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以商业银行为例

2015-06-24

时代金融 2015年15期
关键词:不法信用卡管理策略

孔 哲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发行数量的增加,信用卡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大量信用卡发行导致了商业银行运营的实际风险。对信用卡风险的有效管理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信用卡在我国银行金融机构的应用时间较短,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体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完整风险管理机制,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对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信用卡风险类型

(一)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

在信用卡风险中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占据最大比例,在具体的信用卡应用中持卡人造成的风险主要有恶意透支、谎称未收到货物、先挂失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使用信用卡、利用信用卡的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上述这些行为都会对信用卡的发卡行造成损失风险,是导致信用卡风险的重要原因,也是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来源于商家的风险

在信用卡的使用活动中来源于商家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商家不法店员的信用卡现实使用风险,一种是来自不法商家信用卡网上教育。在具象的商业消费活动中商家的不法店员有机会接触到用户的信用卡,甚至可以持用户的信用卡离开用户的视线,在这种情况下不法电源很可能会持有用户的信用卡进行非法消费,并将消费的发票自行扣押,造成用户的信用卡损失。在网上交易活动中不法商家利用与知名商家的相近的域名,或者相近的网页布置方式吸引用户登录自己的网址,消费者无法有效的分别出网站的真伪,很容易在虚假网站中提交自己的信用卡信息,造成用户信用卡的损失。

(三)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

来自第三方的风险是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卡损失最为严重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和信用卡用户的第三方,所以被称为第三方风险,通常情况下这种风险来自于盗窃、复制、ATM欺诈、伪造等第三方恶意行为,在信用卡被盗以后,盗窃者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盗刷用户的信用卡,直到用户发现信用卡遗失并挂失冻结信用卡内的余额;在宾馆、饭店等场所信用卡经常会出现离开用户视线的现象,在这一阶段不法电源就可能会用小型的读卡设备读取词条的信息,进而复制用户的信用卡进行消费;ATM欺诈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用户信用卡信息被窃取或者被伪造,用户获取密码等关键信息以后,会利用ATM进行信用卡的盗刷。伪造犯罪分子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的信用卡资料,如盗取,或计算机黑客通过攻击网上银行系统获取,在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

(四)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

在商业银行内部不法工作人员对信用卡的非法利用对商业银行的伤害极大,其特点是利用自己的内部职权作案,较为隐蔽。例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者盗窃已经打制好的信用卡,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者持卡消费;越权套取大额现象;通过更改客户资料和存款余额盗取现金。

三、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上世纪九十年代,商业银行陆续开始发行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但是这一阶段的信用卡并不是作为零售结算工具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中间结算方式,银行提供这一中间结算方式的目的是向使用者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本世纪初揽储率成为银行运营效率的重要考察指标,大多数银行都利用信用卡作为吸引储户的手段,在信用卡运营过程中过分重视信用卡的结算功能,使信用卡成为企业间大额结算的工具,但是由于配套风险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少信用卡的透支和转账结算功能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1]。

(二)银行信用卡业务粗放式经营

信用卡是一种完善金融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集约型金融工具,其自身的运行应该秉承着集约型的特性,才能够发挥零售结算工具和现代金融工作的双重作用,而当前我国的信用卡发行主体呈现的是一种小而全的区域割据形式。不仅信用卡发行主体——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而且商业银行信用卡的区域分割性极强,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往往会给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带来极大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

(三)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风险控制技术是现代商业银行广泛应用的管理技术形式,是信用卡风险管理控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制度发展时间较短,很多控制技术和控制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风险监控的技术手段相对薄弱,包括审批、资金清算、风险资产的清分与管理等活动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

四、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一)提高风险管理的预见性

信用卡作为一种信用金融工具,虽然只能够应用于消费,但是其自身还是存在着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让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经营活动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卡监管机构应该从信用卡的发行和运行状况出发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见性的调控,当信用卡风险已经在市场整体和金融机构内容蔓延开来以后,对信用卡风险的调节就会因为不良资产的数量过多而无法保持公允[2]。

(二)发卡机构应理性、审慎,避免市场过度和无序竞争

从国际上已经发生的信用卡风险事件来看,信用卡的发卡机构对信用卡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国信用卡发行机构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商业银行忙于抢占国内信用卡市场,商业银行之间的信用卡竞争极为激烈,信用卡已经成为一种急于出手的商品,各种地毯式推广、免费年、送礼品的现象屡见不鲜,激烈的竞争客观上造成了申请门槛的降低,导致大量不良信用卡存在。为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风险埋下了影响深远的隐患。

(三)强化消费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完善信用卡市场功能

信用卡是一种高级金融工具形式,其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的推广和应用需要相应的消费者群体意识和保护机制的有力支持,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体系和信用卡管理体系产生时间较晚,相应的环境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消费者保护的立法滞后,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消费者属于弱势群体,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和平台为消费者和商业银行提供平等、公正对话的环境,导致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纠纷日益增多。对于科学环境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家一户的问题,社会经济各方面要大力推动消费者教育,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明确信用卡使用者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责任关系,确保双方权利和责任的落实[3]。

五、结论

信用卡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发行和应用质量将会对商业银行、现代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以商业银行为例对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本文从银行信用卡风险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和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和借鉴。

[1]管朝.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

[2]毛识峰.农村中小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徐玉梅.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

[4]赵艳红.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

[5]杨国强.安徽省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3.

[6]杨贤伟.A银行四川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不法信用卡管理策略
关于禁止盗用《图书馆论坛》名义进行不法活动的严正申明*
信用卡资深用户
论联大设立叙利亚“国际公正独立机制”的不法性
信用卡诈骗
论故意不法先前行为人的作为义务
办信用卡透支还债夫妻均获刑10年
徙木立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