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做童年的“小偷”

2015-06-24武建芬

幸福家庭 2015年6期
关键词:儿童节刊物礼物

编者按: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国儿童的节日,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该节日备受全国人民关注,各大幼儿园也精心准备了各种节目。但是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却是很多乱象,刊物特别采访了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武建芬,我们来听听专家对于家长及幼儿园如何对待“六一”儿童节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刊物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是专属于孩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为期待的一个节日,如何让孩子们过上一个幸福快乐而又难忘的节日,是老师和家长们一直都很纠结的问题。要让孩子过上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前提条件是要对“六一”儿童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认识儿童节?

武建芬 儿童节,顾名思义是儿童的节日,每一年每个儿童都期待着,盼望着这个节日的到来。孩子希望这一天能得到礼物,希望这一天能得到惊喜,希望这一天能好好地玩。这个节日对于儿童很重要。对于家长,儿童节应该更多关注儿童的成长,而不仅仅聚焦于这一天。对于幼儿园,则既要给儿童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又要给家长一个交代和引导。儿童节,可以成为幼儿园和家长关注儿童成长的交流契机。

“六一”儿童节是专属于孩子的节日,因此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自由快乐地成长。要想让儿童真正过上快乐的节日,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作为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享受各种方式的快乐,给孩子创造快乐环境和营造快乐氛围。其次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庆祝,建立一种自主、健康的庆祝节日的生活方式。

刊物 您刚才提到“六一”儿童节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自由快乐地成长,那么幼儿园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到每一个幼儿,请谈谈您的看法?

武建芬 以往儿童节,幼儿园都会营造一个环境(比如亲子游园)让每一个幼儿都去参与,或者搭建一个平台(比如一个舞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表演的机会,这些活动都能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让幼儿表现,得到锻炼,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幼儿园不但要照顾到每个幼儿,而且还应该考虑不同幼儿的成长阶段并给予不同的机会,引导其健康成长。孩子在幼儿园的3年时间,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快速形成的阶段,幼儿园应该制定幼儿3年发展规划,在这3年的儿童节针对儿童不同需求和成长阶段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刊物 每一年的儿童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全园教师和幼儿排练各种节目。“六一”儿童节已经成为“六一”表演节,让孩子、老师、家长苦不堪言,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武建芬 这个问题已经是个社会性问题,其症结在于家长,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在幼儿园有表现展示的机会,要求幼儿园给家长展示孩子受教育的成果。这自然而然形成了孩子的表演节,而家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问题。我们看到,孩子们上台表演,都是些艺术类的表演,然而并不是所有孩子未来都走艺术这条路,更有很多孩子对艺术并没有兴趣,他的兴趣可能在体育,可能在科技等等,这使得有一部分孩子并不乐意在台上表演。上臺表演只会给这些孩子压力,甚至会抹杀了仅存的艺术兴趣。而奇怪的是,幼儿园只给予了一个表演的平台,家长也很喜欢这样的平台,只要自己的孩子在台上,却从来没有人问,你的孩子是否乐意。其实社会需要多层次人才,幼儿园在设计活动时,可以考虑设置多层次的需求,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有所选择。当然,在做这些之前,首先得教育和引导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成长。可以借此与家长沟通,孩子成长成才需要家园共育。与家长的沟通也可以成为儿童节的一个节目。

刊物 现在“六一”儿童节俨然成为了儿童礼物节,家长为了庆祝孩子的节日,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一切要求,理所当然,玩具、高科技产品自然成为了礼物的首选。这个现象已是当今社会极为普遍的一个现象,您是怎么看待的?

武建芬 送孩子礼物,是家长与孩子增进感情,形成良好沟通的方式之一。但选什么样礼物以及送礼物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弄得不好,送给孩子礼物的同时,也带给了孩子不好的观念和习惯。家长首先要考虑为什么要送孩子礼物,是出于什么考虑,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还是满足孩子的占有欲,是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观念和想法,还是解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或者是攀比心理。第二,家长要考虑送什么礼物给孩子,选礼物既要符合孩子的需求,又要符合孩子的成长阶段,礼物要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第三,家长送的礼物一定要力所能及,不能炫耀,更不能攀比,这些都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极大影响。

刊物 儿童节是属于儿童的,而往往儿童的世界却被成人主导着,孩子们成为了一个被动者,跟随着成人的脚步。我们应该如何真正让幼儿成为节日的主人,请您就这个问题对我们家长和幼儿园提一些建议。

武建芬 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有所提到,无论家长还是幼儿园,都要学会关注幼儿,而不是主导幼儿,更不是替代幼儿。比如在儿童节,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园要搭建幼儿学习娱乐的平台或者营造环境为幼儿提供拓展提升兴趣爱好的渠道,而家长关注幼儿,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完成(最好独立完成)感兴趣的目标或任务。不是主导是选择,更不是替代幼儿完成任务。

(摘自《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猜你喜欢

儿童节刊物礼物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礼物
我最喜欢的刊物
我的儿童节
过节了
欢乐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