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依据

2015-06-2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调动积极性群众

张 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 南宁 530021 )

试论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依据

张 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 南宁 530021 )

激励法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其得以有效开展的依据在于,理论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思想,现实上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激励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据;现实依据

激励法不仅是多学科共同关注的方法,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全面把握激励法的内涵以及激励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依据,是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运用激励法的必要前提。

一、激励与激励法

什么是激励?从辞源学上看,激励就是“激发鼓励” 之意。《辞海》的解释是:“激发使其振作”。在现代学术范畴中,激励被广泛地运用于多个学科当中,涵义非常丰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外部奖酬的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长远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愿望程度。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构成人的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学者认为,激励是指“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使人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中”。

以上众多学者立足本学科研究,在不同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目的、不同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激励概念作了不同的阐释,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因研究需要不同,解释的侧重点不同,但总的来说都一致认为:激励法就是对人的各种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满足或限制,以引起他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动机,引起某些方面的行为,并通过对动机的强化,对行为加以控制和调节的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激励法概念图

二、激励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思想

激励法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理论依据在于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有关激励的精辟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法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它要求我们在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续运用激励的思想,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一种历史因素,一旦被其它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造成的时候,它也影响周围的环境,甚至能够对产生它的原因发生反作用”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社会意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此外,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激励在实践中产生的直接结果,表现为积极性,而积极性就是人行动的动力。正如他所说的: “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 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因为它属于意识范畴,必然还要受到客观物质规律的制约。然而,也正是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才使得人的积极性弥足珍贵,也使得调动人的积极性变得如此重要。

列宁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消极的反映。正如他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基于这种认识,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具体有效的激励措施,很大程度地调动了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对帮助苏联渡过困难时期,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激励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毛泽东更是强调了激励的重要性,并把满足群众的需要、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方法。他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反复阐述了满足群众需要、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调动群众革命积极性的重要性,并告诫全党干部,必须抛弃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领导方式,他认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毛泽东同志在他以后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中,也一直发扬了这种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续采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激励法。

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并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他在谈到工业建设时说:“我们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调动一切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而奋斗。” 这就说明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我们搞好工业建设的前提和关键;在谈到如何恢复农业生产时,他依然认为要恢复农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他说:“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他认为“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并最终提出了“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 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激励思想也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激励法。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 。他认为,“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政策,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就一定能够在我国成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江泽民同志的这些关于激励的理论也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贯彻激励的思想,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

胡锦涛同志也非常重视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他“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主要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并在2004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从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此外,胡锦涛同志还丰富和发展了江泽民同志关于人才激励的思想,他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关于激励的思想也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激励法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激励法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其现实依据在于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从现实来看,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5岁之间,这是一个人生理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青春期。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迅速发育,并趋于成熟。但是,由于大学生在此之前一直扮演学生的角色,从未真正步入社会,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尽管他们的生理与其他同龄人一样趋于成熟,但是心理尚未成熟。随着知识的增多,生理上的成熟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正是这些现实的矛盾,使得大学生在各方面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群体心理特征。

首先,大学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大学生有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他们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的社会情感,如社会责任感、友谊感、道德感等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爱憎分明,崇尚高尚的道德行为,鄙视不道德的行为,珍视友谊,乐于为朋友分忧,情感非常丰富。但大学生的情感并不稳定,特别容易偏激和冲动。而且情绪变化比较大,既会为了一时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为了小小的失意而萎靡不振。大学生的这种情感特征,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多多激励他们,使其发扬好的情感特征,克服不良的情绪,并引导他们多和其他同学交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活动,使其在集体中不断发展自己。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由于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争强好胜的性格。进入大学以后,随着掌握知识的不断增多,专业技能的不断增长,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反对简单式的说服教育,并希望自己在集体中有一定的地位,要求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于是自我认识更加主动,甚至把主要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多多激励他们、表扬他们,从而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并不断奋发向上。

再次,大学生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一个人完成自己所设置的目标的动机,是指根据适当的标准,争取成功的一种内驱力。” 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都希望自己做的事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赞许,只不过有的人成就动机强一些,有的弱一些而已。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剧变的青春期,而且有知识有文化,所以他们的成就动机比其他同龄群体要强很多。因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以正面的激励和表扬为主。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现实层面,都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多更好地运用激励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4-04.

[7]胡锦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12-21.

[8]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95-4654(2015)01-0159-03

2014-11-07

G641

A

猜你喜欢

调动积极性群众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多让群众咧嘴笑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