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海、翟继光:“吐槽”进了中南海

2015-06-24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5年23期

对于“吐槽者”的态度,就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

“今天我想对李克强总理说句话,对企业好才是真的对人民好,一个政府如果对守法企业不好,实际上就是对人民不好。”“我们行业很怕‘三节’:端午、中秋、春节,那是我们缴纳‘特种税’的时段,在我说的那个城市的酒店等行业都会哆嗦。”“如果按地位排的话,政府管理人员是大太太的孩子,国企是偏房生的,而私营企业则是婊子生的,虽然都是国家的亲骨肉,但是大太太的孩子管着我们,偏房生的也怕大太太生的,但是他们敢找亲爹撑腰,而我们这群婊子养的只能被大哥打完左脸再主动地把右脸转过来让打。我们不敢说,是因为我们还要活着……”

——这封出自桔子水晶酒店创始人、CEO吴海之手,题为《做企业这么多年,我太憋屈了》的措辞相当火爆犀利的公开信,今年3月在网上发布,瞬间成为舆论焦点。公开信曝光54天后的5月14日,吴海被邀请走进中南海,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召开的座谈会上,给政府简政放权提意见。

当天,被邀请参加座谈会的另一位主角,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翟继光。此次中南海之行同样是源于他写过的一封信。信是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写给女儿的,源于在女儿出生前后,翟继光四处奔波为女儿办理“准生证”和落户。

信中细细述说了整个办证过程的各种艰辛,包括已怀孕8个月的妻子必须返回远在几千里外的老家江西新余,翟继光自己来来回回在距离40公里的北京市区和昌平区奔波多次,多次到各级各部门盖章、交材料,受制于各种细枝末节的纯形式性规定,因为办事人员的各种个人原因不在岗位而不断地受挫……

他最后在信中感慨说:“孩子,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妈妈和你爸爸,你爸爸为你办户口,不知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憋了多少气。”

对于翟继光来说,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电话让他非常意外,因为如今距离当年自己写那封信已经过去了8年。而“不知道写完这篇文章会不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的吴海,他今天所知道的是,李克强总理已经看过他的信,并作了批示。

于是,民间“吐槽者”走进了“庙堂”——这真的是一个稍稍让人意外又不意外的结果。

●媒体评点:透视这些莫名的兴奋或是诧异,或许我们该去正视这样的一个尴尬的现实,在公民正当权利的表达上,我们依然困囿于无形或有形的天花板。当然,这首先检视的是公民权利素养的养成。一个现代社会的建成,首先需要建立在现代公民的集结上,而现代公民的重要特征,便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并且能够大胆、理性地表达出个人想法。即便不能如吴海、翟继光这样有机会作为群众代表参加中央层面的座谈,如果个人的“吐槽“,能够唤起其他人的权利觉醒,或者说倒逼出公共服务的新变,谁能说这不是促进社会整体向好的力量呢?

同时,我们还需要打量权力场对公民表达权的姿态。这一次中央层面对吐槽者的“倾听”,它应该被视为一个公民权利回归的开端,在上行下效的体制格局下,让更多沉浮于网络上的“异见”真正成为公民权利表达的实现,并成为当下的社会风向标。当然,一个更大的期待是,当权利表达成为看得见的现实,表达背后对现实改变的期望,更能成为可触摸的希望。(高亚洲,光明网·时评频道)

◎话题拓展:勇气与理性;公民权利;公共态度;改变与推动;中国好声音;改革开放风向标……

(资料来源:《解放日报》《新京报》《法治周末》、新华每日电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