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2015-06-23赵鑫付莉超卢建伟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热加工金属材料热处理

文/赵鑫 付莉超 卢建伟

浅谈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文/赵鑫 付莉超 卢建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并行。本文分析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特点,并从教学行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这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深化教学改革。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锻炼。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处理基础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其教学目标是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改变是教学改革的成果,所以,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改革仍需进行下去。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的设定

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所有的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学生最先学习本课程,然后学习以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基础课程为基础开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后期其他课程。

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除了要具有扎实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应用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分析,一是知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各个指标及测定方法、钢的热处理方法和热处理加工工序以及铸造、锻压和焊接的基本工艺方法,了解金属晶体结构及铁碳合金相图、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等知识。二是能力培养目标,培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与热处理加工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测定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并能根据工程需要及零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常用工程材料,能够根据铸造毛坯或零件的特点来判断选择合适的机械加工方法,还能根据机械加工的要求进行热处理加工,对焊接工艺方法的选择合理。三是素质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加工的知识,并且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操作的素质。

2.课程内容与特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改变,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以课程内容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主要分为五个板块,涉及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热处理加工以及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工艺等知识。板块一是金属材料性能。主要学习金属材料性能,重点学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力学性能的强度和硬度以及相对应的测量方法。板块二是金属学基础知识板块,重点学习金属晶体结构及铁碳合金相图,学习钢中合金元素的成分及作用,并且正确挑选、使用合金钢。板块三是钢的热加工处理,重点学习钢的热加工工序,掌握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淬火及热处理淬火工序,正确选择合适的淬火方式。板块四是钢、非铁合金及铸铁。学习碳素钢及合金钢的分类与应用,学习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及钛合金等的分类与应用,重点学习掌握铸铁的种类与应用,并且能够在工程中正确地选择合适的铸铁。板块五是铸造、锻压、焊接机械加工工艺,掌握不同材质的铸造、锻压与焊接的不同工艺方法,增强学生应用动手能力。

3.教学实践与改革建议

3.1规范教学行为

规范教学行为,改革传统金属材料与热加工课程中的教学模式,不再以教师围绕教材进行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多样化,扩大教学环境,充分结合使用课堂教室与实验室进行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使用多媒体、模型、现场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保证教学效果。

3.2整合教学内容,体现应用价值

有效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理顺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使教学内容适应当前机械制造与热加工的发展需要,这大大节省了教学课时,避免了知识的重复教学;板块化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方面地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应用实践,发挥金属材料与热加工的应用价值,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如在实验室教学铸造、锻压及焊接施工工艺,巩固了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的理解,保证了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应用目标,使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的技术需求。

3.3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资源,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加强对教师的金属材料与加工处理的实践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还要注重对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与专业知识的扎实巩固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推进教学改革,更加符合金属材料与热加工处理的教学需求与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教学资源还需要改变教学环境,把教学开展到实验室中去,培养并增强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金属材料与热加工知识的理解,充分使用多媒体、音视频、教学道具等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应用能力提高理论指导。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1]张晶莹.高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1

[2]黄应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法的选择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2

赵鑫(1985-),男,河北邢台市人,研究生,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金属材料。 付莉超(1984-),女,河北唐山人,助教,工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焊接。 卢建伟(1986-),男,河北唐山人,助教,工学硕士,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方向:能源与环保材料。

G

A

2095-9214(2015)03-0142-01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猜你喜欢

热加工金属材料热处理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 年第2 期广告目次
《金属加工(热加工)》2023年第1期广告目次
民用飞机零件的热处理制造符合性检查
34CrNiMo6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研究
2020年《金属加工(热加工)》总目录
Cr12MoV导杆热处理开裂分析
负载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金属材料披上“防护衣”——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
沈阳宇金属材料研究所
J75钢焊后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