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015-06-26王萍
王 萍
(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山东 青岛266071)
我国许多海湾城市,凭借政策优势和海湾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快速,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海产品养殖、滨海旅游、对外贸易港口、加工等产业极大的推动了GDP的增长。海湾河口区域是经济要素密集区,是海湾城市发展的中心区域;但该区域生态系统尤为脆弱,环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同时过分依赖沿海环湾优势提高增长速度,忽略增长质量的发展理念,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面临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本文以我国著名的海湾——胶州湾的开发为例深入分析海湾城市的发展模式。
一、环境压力
多年以来,胶州湾的开发为青岛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与空间支撑,但遗憾的是,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特别是海湾生态环境而言则是极大的破坏。以往海湾区域的发展,过多注重港口和工业岸线的建设,忽视了其他功能的开发,造成珍贵的空间资源被占用,出现了系列生态质量下降问题。
(一)盲目的围海造地,导致海域纳潮面积不断减小、污染严重
在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围海晒盐,70年代的围海造田,以及80年代以后的围建养殖池塘、港口厂房等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占地等填海高潮后,胶州湾水域面积急剧缩小,1958年至2003年的45年间面积减少了173平方公里,缩小了近三分之一。海湾面积的缩减导致纳潮量的减少,海湾自净能力不断减弱。20世纪40年代以前,胶州湾自净能力处于平衡状态,注入湾内的泥沙及工业三废等物质,可以几乎全部通过潮流运动和水体交换,携带至湾外,实现自净,然而如今的纳潮量仅占1935年的纳潮量的40%。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取得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海湾城市发展需要与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但是这些围(填)海工程,人为改变了海湾的水动力环境,破坏了海域生态环境,导致了难以修复的环境问题,影响了海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岸侵蚀严重,海岸防护系统受损
胶州湾附近基岩港湾海岸除湾内海岸岸线稳定或略有淤涨外,其余岸段均受不同程度的侵蚀;砂质海岸普遍受到侵蚀。造成海岸侵蚀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由台风、风暴潮、巨浪、河流改道、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等造成的岸滩泥沙供应量的变化和沿岸水动力的增强;人为因素主要是在入海河流中上游修建防洪坝和拦水坝,流域城市化引起的下垫面变化减少了入海泥沙,海滩采砂破坏了滨岸物质能量动态平衡以及不合理的海岸工程建设等①,其中人为因素的破坏作用更大些。
(三)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生态质量下降
由于海湾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20世纪60年代胶州湾河口附近潮间带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一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②。现在这些生物尤其是一些优势物种已经寥寥无几,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其生境来维持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原有平衡,加重了海湾生态的脆弱性。
二、经济压力
(一)投资过高
在一定时期,依赖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是城市摆脱贫困、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经过十几年高投资和高速增长后,仍然沿用依靠高投资促增长的模式,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后果。青岛发展过度依赖投资。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来看(见图1),青岛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继续上升趋势,2012年青岛仅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2%左右,拉动经济增长6.76个百分点。厦门也是典型的海湾城市,经济发展初期高度依赖投资拉动发展,2007年投资率达到最高53.8%,2008年金融危机后投资率有所下降,2009年降至国家平均水平以下,2012年投资率降至43.4%,稍低于国家平均水平。青岛、厦门固定资产投资率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左右,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大国、新兴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为20%至30%。投资结构不合理,房地产投资对青岛GDP的贡献达到20%左右,比国家平均水平高出一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③。海湾城市面临投资过热、经济严重泡沫化的风险。放纵投资,极易产生虚假繁荣景象,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危机。
(二)出口面临挑战
图1 1990-2012年青岛、厦门投资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以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海湾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尤其是1994年外汇改革后,青岛全面执行了出口导向政策,对扩大就业、提高国民经济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这是利用我们廉价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甚至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做成产品低价供发达国家使用。尤其是金融危机后,面临全球国际市场疲软、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压力,这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增长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出口产品结构低端,多为低附加值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弱化。青岛出口商品中仍以加工贸易产品比重最大;加工制成品大多技术含量低,工贸产业链短,抗风险能力弱;而对于电子机电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青岛外贸企业主要承担劳动密集型装配工作,缺乏自主核心技术,高技术产品出口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同时,在出口总贸易额中,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比重相对较高。
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威胁出口产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地区的非关税壁垒再度兴起,以及持续的贸易顺差积累过多的外汇储备,造成贸易国之间的摩擦加剧,钢铁、化工、机电、轻工产品的贸易摩擦不断上升。由于青岛出口的多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非常容易产生贸易摩擦,一旦受到进口国阻碍损失巨大。海湾城市产业结构面临优化升级的巨大挑战。
(三)消费乏力
青岛城镇居民消费乏力,出现居民消费率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失衡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居民消费率为例(见图2),历年青岛、厦门居民消费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来下降速度过快。2012年青岛、厦门城镇居民消费率分别为33.3%、35.5%,均低于47.40%的全国平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是悬殊,同期世界中等以上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率大多在60%以上,欧美发达国家达到或超过80%,消费已成为支持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④。而且青岛城镇居民消费率下降速度过快。2000~2012年,青岛城镇居民消费率从41.6%下降到33.3%;平均每年均降低0.8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虽然居民整体消费水平没有提高,但住房、医疗和教育的成本以及其他生活成本快速上涨,如果去除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必需的开支之外,居民消费下降趋势将更加显著。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远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投资和净出口仅仅是满足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中介手段,消费需求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⑤。居民消费持续走低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由于现阶段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居民消费不足使投资增长失去了终端消费需求的支撑,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高度依赖投资使“资本增量产出比”不断升高,投资效率则不断下降,只能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本才能带来相同的产出,经济发展呈现报酬递减的趋势。同时居民消费不足,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引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收入水平下降,产生消费水平持续低迷的恶性循环,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影响了社会稳定。
图2 1990-2012年青岛、厦门消费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三、基于环境安全,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从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看,从根本上解决海湾城市当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必须转变发展观念,探索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主要包括创新模式、生态模式、低碳模式3种基本类型,城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能采取其中的某一种或是某几种模式的交叉。
(一)创新型海湾城市
海湾城市凭借自身区位与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中,都面临着诸如城市传统经济产业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等严峻的结构转型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全新角度出发,摒弃传统思维方式。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开始呈递减趋势,而科技创新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⑥。可见,创新元素将取代资源、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未来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构建创新型海湾城市需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即:创新主体,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创新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创新机制,是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因素;创新文化,是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环境,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体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要素均衡作用,形成海湾城市持续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海湾城市的基本措施是立足海湾城市区域资源特点,科学定位城市功能,确立城市创新发展战略规划;营造创新型城市文化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立足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构建城市创新服务网络,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二)生态型海湾城市
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是保证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更充分的物质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同时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的最有效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型海湾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化模式,是人类最理想和最高境界的城市发展模式。自然生态化是基础。自然生态化是指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城市空间结构分布合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一体。经济生态化是条件。经济生态化是指海湾城市产业体系生态化,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合理使用科学技术使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循环利用。社会生态化是目的。社会生态化是指生态海湾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生态价值观成为主流价值观,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自觉保护环境意识。以上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复合生态化才是根本,片面的强调某一方面仍然会带来环境的恶化,发展的不可持续。
建设创新型海湾城市的基本措施是基于海陆统筹、协调、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实现新城与主城、产业居住与环境、城市与海洋的和谐互动发展。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系统考核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采用新技术,启动地下管网、城市绿色照明、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湿地保护、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低能耗和绿色建筑、新型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应用等清洁项目,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低碳型海湾城市
低碳型海湾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以低碳社会为建设目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互动的新型城市发展道路。低碳城市的构建涉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众多领域,其建设的基本措施主要应围绕以下三方面:
(1)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核心,建设低碳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是低碳型城市发展的核心,只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才能推动城市化进程,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包括碳排放)。因此,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2)加大绿色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构建清洁能源结构。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开源节流是海湾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今后应加大对绿色能源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多途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在“节流”方面,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实施可持续低碳消费模式,鼓励使用自行车、城铁(轻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
(3)海湾城市应结合所在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做好绿色规划。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建立城市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在城市建设中,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减轻环境压力。
[注释]
①夏东兴,武桂秋,杨鸣:《山东省海洋灾害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②青岛新闻网:《胶州湾面积缩小1/3昔日54种物种仅剩17种》,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08-06/02/content_7859603.htm.
③林清贤,陈小麟,林鹏:《厦门东屿红树林湿地鸟类资源及其分布》,《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④马爱龙,张勇:《我国沿海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瓶颈与对策——基于厦门市向第三产业转型的研究》,《山东经济》,2011年第1期。
⑤余斌:《扩大消费需求:“十二五”的一项战略任务》,《政策瞭望》,2010年第12期。
⑥方创林等著:《中国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3。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