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引领
2015-06-25陈少石
陈少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过程凸显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却摇摆不定,稍有闪失,就会进入误区。
那么,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领才能使对话成为拨动学生心灵之弦的知音、走进师生内心世界的通道、折射精神光芒的圣地呢?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努力探索出一些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有效引领的策略。
一、 创设氛围,蓄积对话场域
对话,首先要建立起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还学生对话的主动权和参与权。更为关键的是,生生之间也应是平等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智慧引领,使所有学生都有对话的欲望,享受到交流的权利。其中,利用对话教学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就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1.甜蜜“演变”,激发对话情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听出他们的情绪、好恶、心情。用赏识的目光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大胆表达,用宽容的心理解他们、赞赏他们。使学生在甜蜜中前进,从而开放心态,充满交流的欲望,为对话蓄积饱满的感情。让我们走进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聆听他的片言只语:“你真会提问题!我们不仅要会提问题,还要提有价值的问题。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请你把它写在黑板上,并署上你的姓名,这是你的专利。”对于一个读得流利却没有感情的学生,他这样说:“读得真流利,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没有一个字读错。如果你能读得让我感到累就好了。”试想,那位听了孙老师第一次评价的学生怎能不自信满满,那上台时小眼发光的样子就是一个证明。学生在得到温暖、产生自信后就会有精彩的“下一次”。同时孙老师的肯定也变成了对其他同学的无痕暗示——那就是得提有价值的问题。孙老师的第二次评价非常真诚,既肯定了优点,又巧妙地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学生受到这样的鼓励、鞭策、鼓舞,心态开放、充满活力,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怎能不产生一吐为快的强烈的对话愿望呢?
2.逼上“梁山”,捕捉对话契机
学生的个性不同,每个班级总会出现几个精神爱“出游”的学生,对于他们, “逼一逼”往往效果更好。教学中,笔者会及时捕捉对话的契机,打开对话的通道,为他们搭建对话的平台。当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自由说说读完课文后自己的感受,这时候,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往往会自然表达。对于那些爱走神或不愿开口的同学,截断他们“越轨”的思想,创设对话情境、进行小组交流、开展竞赛,“逼”着他们说,学生会不知不觉走进文本,走进学习的“场”。在此基础上学生感受能力会日趋敏锐,不发言的学生经过锻炼后“脱颖而出”,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使对话真正地平等进行。
二、 精心预设,拓展对话空间
孙悟空纵然有翻越十万八千里的本领,没有广阔的天空又如何施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为“孙悟空”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学习空间,让学生敞开封闭的心门、开放胆怯的心态,解放他们禁锢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位授课者在文本设计时要充分预留给学生对话的时空,激发学生的对话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使对话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中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篇课文,故事较为简单,但所涉及的历史文化却很丰厚。经过反复琢磨,我把目光集中在刘备的人物形象上,确定以突出人物形象为主线,课堂设计为四个环节:看录像,整体感知形象——默读课文,初步包装形象——再读课文,立体丰满形象——深化感知,自我迁移形象。
在这几个环节中,分别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环节:初次见面,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第二环节:结合课文,说说他们的身份?第三环节:你最想和谁结交?结合课文谈谈理由。第四环节:当今社会还需要三顾茅庐吗?
第三环节中,笔者精心预设问题,抓住刘备的“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引导学生充分解读、循循善诱、层层剥笋。“这句话可真妙,妙在哪里呢?”“想象一下他们亲密的情境。”“刘备说这句话也是强调这个意思吗?”使人物形象由陌生变得亲切、由平面变得立体。特别是“再往深一点思考,这句话还有什么潜台词?”促使学生打开思维,到达一个精神自由飞翔的境地。正是由于前面的铺垫,才有了后面学生精彩纷呈的表述。这样的设计搭建起了学习主体和作品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学生对人物多了一份亲切,表达中也多了一份激情。
三、 捕捉生成,提升对话质量
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度、不同思路、不同方式、不同答案甚至错误的话语,都是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就能实现师生双方高质量的互动,实现学生的语言发展。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做一个推波助澜的“弄潮儿”,使对话逐步走向高潮、走向深刻。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花瓣飘香》说的是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的孩子。感知课文大意后,有学生质疑:小女孩不爱惜花草树木,乱摘花,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她不能为了母亲就摘花,作者也不应该送一盆花给她。我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对话资源,能够触摸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对话,提升学生对人物的认识。教学时,笔者趁势引导学生讨论:女孩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能不能联系课文相关内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于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交流中,他们联系课文,逐字逐句地品读,课文中反映人物品质的字词不时蹦出嘴来,如从小女孩摘花时的小心翼翼,摘花后的“跑”字等词句体会到她的丰富情感。通过对话,学生们都认为,这个女孩应该是一个懂事、体贴母亲的孩子。她不仅爱花,也爱妈妈,这样做是她爱妈妈的唯一方法,女孩的行为值得我们理解和尊重。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能紧紧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利用,引导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在自读中自悟,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对人物的鉴别能力,学生也在思辨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 因势利导,开辟对话路径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能够基于课程标准,想方设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但由于个人经验以及其他因素,在操作层面上又不知道从何处着手,阻碍了课堂对话交流的进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适当的措施,畅通课堂对话的渠道。
1.打开思维之“窗”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对话交流中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局限,容易受他人的影响和干扰。因此,教师在引导对话时要基于学生的既有经验和知识水平,打开对话的思维窗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倡首创问题。对话时引导学生联系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使文字与画面相连,这样,学生的对话就会畅通起来、内容就会丰富起来。
2.开启自读之“锁”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学生只有在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才有与文本对话的底气、与他人对话的筹码。但在阅读教学中,因为学生个人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的差异,有部分学生不能顺畅地参与课堂的对话。因此,教师应带领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走进文本,深入文字,学会与文本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开展对话交流。
3.激活言说之“码”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对话如果走入死胡同,对话就无法展开。在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激活话题,找到学生言说的密码,巧妙地引导。如:“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来想。”“大家都来说说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如果把你们两个人的说法做比较,你会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兴趣,又把学生拉了回来,可谓一箭双雕。
4.体验文本之“境”
文本内容由于受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生活背景和经验的不同,与学生有很大的距离,因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产生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简要介绍作者生平以及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积极创设与文本相近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验文本角色,想象文本描述的画面,与文本中的人同呼吸、共悲欢。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对话,对话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语文教师既要有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意识,更要讲究对话的有效性,真正发挥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使对话教学进入“相荡乃生涟漪,对击而发灵光”的美好境界。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