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鲆鲽类养殖设施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2015-06-24殷蕊等

河北渔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白对虾虾苗工厂化

殷蕊等

鲆鲽类是我国北方主要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对象,山东、河北、天津及辽宁等地建有大量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设施,例如河北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面积就超过1×106 m2。近两年鲆鲽类的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很多养殖场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多数养殖场均不同程度地缩减了养殖规模以规避风险,从而造成了大量养殖设施的闲置。鲆鲽类养殖场在提高养殖管理水平、尽量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也亟需寻找养殖替代品种。

由于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且近几年持续处于高位,在保持一定成活率的情况下养殖利润非常可观,因此有些养殖场开始尝试利用闲置的鲆鲽类养殖设施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尤其是拥有地热资源(如河北的黄骅、曹妃甸,天津的汉沽等地)的养殖场。南美白对虾自引入我国以来主要以室外养殖(江苏如东的小棚养殖介于室内、室外之间,养殖模式近似于南方高位池养殖)为主,各种文献、资料中的养殖技术也主要针对室外养殖模式,如高位池、土塘及盐汪子养殖;而室内工厂化养殖的条件、环境与室外有着明显差别,各种室外养殖技术并不能完全适用。笔者现针对室内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主要管理环节及养殖技术要点进行介绍,希望给相关养殖业者以参考。

1苗种的选择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放养密度较大且往往没有单细胞藻类调节水质,因此从养殖成活率角度看选择生长速度均匀的苗种非常重要,生长速度均匀意味着对虾个体差别较小、蜕皮相对整齐,这一点有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在对虾生长均匀度上“一代苗”具有明显优势,“土苗”和“二代苗”的生长往往参差不齐,尤其是“土苗”更为严重,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个体差别巨大。因此,进行工厂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时要尽量选择“一代苗”。

工厂化养殖环境相对封闭,处理好养殖用水后外部污染对其影响较小,因此选购SPF虾苗非常重要。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 、肝胰腺坏死野田村病毒(HPNNV) 、桃拉综合征病毒 (TSV)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 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危害病原,这些病原的检测试剂盒市场上均有出售,可利用试剂盒对选购的虾苗进行病原的检测以保证苗种本身不携带致病病原;另外,近几年由高毒力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非常严重,但目前还没有这种病原的试剂盒出售,且多推测这种病原来自外部环境,因此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可通过对养殖用水的处理予以有效清除。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应尽量选购优质的虾苗。优质的虾苗要求苗体洁净鲜亮、尾扇舒展充分;大小均匀,虾苗体长在1.0~1.2 cm,额剑的突起必须达到3.5个以上,即pl10以上(1个额剑约为pl3);体粗壮、肠胃直且饱满,肝胰脏黄褐色、不浑浊,腹节较大;第一触角(长触角)不呈V字型而经常并拢,偶尔分开摆动几下又并拢;用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水,使水形成漩涡将虾苗集于水中央,水流稍缓即散开且逆水游动的为健康虾苗;取若干虾苗包于湿毛巾内,静置10~15 min,成活率越高的虾苗质量越好。

2养殖用水的处理

室内工厂化养殖具有小水体、高密度的特点,应尽量在养殖用水进入车间前严格处理。如果使用自然海水养殖,最好在室外配备两口土塘备水,每口土塘的存水量为养殖车间总水量的5倍左右,水进入车间前在土塘使用氯制剂、溴制剂等消毒剂彻底消毒以杀灭水中病原,待药性消失后再进入养殖车间,两口土塘轮换使用,以保证切断外部病原的入侵;如果使用地下半咸水养殖则要注意铁、锰问题,北方很多地区(如河北的黄骅、昌黎等地)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过高,这种水不能直接用来养殖对虾,需要在进入车间前充分氧化、多级砂滤处理;此外,部分地区(如天津汉沽、河北乐亭等地)的地下水中氨氮含量过高,这种水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有效处理,无法进行工厂化养殖。

3水温的保持

南美白对虾对水温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温度为27~29 ℃,低于22 ℃或高于34 ℃则停止摄食。进行室外养殖时一般无法对水温有效调节,基本上靠天吃饭;而室内养殖则要充分利用工厂化养殖设施、设备进行水温调控,合理利用地热、地下水、保温设施等将养殖水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适宜的养殖水温不但有利于对虾的生长,而且还可以保持对虾的良好体质以抵御病害的侵袭。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前期(虾苗入车间30 d内),养殖水温最好保持在28~29 ℃,养殖后期的水温最好不低于26 ℃。我国北方地区对高水温的控制相对简单,在高温季节添加适量地下水即可解决;主要问题是冬季避免水温过低,有些养殖场在冬季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以求错季上市(10月底放苗,春节前后出池),此时要充分考虑养殖场的地热情况(包括地热井出水温度、单位时间出水量)和车间保温能力,避免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而导致养殖水温过低。可以说,有效保持水温是冬季北方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重要管理环节。

4日常管理

4.1养殖密度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时没有统一的养殖密度标准。在对虾不同的生长阶段如何把控好适宜的养殖密度需要考虑养殖场的诸多因素,主要包括换水能力、水温调控能力、饵料的种类、供氧能力、管理水平及对虾的自身体质状况等,在水温(28±1) ℃、其它水质指标(溶氧、pH、氨氮、亚盐等)适宜、对虾活力正常时,可将养殖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参考以下的养殖密度:虾苗规格≤01 g时,放养密度为6万~7万尾/m2;虾苗规格在0.1~0.7 g左右时,放养密度为0.7万~2万尾/m2;虾苗规格在0.8~3.9 g左右时,放养密度为0.1万~0.6万尾/m2;虾苗规格≥4 g时,放养密度要≤700尾/m2。以上养殖密度只能作为参考,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养殖场自身的环境条件综合考量。养殖密度越高意味着养殖设施的利用率越高,但同时养殖风险也越大,切不可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密度养殖。

4.2饵料及投喂

北方地区进行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可供投喂的饵料主要为冰鲜卤虫成虫和人工配合饵料,养殖初期可适量投喂些虾片,另外非冬季养殖时在养殖前期还可适量投喂轮虫。投喂冰鲜卤虫时对虾的生长较快且体色鲜亮,但对换水量的要求相对较高;投喂配合饵料的情况恰好相反。养殖场可根据自身情况将两者搭配使用,总体上在养殖前期多投喂冰鲜卤虫,而在养殖后期以配合饵料为主,当对虾个体超过1 g时,可完全投喂配合饵料。需要注意的是冰鲜卤虫需要在低库温下(零下20 ℃)保存,否则极易变质;配合饵料要定期添加VC以增强对虾的体质。饵料的投喂要尽量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一般情况下每日投喂4~5次;投饵量要充分考虑水质指标及对虾自身情况以随时调整。

4.3水质调控

水质调控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最主要的管理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其中主要调控措施是换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养殖前期(30 d内)日换水量可控制在10%~20%,养殖中后期日换水量在30%~50%,当对虾个体大于10 g时的日换水量最好保持在40%以上。有些养殖场的水供给条件有限,很难达到上述换水要求,这时需要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同时使用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由于工厂化养殖单个养殖池较小且水环境相对简单,加上由气泵增氧,不用担心缺氧问题(多数菌种好氧且某些菌种如地衣芽孢杆菌耗氧严重),同时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温较高,因此非常适宜菌团的生长,相对来说这种养殖模式下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使用微生态制剂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的事项,如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同时使用,光合细菌和EM菌要求有光照条件(每天不低于2 h),有些微生态制剂在使用前需要活化,且日常需要在水中补充碳源等,这些技术环节对经验较少的养殖户来说有些困难,需要慢慢摸索。

水质调控的其它方面主要包括充氧、养殖水深及pH的调节。工厂化养殖鲆鲽类时散气石的布控密度一般为0.5~1个/m2,但如果进行对虾养殖则需要大幅提高散气石的密度,一般要求在5~6个/m2;养殖鲆鲽类时水深一般在30 cm左右,对虾虽然也属于底栖生物,但考虑到对虾经常蜕皮且有互残行为,因此养殖水深最好在50 cm以上;工厂化养殖水中缺乏藻类(藻类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水的pH值),而对虾的呼吸及水呼吸(水中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会降低水的pH值,因此当养殖生物量较大时,水的pH往往会降低,低pH值会降低对虾血液的载氧能力,同时使其蜕皮受阻。因此在工厂化养殖中需要每天早晚测量2次pH值并观察其变化程度,对虾养殖的pH值应该在7.8~8.5之间,一旦低于7.8,则需要通过换水或泼洒碳酸氢钠来进行调节;另外,每天pH值的变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单位水体养殖生物量的多寡,因此可通过观察pH的变化来调整换水量及养殖密度。一般来说,养殖用水中pH值的日变化范围应在0.5以下。

我国进行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历史还较短,单产也较低(一般在5 kg/m2左右),很多养殖技术环节还没有完全弄清。鉴于我们多采用半开放式流换水养殖,所以很难参考国外的养殖经验(国外一般采用封闭式循环水模式,这种模式对设施、设备及养殖者本身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目前国内还很难做到)。因此,发展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还需科研工作者和养殖户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宜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路线。

(收稿日期:2015-03-20)

猜你喜欢

白对虾虾苗工厂化
南美白对虾工厂化错季双茬高效养殖技术试验
工厂化繁育虾苗
虾类养殖业协会建议禁止进口虾苗
南美白对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
浅谈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虾苗运输、放养技术推广
放养小龙虾虾苗注意事项
天津市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美国珍珠鳖工厂化养殖技术
锦鲤苗种的工厂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