,生得气质高雅,仪表堂堂,加上腰间佩带的那把剑——造型温厚,构思精巧,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不失庄重——更加衬托出他不凡的容貌:伟岸典雅,气宇轩昂,神采奕奕。

一次,季札出使鲁国,途径徐国时,前去拜会徐君。徐君见到季札,寒暄礼让一番后,便将眼睛盯在季札腰间的佩剑上,目光中满是钦羡与爱慕。季札看在眼中明在心里,心想,既然徐君这样爱慕这把剑,我就送给他吧。此念一出,便成信愿。但考虑出使鲁国的使命还没完成,便没轻言相送,只是心中许愿:等我返回途中,定将剑送于徐君。

然而世事无常,等季札返回时,徐君已经离世了。季札来到徐君墓旁拜谒徐君后,遂将剑取下挂于徐君墓前的树上。

季札的随从不解其意,季札便将原委道出。随从还是不能理解,遂说:人已离去,剑挂在这里又有何用呢?季札说:人已离去,在天之灵犹存,他会接受这把剑的。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我不能因为他的离世而背信弃义,改变我的初衷。

季札把诚信做到了极处。

古之诚信之风,今之踪迹难觅。

以我姑且测之,姑且言之:今世若有季札再现,那便是国宝大熊猫了。

前一阵子,有两个省份的法院,竟独出心裁,想出一个催还债务的“妙法”:将欠债人的尊姓大名挂在街头大型电视荧屏上曝光,统称之为“老赖”。

我窃笑之:如果“老赖”脸皮薄,何称“老赖”?他欠债不还,脸皮已是厚得拿锹往下铲了,堂堂的人民法院都拿他没办法,岂是电视荧屏所能奈何的!

古交友,“信”之贵。

今交友,“信”之更贵!

顺应变化

朋友来家做客,我为他沏了一杯茶,朋友端起欲喝,我说:别喝,刚沏好,小心烫着。朋友放下茶杯,与我神聊。聊了一阵,我提醒他:喝茶喝茶,光顾了说话,茶放凉了。朋友喝茶时,茶已经凉了。

我只好重沏。

喝着茶,继续聊。

聊着聊着,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昨天单位通知我参加一个文学座谈会,时间已到,我须马上走。朋友告辞离去,我穿戴整齐,正欲出门,手机响了,是单位打来的,说原定会议取消了,原因是出席会议的领导有紧急事务处理不能到会,啥时开会另行通知。

我悻悻然,坐下喝茶沉思。

茶凉茶热,事定事消,变化无常。

是啊,这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处在变化中,正如《红楼梦》所言:“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世态变化无常,我们该如何办?

正确的心态应该是:顺应变化,无忧无虑,常怀喜悦,常念天恩。当乌云遮了太阳的时候,应该想到大风肯定会来。大风来,乌云即散,太阳还是原来那个太阳。当大风可劲地刮时,应该想到,强光照射,大风就会休止;当强烈的日光曝烤得身躯燥热难耐时,应该想到雨露即将来临……

世态变化无常,有好有孬,有美有丑,有真有假,有善有恶,顺应着好的一面而喜、而乐、而行;背离丑孬的一面而驱、应避、应弃,这便是最好的处世方法。正如有诗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清凉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别把“小祖宗”叫多了

古时有个惯偷,在最后一次盗窃中杀了人,官府判其死刑。行刑那天,年迈的母亲前去看他,他痛哭流涕,先给母亲磕了三个头,说是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随后便说:妈呀,我今天有这断头之难,全是你的过错。记得我第一次偷盗,是将邻居家的一个鸡蛋拿回了家,你不但没有骂我,还夸我。第二次,我偷了一个西瓜回来,你说我的儿呀,这阵子瓜地里没人,你去再抱一个回来,于是我又偷摘了一个西瓜。接着我偷鸡,偷鸭子,得手了,你夸我,一旦失手被人发现,你站出来替我辩解。我越偷胆子越大,发展到偷羊,偷牛,偷银子。妈,我小时不懂事,不懂得啥叫偷,鸡窝里掏蛋是觉得好玩,田地里偷瓜是我嘴馋贪吃。那时你如果说,儿呀,这种事不能干,悄悄拿别人的东西是偷盗,不是好事是坏事,偷东西的人别人称作贼,名声很坏。或者你骂我一顿,打我一顿,我知道错了,我还会去偷吗?唉,一切都晚了。妈呀,我就要死了,再见不着你了,如今,我唯一思念的是你的奶水——我小时趴在你怀中,吸着又甜又香的乳汁,是那样的欢喜,那样的幸福,你让我再吃一口你的奶吧,吃一口奶,我死也无悔了。

母亲泪眼婆娑解开衣襟让儿子吸奶——虽然她知道无奶可吸,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权做有奶吸。不想儿子含住奶头,一口将奶头咬掉了。

儿子死前以这种方式惩罚了母亲。

这个人间悲剧讲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儿时偷针不管教,大时偷心刀断头。也验证了圣贤的教诲:养不教,父之过。

纵观现实世界,娇惯者、纵欲者、宠爱者、溺爱者比比皆是。惯者,纵者,宠者,爱者,皆为容者。被容者,反过来危害社会,危害他人,危害父母。不久前,香港凤凰卫视报道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深圳的一名大学毕业生,先向父亲伸手要钱,父亲无钱可给,便骂父亲无能,用刀砍断了父亲的脚踝韧带。父亲担心儿子服刑,竟然不报警。儿子越发狂妄,又向母亲索钱,母亲也无钱可给,这个连畜牲都不如的儿子,又拿刀剥了母亲的头皮。

我们在可怜天下父母心时,扪心叩问:谁之过?

看看现在的餐桌前吧——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再加上姑姑、姨姨,一边往“小皇帝”或“小公主”碗里夹肉夹菜,一边“心肝”“宝贝”“小祖宗”地叫。“小皇帝”吃多了,要么消化不良胀肚子吃药打针,要么育成肥胖儿,要么惯得没了人样儿,要多淘气有多淘气,要多顽皮有多顽皮。

再看幼儿园、小学校门前吧,接送的长辈们成群结队,同样是“宝贝”“心肝”“小祖宗”喊叫不停。

奉劝诸君,千万不能把“小祖宗”喊多了,喊多了,“小祖宗”的种子便种进了你那个心肝宝贝的意识深处,他果真就成了你的祖宗,一百宗事,九十九宗满足了,一宗不满足,也要跟你闹。因为他是你的祖宗啊!

对于祖宗,哪敢不孝?哪敢不敬?

黛玉葬花为哪般

以我之见,当今社会,除了文学界人士和一些文学爱好者,没有几个人把《红楼梦》当宝贝捧在手里读了。可黛玉葬花的故事,却家喻户晓。原因有二:其一,《红楼梦》由纸质文字搬上了荧屏;其二,“黛玉葬花”被谱写成歌由大众吟唱。

林黛玉葬花,真的是怜悯落花吗?不,她是怜悯她自己。

她在葬花时唱道: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知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就不难看出,她发愁她死后无人葬她,或葬她的人不是她的意中人。

醉翁之意不在酒,葬花人意不在花。

可见,林黛玉既没看透生,也没看透死。

古今往来,将生死看透的人为数不多,能看透者数庄周。

庄子的妻子死后他“鼓盆而歌”,别人不理解,唯独他明白:死是苦难的解脱。与其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洒脱地死去。

庄子年岁渐老时,他的弟子们问他:师父,您若是死了,我们如何安葬。

庄子痛快地回答:抬到野外扔掉就是了。

弟子们不解:那样的话,岂不被鹰吃掉了?我们还是把你埋了吧。

庄子说:埋到土里照样被蝼蚁吃了,与其喂蝼蚁,还不如喂鹰。再说,扔到野外,以天地作棺椁,日月星辰陪伴,多好的事啊。

庄子是唯心论者。他认为人生在世,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肉身是“不灭之心”的衣服,旧了,脏了,烂了,扔掉就是了,而不灭的“心”,又换了个地方换了件衣服,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亦称活着。

其实,在唯物论者的眼里,更不看重肉身。人死如灯灭,一切不复存在,没有心,亦无魂。

既然唯心论者和唯物论者都不在乎死,也不在乎死后尸首如何处理,我们何必在乎如何安葬呢?

亦如庄子所言,扔到野外(天葬)可喂鹰,埋到土里(土葬)可喂蝼蚁,扔到水里(水葬)可喂鱼鳖,扔到火里(火葬)化成灰可喂(肥沃)土地,或火化后将骨灰撒到原野可喂(肥)草木,何乐而不为?

纵观现实世界,有几人看透生死?生时拼命占有,不管合法非法,明知钱乃身外之物,宁可藏于暗室霉烂成灰,也不肯施舍救济穷困;明知权要为民谋利,却偏偏用于私利,往往落得个身败名裂,死时仍不肯放弃,将大笔财富用于葬一具无用僵尸。哀哉,大千世界,痛哉,世界大千!

动物世界的共产主义

一位朋友说:依我看,共产主义只是个理想,无法实现。

我说:对。

另一位朋友说:不只是个理想,通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

我说:对。

两位朋友说:怎么都对?

我说:理想实现了,又有新的理想,追求无止境,理想也就无止境。其实,共产主义社会人类还没实践,有些动物就已实践了。

朋友说:哪些动物?

我说:一个是蚂蚁。一个是蜜蜂。共产主义讲究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人平等,蚂蚁做到了,蜜蜂也做到了;共产主义讲究大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蚂蚁做到了,蜜蜂也做到了;共产主义实行社会明确分工,按需分配,平均分配,蚂蚁做到了,蜜蜂也做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民族无自私自利之心,为了大众的利益,甘愿作出牺牲,蚂蚁做到了,蜜蜂也做到了。

我又举例说,比方是一只熊,或是一个人,欲捣毁蜂窝,蜜蜂们便群起而攻之,明知只要蜇人一口必然中毒身亡,但还是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唯恐落后,谁冲到前边谁先上;比如一只蚂蚁发现体积较大的食物,绝不独自食用,招呼大家一齐动手往洞穴中搬,搬进洞后众蚁共食。

我又说:若不信,你们一个去观察蜂窝,一个去观察蚁穴。

再读《红楼梦》

今日,有文友从远地而来,我便邀了几位好友共进午餐。酒至酣处,谈性大发,论时政,论人生。正值热烈处,我说,《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唱的那支《好了歌》,唱尽人生沧桑,也道尽人生真谛。人生在世,放不下的是功名、金钱、娇妻、儿孙,真真是为这四样东西活着,若放下了,就成道了。

其中一友听后,说道,那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更是妙不可言,我给大家朗诵出来,以助酒兴。于是,在众人的叫好声中,文友声情并茂地朗诵了那首我早就熟悉但已忘却了的辞句: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文友的朗诵,引发了我重读《红楼梦》的愿望。回到家来,欣然捧书阅读。哪知只读了一回,便有千端感慨,万端随想。只觉这《红楼梦》,与往昔读时感觉大不一样了。这开篇第一回,哪里是文字和文学所能解释透的,充盈着玄学,透射着哲理,然又超越了玄学,超越了哲学,站在佛教的高度,透视宇宙,穿凿世道透视人生,勘查世间万象。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不外乎有儒(儒教)释(佛教)道(道教)三教溶合继承而来。不难看出曹雪芹是精通于三教的渊博学士。他用小说的形式作皇皇百万言精湛恢弘《红楼梦》,其儒家的成分不言其说其则一。在情节描写的关键时刻不但多次出现道人的形象,解决魔魇等症,可见道家理论也源远流长,其则二。而佛教的成分则贯穿全篇,人物命运,皆是因果报应。且看贾府大厦坍塌之后,府中人物各自的下场——“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预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真正地看空,悟空,看破,放下,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人心的净化,也如覆盖大地的白雪一样,待到苦尽寒来方能冰清玉洁,其则三。

在我看来,这《红楼梦》开篇第一回,乃是全篇的序言。我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确有依据——曹雪芹、甄士隐、贾雨村、甄家丫鬟、跛足道人、癞头和尚等几个人物形象,含而不露地将全篇内容作了大概介绍,且巧妙地用《好了歌》和甄士隐的注解点明主题。在第一回(序)中,全书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虽然没有出场,但以另外的形式出场了——那是他们的前世真身:被遗弃的一块接受了天地精华有了清灵之气的补天玉石和一株生于仙界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佛教云:人生有三世:前世、今世、后世。又有偈言:若知前世事,今世受者是;若知后世事,今生做者是。绛珠仙草,因接受了神瑛侍者(贾宝玉前世化名)的浇灌,发愿来生若无以报答,就用眼泪还他。这便是“以水还水”了。正如佛家所言:人是不能欠债的,欠债须还,前世欠的今世还,今世欠的,今世应还,还不了,后世终归要还。“以水还水”,这便暗藏了佛教的奥秘。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说得多好啊!这里边又暗藏了佛教玄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若不使手段,不贪外财,何来金满箱?银满箱?贪来又有何用?一日暴露,即入国库,暴富人转眼为乞丐,遭人唾骂。若不是嫌官位太小权力不大捞得太少,哪会采用不正常手段千方百计往上爬?正是采用了不正常手段,种了恶因,结了恶果——锁枷上身,锒铛入狱。且看和■、周永康、徐才厚、薄熙来等人,哪一个不是金银满箱?哪一个又能逃脱沦为锁枷扛身之命运?

由此,《红楼梦》乃文学之经典,集儒释道三教之大成。

若是不读佛教经典,很难读懂《红楼梦》。

换言之,若要读懂《红楼梦》,先须读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