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虽小作用大

2015-06-25曹保顺

同学少年·作文 2015年1期
关键词:商人鸡蛋细节

曹保顺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绘必不可少。传神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以及表现主题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谓,细节虽小作用大。

一、表现人物个性

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可见,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思想感情的表达,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人物的个性会通过具体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精神面貌表现出来,因此,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能够生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如,契诃夫在《醋栗》中借伊凡·伊凡内奇之口,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商人和一个被压断腿的马贩子的描写:

以前我们城里有个商人病得快死了。临终前他叫人端来一碟蜂蜜,他把自己所有的钱和彩票就着蜂蜜都吃进肚里,叫谁也得不着。还有一次我在火车站检查畜群,当时有一个牲口贩子不慎掉到机车底下,一条腿被轧断了。我们把他抬到急诊室里,血流如注,样子真是可怕。他却不住地求我们把他的断腿找回来,十分着急,原来那条断腿的靴子里有二十五卢布,他怕那钱弄丢了。

文中的商人临死时,竟会将他“所有的钱和彩票”统统吃到肚子里,谁也不给,这个令人错愕的细节把商人极端吝啬自私的丑恶灵魂深刻凸现出来。而马贩子腿被压断后却不顾伤痛、流血,急着求人找回那条装有二十五卢布的断腿,一个细节胜过千言万语,马贩子爱财如命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表达人物感情

对于一篇文章而言,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易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并引起共鸣的。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是把作者强烈的情感收纳于一个细小的情节之中,相比激越热烈的直抒胸臆,笔触细腻轻巧的细节抒情往往能收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更为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也更有表现力。

如,陆桂珍的《钟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描写:

一会儿工夫,先吃的,放下碗走了,我才上桌拾起筷子。

丈夫老于对我说:“喂,使我的碗吧——不埋汰!”(注:埋汰,方言词,脏的意思。)

我心想,谁嫌乎你呀!他把碗倒扣着,我翻过来一看,里边还扣着半个鸡蛋。我说:“看你挺大个人,半个鸡蛋还吃不了?”

“——成!”他说。

我这个实心眼儿,给我个棒槌就当针了。尝了一口说:“哪成?”他瞪了我一眼,抬脚上工去了。

作者写丈夫对妻子的爱,没有浓墨重彩的抒情,而是从偷偷留了半个鸡蛋这样一个小细节入手,丈夫让妻子使他用过的碗、故意说鸡蛋咸,妻子尝了一口说不咸,丈夫瞪妻子一眼……一举一动都十分传神,把丈夫的体贴和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的“瞪了我一眼”,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深情厚意。

三、展示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样,心理描写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通过直接的心理活动描写或内心独白的方式进行展现,还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的象征与暗示间接展现。

如,普鲁斯的《一件背心》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医生只好挽着她的臂膀向前走去,一路上向她解释,吐血并没有证明就有病

“吐血的种类很多,有喉头出血,胃出血,还有萍腔出血,肺出血是很少见的,特别是一个平常身体很好,从来不咳嗽……”

“哦,有时也咳嗽呢!”女人低声说,停下来喘气

“有时咳嗽……这不要紧!也许是轻微的支气管炎。”

“对……支气管炎! “她稍微提高声音重说了一遍。

“他从来没害过肺炎吗?”

“害过的……可是,”女人又停下来回答。她的两腿又微微有些发抖

“大概很久很久以前吧!”医生接上去说。

“哎,很久……很久以前了!”她连忙这样证明,“还是在去年冬天哩!”

“一年半以前吗?”

“不……是新年以前的事!……很久了!”

文中的丈夫病了,妻子去请医生,路上,她小心翼翼地与医生聊了起来。她极想知道丈夫的真实病情,但又惧怕自己的担忧在医生那里被证实;医生不忍心让这个深爱着丈夫的年轻女人承受真实病情对她的致命打击,因此好意将病情讲得极轻。而妻子小心地探问,极力地遮掩,但又怕医生因为听信了自己的遮掩而做出错误的诊断,转而附和医生的话,然后再推翻……如此复杂、矛盾而细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直接描摹并不容易,作者将这一切埋藏在看似简简单单的对话中,轻松打开了人物的心门。

记叙文中少不了细节描写,然而并不是生活中所有的细节都有写进文章的价值,也不是写得越细越好。精彩的细节描写一定是有用的、真实的、典型的,能够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生动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商人鸡蛋细节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神奇的鸡蛋画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时尚细节
商人求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