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世清淡世心清的面点艺术家

2015-06-26Cindy编辑张艺婷

餐饮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发面面点年糕

文/Cindy 编辑/张艺婷

俞世清淡世心清的面点艺术家

文/Cindy 编辑/张艺婷

她是一位难得的餐饮界女大师,双子座,思维天马行空,十分善谈,喜欢琢磨,喜欢闯荡,喜欢分享。与俞世清交谈,你会听到很多关于面点的趣事,会对幸福人生有一个重新的解读,会对自己当下所热爱的工作更加热爱。

俞世清

北京聚宝渔港面点技术总监,中国烹饪大师,全国最佳厨师,北京市烹饪大师,北京市奥运服务明星,签约中央电视台《天天餐饮》栏目,享有国家劳动部餐饮评委资格,中国烹饪协会评委资格,荣获2000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面点背后的钻研精神

俞世清擅做面点,工作以研发为主。说她爱钻研确实不假,如今面点开始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她却选择了去研究大家最不愿意触碰的发面做法。

中华面食博大精深,发面的东西看似简单,但是塑形却很难。拿来其他面团,捏成任意形状呈现出来后大致无疑,可以更加细致的雕琢,但发面却不同。捏好形状后看样子很形象精细,但真正发起来的时候却谁也不知道面会往什么方向走,发完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俞世清在做这方面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比如她做的柿子,捏完之后是很精致的挂霜的感觉,但是发起来之后柿子形状不但变胖,雕刻的棱角也因膨胀变得不明显。于是为了面点的造型能更加逼真,她首先找特点。她发现若将发面直接放到屉上,则所有面点发完后下面会是一个死砣,但真正的柿子,下面一圈要收起一些,呈圆弧状,而且中心会有一个小坑。找到特点后,俞世清就用杂粮给柿子做了一个小底托,把柿子放上去,等真正发起面来就会随着底托的形状发展。这种细节的东西让俞世清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因此也不断的给自己提出新的课题。

发面苹果

痛苦的春晚经历

说起课题,负责2013年春晚年糕的制作,恐怕是俞世清为自己出的一道最难的课题。

离春晚还有20多天,仅仅领导一句话,往年春晚的饺子便立刻改成了年糕,导演组顿时急疯了。找到俞世清时,她当时也没有过上春晚的经验,但通过和导演的碰撞,最终定在了难度颇大的年糕塔上。

节目的内容定好后,重担也便一下子压在了俞世清的身上。整个年糕塔要经过6道审查,做出五六个将近1000斤的年糕。同时从全国各地送来的食材,陕西的柿子饼、海南的椰浆等等,都必须要融合进去,全部展现在年糕上。除此之外,没有现场厨房,时间紧急也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助手,最后只找来了师兄和一个外行的年轻学生上阵了。

每天早上俞世清10点多要到中央电视台,次日凌晨3点多才回家。除了造型外观的要求,年糕也是食品,也要满足能吃、好吃的基本。转眼,俞世清用20多天做了6个年糕塔,到最后手根本使不上劲,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像噩梦一样。最后审查通过,真正播出时俞世清还在现场劝慰导演:“你淡定,你心理没谱我有谱。”

春晚转播时虽然台上看到的只有主持等人,但这一个年糕塔的背后却有无数人被调动出来做保障。第一个餐饮人走上春晚的舞台,这是俞世清作为厨师而值得高兴和感到光荣的事,也成了业内一个特殊的案例。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就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如果食材连见都没有见过又要怎么去利用它们锦上添花呢。俞世清在春晚的表现正是凭借着多年的积累,才得以有这样的机会在人们面前施展,提前积累好本事,等到融会贯通之时一定会出成绩。

面点大师的多重身份

俞世清早年在燕京饭店学徒,在回龙观单位工作12年后面临改制,最后来到了聚宝渔巷,一呆就是15年,其间2000年时还被评上劳模。在这些奋斗的路上,俞世清不仅是一位潜心研究面点的艺术家,同时还身兼着多重身份,并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认真地完成了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俞世清第一个身份即是参赛的厨师。各种专业比赛,她都积极参与,通过比赛来推荐自己,打出名气。从区里比赛的第一名到市里第一,俞世清在没有社会关系、私人餐厅平台又有限制的情况下,一路靠着自己研发出的作品过关斩将。随着获得的奖项越多,她也逐渐开始被人们所认识、认可。

榴莲酥

俞世清的第二个身份是一个公益使者。刚刚结束的给山区孩子做顿饭的活动就让她感动不已。俞世清给孩子们带去了她制作的小猪面点,分发时,一个小孩天真地问她:“为什么他有两个我只有一个呀?”俞世清反问小孩,“为什么你拿两个你还不吃啊?”“因为我要回家拿给我奶奶吃去,她没见过。”简单的感动,却让俞世清意识到自己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她也通过多做公益,慢慢感受着生活,将这些心情融入生活、融入面点中,让面点的事业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第三个身份是俞世清最被人们所熟知的,电视台的签约厨师。在电视台工作,针对全国大众,注重收视率,所以对厨师的要求也非常高。要有想法、有创意、有内容,还要敢说会做,有表现力、不怯场,具备综合素质。电视台不停更换人选,对俞世清来说并不存在压力,但却是她不断提高自己的动力。“现在的师傅已经不像过去掌握一手绝活能吃一辈子了,行业上也在倡导,厨师要提高文化素质,所以我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让食品最终呈现成一件艺术品。”

把兴趣变成工作

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在个人。俞世清记忆最深刻的,是她在学徒的第七天就可以帮她的第一个师傅开餐了。那天师傅休息,但是灶台又必须有人帮忙盯着,师傅不放心就调别的班的师傅来,俞世清赶忙说:“您歇吧没事,不就是苹果排吗。我会,我来做。”然后又当师傅面做了一遍。这一次师傅开始发觉,眼前的这个女徒弟和别的女孩不同,她身上有一股敢闯敢拼的劲儿。如今一晃已经27年有余,从最初她主动要求进入餐厅工作,到后来拜在王素明大师旗下,已经不知不觉开始了她的面点人生,而她最大的幸运,即是把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事业结合到了一起。“哪个行业都是这样,越往深去干,就越会敬畏这个行业。”

职业生涯占据人生很大部分,若被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业所累想必是件痛苦的事。“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我不是在给老板工作,而是在给我自己,精神和物质层面上都达到了。”俞世清将面点融入生活,更是将生活代入了面点。她喜欢DIY插花,喜欢茶艺,将自己作为女师傅的细腻发挥得淋漓尽致,把这些同属艺术范畴的事物与面点结合,彼此相通。

俞世清每天都要在厨房里呆上4个小时,每年要考察10-20个城市,她将小小面点做出了新意,并且在面点的世界中让自己感受到了幸福。

齐鲁香烤馒头

猜你喜欢

发面面点年糕
找到“小胖子”
年糕
打年糕
年糕
二十八,把面发
面点的盘饰艺术研究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发面机自动发酵系统控制优化
涂梅玉 让创意面点活起来
冬 柳
享受美味,吃“场面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