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

2015-06-23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计价工程造价工程

熊 林

(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324000)

浅谈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

熊 林

(衢州学院 浙江 衢州:324000)

从分析工科课程教学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课程结构重建、项目法教学、螺旋递进法具体措施,注重实践环节效果,有效提高学生造价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1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必要性

职业能力即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美国学者Larrie Gale和Gaston Pol在《能力:定义与理论框架》文中描述:“能力是与职位和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胜任一定工作角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判断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就是能力。”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科院校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工程造价是土木工程及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针对建设工程的投资或者费用组成进行概预算,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知识。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区域性、技术性、专业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政策性强的特点。该课程课堂理论教学,强调造价理论知识。实践教学锻炼学生计价技能。课程教学要改变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一本教材。

我国的工程建设领域为了早日和国际惯例接轨,适应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要求,2013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在执行,目前由于出版社体制原因,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很难跟上行业变化速度,导致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当前工程造价和工程概预算方面教材和相关书籍较多,由于计价模式和政策具有较强的地区性、时效性,使得各版本的工程造价教材的通用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实训效果得不到保证,实践练习较少,动手能力不足,临近考试忙于背诵计价条文、造价理论知识、计算规则,识图能力差,实践环节抄袭严重,在工作岗位中不能灵活处理工程造价实际等问题,不利于造价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该课程教学要尽快形成一套适应新的计价模式的教学方案及方法,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造价职业能力,针对课程特点,应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多方面采取措施,应该从课程结构重建、项目法教学、螺旋递进法等方面入手,有利于拓展工程造价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构架,提高造价职业能力。

2.1 改革课程结构,按照计价工作流程构建教学情景

以装饰分部计价教学为例,将装饰工作流程作为研究对象,按工程项目实际计价工作开展课程教学,将课程分为识图、算量、组价三个教学情景。

图1 装饰分部计价工作流程图

识图方面应该注意在工程量计算之前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包括读懂施工图的能力及准确找出构件尺寸的能力。通过多接触工程,将施工分部分项划分具体化,不能留在抽象名称上,强化学生相近概念的区分,如结构部分中的独立基础、带形基础、满堂基础的区分,框架柱与构造柱的区分,框架梁、圈梁、过梁的区分,直接结合施工详图,效果比文字描述要好,通过反复构件图片展示,增加学生对工程构件感性认识。只有在正确划分项目后,对后续工程量计算起着保证作用,这一点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制图、结构、施工技术知识充实到该课程的学习中。

算量方面由于每一分部分项工程都有相应的计算规则,单纯讲授计算规则理论部分较为单调,文字较多,学生表面上理解了,但实际运算能力还应该通过对多项工程实例计算来加强,促进对计算规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可以避免学生对条文的死记硬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通过积极收集多种工程施工图样,学生才能对各分部分项的准确划分。

组价方面应该很好利用造价软件,目前使用软件编制造价已经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应该加大对应用软件的使用力度,也是学生促进形成实践技能、核心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适应未来进行造价工作。在进行手工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掌握造价软件,完整地做一套施工图预算,从工程创建到综合费用取定,工程量计算,定额套价换算等直至报表打印,使学生在工程实例的练习中熟练掌握计价每一个步骤,同时引入图形算量和钢筋算量,使学生能用各种类型的软件熟练地编制工程造价。

2.2 以项目为导向,采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

重构传统的课堂教学的空间设计,融教室、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与一体,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开展项目法教学,提升职业技能项目法教学是目前培养实用型人才有效的教学模式。工程造价课程采用以案例为引导的项目教学法,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都来源于建筑工程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单价”项引申定额的概念和作用(直接套用和换算、补充定额),由“定额号”“项目名称”和计量单位”引出列项工作。由“工程量”引出工程量计算手算和计算机软件算量(这是工作量最大的一项任务),由“工程费用计算表”引出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这样就能很有联系地完成定额计价的教学基本内容。这种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造价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案例计算中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职业技能。

在造价管理理论章节的讲解,内容不能仅仅局限教材,应该将行业动态,相关政策引导进入,引导学生阅读《建筑经济》、《建筑时报》等行业刊物,以及关注各省市造价网,学生在业余时间得到充分利用。通过了解行业信息及动态,带着对该课程的兴趣,关注到的热点问题,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在此基础上,将造价管理案例展开讲解,学生不会觉得内容枯燥,不是片面应付考试,局限记忆,逐渐讲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例如在定额理论部分中的人工单价组成,教材仅限于人工单价具体组成,单纯记住组成意义不大,学生可以游览造价网站,公布人工信息价调整,人工价格指数相关通知。鼓励学生调查目前建筑行业各工种工资收入情况,在了解行业对人工价的管理基础上,阅读行业专家撰写的关于人工单价动态的理论研究论文,了解静态和动态人工单价的意义,加强对人工单价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丰富对人工单价的认识。

在涉及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理论部分,由于项目所处阶段不同,立足角度不同(有业主、施工方等),造价管理方法和内容各有不同,可以分阶段、参与方展开课堂讨论,讨论之前,要求了解教材主要内容之外,阅读相关行业论文,拓展知识面,了解最新造价行业动态。可以分以下专题研究讨论:

(1)设计阶段造价如何管理,主要涉及优化方案、限额涉及、价值工程的应用;

(2)招标投标造价管理,主要招标控制价的确定、报价策略;

(3)实施阶段造价管理,现场成本如何控制(施工方角度)、如何控制设计变更(设计方、业主角度)。

造价理论知识通过多渠道知识拓展,丰富知识构架,对造价行业动态的了解,改变单纯片面记忆现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质变效应,完成知识的升华。

2.3 课堂教学的开展—— 螺旋递进法

工程造价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技能,一是要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列项和计算工程造价。二是必须具备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需要通过反复动手训练才有可能达到。从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由局部到整体。通过系统的练习,使学生基本具有了常用建筑工程造价的编制能力。在系统训练时注意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包括读懂施工图的能力及准确找出构件尺寸的能力.并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单价的构成,判断项目的综合单价是否合理。通过两三个工程系统的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了整套结算的工作步骤,具有了建设工程投标报价实际能力,巩固了计价能力。

3 实践环节的强化

实践教学环节增加识图实训,大多数初学造价普遍反映对局部分项工程能够完成,但面对一套完整建筑结构图感觉无从下手,最大困难就是识图。配套设置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后能够进行实践训练,保证学生能够做到综合运用计价知识,学以致用;加大软件实训类课程设计的比例,强化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工程造价软件实训专业教育阶段,要将单纯地传授计价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在特定的工程下应用计价规则知识,处理计价问题。 要以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解决教材条文性多,政策性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采用实际工程为案例,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涵盖的工程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工程预算运用计算规则不尽相同,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内容不能涉及所有结构类型。从基本概念入手,以一个单位工程造价文件的形成过程为主线,以理论为本,以形成造价文件的方法为主导,加强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及时注入造价新信息、新规范、新知识,让学生及时了解工程造价的动态,增强学生对造价工作的适应性。

4 教学师资及设备方面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块的落实,还需要相关教学条件的完善,如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及保障、专业教学软件的实用性、教师队伍工程素质的提高等.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单纯地注重学历,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到学校讲学,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这是工程造价专业工程实践性强决定的,才能保证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前瞻性。

在教学实践中应建立工程造价课程专业图书室,组建计算机机房,购置相关造价软件供学生实训使用,以保证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多途径的,多角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培养实用型人才有效的教学模式,还必须依靠教师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教师应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多种工程造价知识,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造价的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 邱磊,吴照学.培养工程造价课程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1,(1):156.

[2] 焦玮,李文芳.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思考[J]. 山西建筑,(下旬刊)2007,(2):198.

[3] 韩英爱,王德君,张华,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课程的改革[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6,(2):76.

[4] 吴强.《土木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12):105.

[5] 郝鹏,李锦华,任志涛.能力素养提升的工程造价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36.

[6] 李佐华,凌支援.《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7.

[7] 孙娜,董晶.独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技能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4):87.

[8] 丁晓欣,刘颖春.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6):79.

[9] 王永坤,冯东梅.工程管理专业“做中学“教学改革实施策略[J].山西建筑,2011,12(下旬刊):223.

(责任编辑:李文英)

A Discussion of "Engineering Cos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XIONG Lin

(Quzhou College, Quzhou 324000, Zhejiang)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courses cultivating occupational skills, this paper expounds on the necessity of reform of "engineering cost" curriculum, puts forward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s with specific measures,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practice effect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occupational skills effectively.

engineering cost; occupational skills; teaching reform

2014-10-24

2015-05-12

熊 林(1972~),女,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E-mail:xionglin7227@126.com

G424

A

1671-3524(2015)02-0093-03

猜你喜欢

计价工程造价工程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子午工程
工程造价之旅
工程
工程
工程
关注新“新清单计价规范”的几大特点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