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简约的语文课堂
2015-06-25卢桂妹
卢桂妹
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永远是疏密有间、高潮迭起的。那种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课堂结构累的不但是教师自己,而且让学生更加“受罪”,一堂课有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要双基又要能力,要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又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需要简约,否则是剪不断,理还乱,越教越繁。简约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永远追求的目标,它依托的是教材的灵活运用,从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看,我们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一、 以情促简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简短的记叙文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采取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简约教学。例如第八册(下同)《普罗米修斯》的教学。
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神,课文讲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种而受到宙斯惩罚的故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课文最后赞扬道:“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围绕“英雄”,课文先从普罗米修斯所做的事来赞扬他。即他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拿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幸福,“自从有了火,人类就开始用它烧熟食物,驱寒取暖,并用火来驱赶危害人类安全的猛兽”,和“悲惨情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受益的人们自然从内心深处承认他是个英雄。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交流达到第一个学习高潮。
其次,他的坚强表现出他是英雄。“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受尽了折磨,他“就是不向宙斯屈服”。人们不能不说他是个真正的英雄。学生达到第二个学习高潮。
从这两个方面,学生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确是位英雄。一般的课堂经过这两个学习高潮就会就此打住,其实课文还更深入地表现了他是英雄。“火神敬佩普罗米修斯……”“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心中愤愤不平……”同是天上的神也敬佩他,为他打抱不平。普罗米修斯是神中的英雄,更是读者心中的英雄,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就更重了。这才是教学的最后也是最强烈的高潮。学生正是在一个超过另一个高潮的学习过程中保持了高昂的学习热情。是文本的巧用,以“英雄”带出三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场景,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感受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的学习情境。课堂只有达到了这一高潮,学生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才会期望下一堂语文课的精彩。
二、 对比促简
小学文本采用对比写法的不在少数。比如脍炙人口的《桂林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不过大海、西湖、泰山、香山没有几个学生看过,乡下的学生倒是看过清澈的溪流、绵延的青山,它们和桂林山水对比也许更有意思,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因为现在记录乡村风景的美文、图片和视频都很容易找到。不但写景的文本如此,写人叙事的课文也不逊色,比如《中彩那天》:“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拮据和富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加震撼学生的心灵。还有《将心比心》等课文都可以进行文本内容本身的对比、文本和生活的对比。语文学习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学习。将文本本身内容的对比延伸至学生生活的对比,让学生成为文本内容的一部分,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对话无疑可以促成简约教学。
三、 以点促简
《夜莺的歌声》以歌声为线索。第一次是“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第二次是“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第三次是“他侧着头,往叫声那边仔细听,‘夜莺!’”“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第四次是“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最后是“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都是夜莺的歌声,但是歌声的含义不同。最后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比较好理解,但是第一次出现的歌声就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夜莺”怎么会有心情唱歌呢?这就需要学生的细读品味。学生如果认真“听”——“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歌声并不宛转;认真感悟——“停一会儿”“接着” “又”“新的劲头”,可以体会到夜莺的心情并不轻松,为了报仇,他强压心中的悲愤,吹响并不宛转的哨声。课文最后的哨声那倒是“宛转的夜莺的歌声”,从“飞出”一词就可以体会到他兴奋的心情和高昂的斗志。当然,从课文内容也不难知道,小夜莺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为乡亲们报了仇、解了恨。这篇课文很长,要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并不容易,学生怎么读是个关键的问题。围绕夜莺的歌声这一线索,比较容易读通读顺,实现长文短教,简约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四、 以题促简
学生开始学习《寓言两则》时并不感兴趣,但是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不是靠教师来激发,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提高兴趣。教师再多讲扁鹊的神也没用,学生兴趣并不高。传说中的扁鹊是神医,文本正是介绍他的神,但是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如果教师直接点明,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只有充分利用文本本身的“神”来吸引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水到渠成。如何让学生发现文本的精彩呢?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快读课文,然后针对课题质疑。没想到一个中等生竟然提出:“课文没写扁鹊治病,课题怎么叫‘扁鹊治病’?”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细读文本。有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扁鹊的观察、蔡桓公的态度、学生的想象就能融为一体,学生解读文本趣味盎然,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五、 以画促简
教材多有课文插图,这是简约教学可以利用的一个资源。比如《乡下人家》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课文的叙述顺序,作者用到空间顺序(房前屋后)和时间顺序(春夏秋三季),并且有的内容是交叉使用两种表达顺序。表达顺序的多样和混杂学生很少遇到过,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单凭教师口舌,那肯定是繁琐教学,而且吃力不讨好。这时,课文插图可以帮上大忙。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让他们认真观察画面,看看按什么顺序观察好。他们自然用上方位顺序,和课文的前部分文字一致,学生无疑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再根据画面的景物想象他们在什么季节最美,花儿一年四季都开,竹林春雨过后春笋最美,南方稻田在不同的季节也有不同的风光。时间顺序由学生想象生成,生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文本无法完美实现教学目标的时候,就应当借助其他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把它用在“刀刃”上,轻松简约教学。
语文简约教学不是简单教学,而是简约的过程包含丰富的语言内蕴,特别是体现丰富的文本情感和逐步升华的学习情感。这才是受学生欢迎的简约教学。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