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2015-06-27史俊峰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创新

史俊峰

摘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和政府的基础工作,也是加强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本文阐述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的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十分重视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引导、组织人民群众发挥作用的基本单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我党提高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的水平,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政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层组织建设的水平如何,关系党领导和执政的基础是否稳定、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党的基层战斗堡垒能否发挥积极的作用。对此,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二、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青年人才匮乏

目前,我县企业普遍存在着青黄不接、阶梯人才队伍不够合理的现象。受整体各行业环境影响,大多企业都没有多少青年人进入,在此情况下,开展党员工作有如缘木求鱼,许多企业党务大幅滑坡。

(二)基层党组织地位下降

党员的组织观念淡薄。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部分领导眼里党组织成了“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岗位。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削弱。由于缺少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党组织对青年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不少党员不愿参加党的活动,不按时交纳党费,认为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把技术搞好就行了,党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由于企业改制、精简机构等原因,对党员干部编制产生较大影响。部分企业党干兼挂现象长期存在,党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下降,党组织地位被忽视,导致工作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

(三)活动内容单一,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党员活动缺乏制度化、规范化,许多工作都是想到了干一下,想不到了就过去;上级有安排就干,无安排就不干。无制度可循、无模式可依,存在盲目性、被动性、滞后性而缺乏独创性和灵活性。这种党内活动的单一化和青年党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一定落差,党组织活动不能吸引青年党员参加,更谈不上服务青年党员、教育青年党员。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加强青年员工思想建设

如今,企业每年新进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被分到企业的基层单位从事技术工作。因此,基层组织建设对于青年员工思想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浮于表面工作,更不能用“拿来主义”来说教,而应从企业文化更深层面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如定期邀请大学教授或者优秀的企业员工给企业青年员工讲课,让他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认知水平,使他们渐渐的融入进来,实现人企相长。一个木桶盛水多少在于它最短的那根木板,青年员工思想建设也正如木桶上的一根木板。基层企业要利用组织的载体和活动,切实和青年多沟通交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彻底改变对青年说教多的工作状况,把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带给他们,使他们真正把集团当成是自己的组织去热爱、去信赖,从而引导他们为企业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二)搭建新型沟通平台

实现宣贯平台由“说教型”向“实效型”的转变。企业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青年党员思想价值取向多元的特点,少点灌输、少点说教,多点引导、多点启发;少点大话、套话,多点实话、实事;少点空口许诺,多点解决困难。只要教育得当,引导得法,企业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照样是有吸引力、号召力的。实现宣贯平台由“灌输型”向“引导型”的转变。调整过去组织在思想教育中一味灌输,过分强调政治,导致当下青年党员无法全盘接受的问题。在新的思想教育上,立足于引导青年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施如生存训练、室外拓展等活动,从而提升其抗压能力。与树立勤于奉献、善于钻研、勇于开拓的精神联系起来,通过论坛、辩论等形式,让青年党员在适当交锋中增加了解和认识,同时,把精神转化为行为,为企业在业务上提供新的增长点。实现宣贯平台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降低以会议、授课为主的宣贯比例,针对不同类型的青年党员、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工种,实施多元化的思想教育。在技术部门,要青年党员树立创新意识、发扬认真负责精神;在生产部门,要青年党员树立竞争意识、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在服务部门,要青年党员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果敢奉献精神;在机关部门,要青年党员树立团队意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三)激发青年党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开展青年人才开发活动,扩展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通过“优秀青工”、“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活动,发现和树立一批青年典型;通过身边的优秀青年党员带动整个组织。再就是通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不断树立青年良好形象,满足青年的人生成就感。此外“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青年文化活动、青工创新创效等品牌互动更要为激发青年党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供载体。

根深则叶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新时期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应该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的新共识和薪要求,我们要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更加广泛地团结群众,更加勤勉的造福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华涛.新形势下组织帮助青年成才的几点思考[J].西安金融,2011年12期.

[2]王峰.创新团青工作,为建设和谐企业助力[J].法制与社会,2012.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创新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立足岗位 突出重点 努力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