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探究出彩
2015-06-25
“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意为要在探究世界万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与当下我们大力提倡的“探究”学习方法不正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然而,针对当下的教学探究活动实际,我们却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让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是什么让学生失去了“格物”而“致知”的兴趣?
格物探究,当以兴趣为基础,少一分功利,就多一分趣味,方可乐而“致知”。
然而当下的探究活动,基于乐趣的探究寥寥无几,而忽视学生心智的所谓探究却屡见不鲜;学生主导参与的探究少之又少,而教师独角戏式的探究却铺天盖地。在这流于形式的、功利性的氛围里,试问,学生又怎能深得探究的要义,格物致知,探究出彩呢?
反观外国科学巨匠,法布尔带着好奇匍匐于山林,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中探究昆虫的奥秘,著成“昆虫的史诗”;瓦特留心于生活中的细节,在壶盖跳动中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法拉第埋首于电与磁的奇妙世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他们在探究时,从未想过功利的目的,只在兴趣的驱使之下静静“致知”。
我们期待,当下的教育者能深知“探究”的要义,努力寻找与学生学习兴趣相契合的切入点,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探究”,让学生在趣味中“致知”。
探究格物,当以专注为要紧,少一分随意,多分严谨,在愉悦而又不失严肃的氛围里“致知”。
一提“探究”二字,为何有人嬉笑,有人抱怨呢?那正是太过随意惹得祸。探究组织者随意选定课题,随意组织探究过程;而探究参与者则被动参与探究活动。面对探究,我们缺少了一分热情、敬畏与专注!
还记得那个走遍名山大川只为寻找草药的李时珍吗?对于探究,他有着最好的诠释。他为证一草,深入山岭,下问药农,翻遍典籍,不留一丝疑问。几十年远行,二十七载编定,终成名留青史的《本草纲目》。这便是李时珍之于探究的态度:专注而敬畏。
我们期待,探究格物过程中少一分随意,多分李时珍式的严肃与敬畏。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当下教育探究活动亦应尊重学生兴趣,认真对待探究过程。
唯有如此,方可格物致知,探究出彩。
整体评价: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富有针对性的考场佳作。文章对教学中流于形式的探究活动提出了批判,提出探究活动应尊重科学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方能实现“格物致知”的目标。文章由现象到本质的论述,体现出考生对问题深入的思考。丰富的事例、恰当的分析,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叶俊玉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