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童趣 体验“乐”趣

2015-06-27胡亚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音乐课节奏音乐

胡亚艳

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向我们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应该是充满快乐的。当一个学生不快乐时,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也应该是快乐的。要想教育好学生,唯一的方法是使他们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开始学习。而在小学低学段音乐课堂上,愉悦的童年“乐趣”更多地孕育在音乐自身的乐音趣味中。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了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等等。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强调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智。小学低年段的音乐课堂上,我们往往能在感受到低龄学童的天真烂漫与直言直语,他们爱好广泛,兴趣浓厚,乐于参加音乐课堂的各项活动。基于此,我在执教一、二年级音乐课时,就不断尝试寻找“童年乐趣”这个主题,设想如何在课堂中的音乐元素及游戏和探索中来追寻深植于儿童内心的童趣,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音乐世界充满好奇,进而主动参与、积极与小伙伴合作、乐于进入到各个音乐学习环节,身心舒展地体验并感受各种音乐活动乐趣,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们喜爱音乐课,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一、深度挖掘加工教材,在音乐元素的学习中体验“乐”趣

我们的教材虽然在不断更新变革,却始终遵循“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宗旨,贴近孩童生活和他们的知识经验、审美发展需求。在使用教材时,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童年乐趣,巧妙运用乐趣为学生打开音乐的大门,吸引他们投入到音符王国去感受妙趣无穷的音乐世界。

在秋风飒爽丹桂飘香的最美校园时节,仔细聆听校园的课间,有树林间呼呼的秋风声,有学生们下课后争先恐后去闻桂花香的脚步声,有学生们奶声奶气的读书声,有他们体育课学做操铿锵的踏步声。凝练这些校园的“孩童趣声”,引导学生编排成本课的第一个小游戏:

X — X — (秋风吹来的桂花香)

XX X XX X (小朋友的脚步声)

在学生们想象着去采桂花的快乐心情中熟悉这些节奏后,顺势而为导入加上一年级学过的sol、mi两个音符,让学生们大胆尝试用这两个音符唱出秋天的校园之美,并且感受简单和声之美。

5 — 3 — 5 5 3 5 5 3

哗 哗 好香 呀 好香 呀

先分组轻轻唱,然后两组一起试试看,要求学生用心相互聆听,感受用声音表现校园秋日美景的趣味。这一环节不但复习巩固了sol、mi的音高,而且鼓励学生简单创作后唱准这两个音。简单的变化重复后,学生说:原来作曲就是这么简单又好玩的啊!

我们穿行在校园里,不难发现学生们在校园里的课间游戏简单却充满趣味。可以组织大家一起有节奏地说说自己最为喜欢的游戏:

我爱 捉迷 藏 呀 我爱 踢足 球 呀

我爱 打乒 乓 呀 我爱 踢毽 子 呀

我爱 丢沙 包 呀 我来 学跳 绳 呀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在圆舞板有节拍的击节声中轮番说着笑着,在学生稚嫩的声音中这些生动的游戏都一一浮现于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笑脸都说明,他们是多么喜爱游戏,喜爱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这一环节看似是在说说最爱的游戏,其实却蕴藏着即兴节奏接口的节奏感培养,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紧张的“接力跑”练习,同时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足了愉悦心情的准备。

二、尊重学生生活体验,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乐”趣

教学目标不仅仅存在于音乐课堂上,它更多地体现在学生在校的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每一间教室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关注,得到引领。“童言无忌”是学生们天真可爱地表达自己想法与思想最为直接的方式。教室里的一些细枝末节大家都会看在眼里,音乐课的节奏编创中就有了这些有趣的小句子:

根据这些教室小情景,大家再一起来有节奏地说说乐意为小伙伴们做的小事情,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变成了大家你夸我、我夸你的有趣情景。

为增加趣味性,在最后一拍休止符号处加上打舌的音响,调皮可爱的声音中,更让学生们觉得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不仅服务了大家,更快乐了自己。在两个相同乐句的结尾末音的“5”和“1”的变化里,用手势帮助学生记忆不同音高,并理解为做好事时的自信、快乐和做完好事后的低调、不张扬。这个游戏里,我尝试带领学生感受重拍力度的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在不同的声响中体会为集体付出的成就感与荣誉感。

以听为中心的音乐课堂原则是会不断发展学生们的音乐听觉的,慢慢拥有一双会听善听的耳朵。在不断变化重复的各项音乐活动中,逐步训练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他们的音乐思维,不仅是欣赏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是他们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基石。

在听赏《乒乓变奏曲》的过程中,为充分体验二拍子主题的变化,我设计了学打乒乓的节奏游戏,采用学生之间两两相互配合的身体动作来巩固X—| X—|节奏类型,加上口腔打舌的弹性声响与手腕手臂的动作模拟课间打乒乓游戏的精彩一刻。然后过渡到观望乒乓球比赛时紧张激烈的X X | XX X | 。学生在《乒乓变奏曲》音乐声中两两配合,身体时而前倾时而后仰,时而扣球时而长线,默契地发出表示弹性的打舌声,课堂气氛甚是童趣无限。教师逐步带领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感受不同运动状态所产生的音乐情绪的变化,体会节奏松弛紧张的不同韵味,体验音乐在游戏中不可替代的趣味性。学生在不同要求、不同活动的情况反复聆听《乒乓变奏曲》后,发表的见解也是相当有趣的:“我一开始不会打乒乓球,小心翼翼地学习,所以音乐的节奏比较宽松,乒乓球不是那么大胆。后来学会了就越发起劲,乒乓球开始在我拍子里调皮起来了,音乐的节奏变得紧凑起来了。”短小精悍的《乒乓变奏曲》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主题变奏后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

三、丰富学生音乐经验,在音乐探索中体验“乐”趣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它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蕴含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之中。为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

在低年级认识各种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我尝试先让学生聆听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聆听它们在不同敲击力度与节奏中的形象变化,用童话故事的方式串联起每一个个性鲜明的打击乐器小精灵。随后大胆把乐器交给学生任意玩耍,说说他们的触摸感觉,试试各种不同的打击方式让它发出各种声音,然后再出示不同的节奏类型来任由学生们选择,表达他们需要表现的东西。在熟悉各种打击乐器后,学生们会赋予每个乐器不同的性格和形象,他们自然就会大胆运用“可爱的碰铃”“调皮的双响筒”“捣蛋鬼沙球”“淑女三角铁和萌娃圆舞板”等来创作自己喜欢的节奏,并编排到音乐中。这样的梯度渐进过程不仅消除了学生们对掌握打击乐器演奏方式的犹豫和恐惧心理,还能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方式,发挥无限想象力,再次体会童年乐趣。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快乐、向上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成就感。看待每一个学生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上,音乐的特性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加强人文修为,更为精妙地融合人文性与音乐性。

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表演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学生的表演欲望和积极性都比较高,因此我尝试在课堂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童话角色,不断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和创作力。比如在《小树叶》的教学中,学生们分别扮演勇敢的小树叶,深情的大树妈妈以及呼呼吹的西风婆婆。在教学中,我分别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问:“小树叶慢慢地离开大树是因为什么?”“对大树妈妈的恋恋不舍!”“要说再见了,很伤心。”“小树叶在秋风中是怎样的?”“勇敢的,开心的,期盼来年春天和大树妈妈的重逢。”学生们沉浸在大树妈妈、西风婆婆、小树叶的情感体验中时,邀请学生们来角色扮演,无疑是给了他们情感抒发的另一个平台,同时也能顺利引导学生们认识到音乐因为速度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学生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轻松聆听,感受人声美妙组合变化的乐趣,加深了他们对良好音色音质的正确概念理解,并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主动靠近、模拟心目中的优美音色,往往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乐意倾注情感体验后的乐音更具感染力。

最美好的教育莫过于“无痕”,就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传授知识的不经意中,使学生乐意接受、触类旁通、豁然开朗、快乐成长!身为人师,在音乐课堂中应和学生们一起感受童年乐趣,激发他们勇于尝试、乐于好奇、不断涌现奇思妙想、迸发思维的火花,那么我们将喜悦地看到音乐课不仅仅是音乐课,而且是学生们幸福童年的摇篮。

猜你喜欢

音乐课节奏音乐
喜欢的课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上音乐课能帮学生提高学业表现
轻快漫舞
音乐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众生相
今天的“音乐课”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