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心理研究在中职心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23王宇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干系讲授品德

文/王宇

教育心理研究在中职心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文/王宇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老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来文化的担任和发展中起着桥梁纽带的效用,当代老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任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塑造、指导学生心灵的任务。若何时候协助学生解除负面、悲观的心理,克服各类心理障碍,是每位老师都在不断学习和摸索的内容。教育心理学的调研对象便是教育进程当中的各种心理转变,运用教育心理学调研教育讲授进程当中学生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培育学生乐观、向上、健全的品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以是,教育讲授有了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点,教育实践就可以掌控准确的标的目的,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育教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教育;应用研究

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人类精力资本的开发者,必需学习有关人类“灵魂”的科学心理学。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知识相对较亏弱,发展履历较艰苦,必要更多的关切、关爱与准确的指导。是以,请求老师必需把握学生的内心变化规律,从而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智力,优化学生的品德培育,丰硕与完美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调研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老师必需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指点,科学的将心理学运用到教育讲授中去,培育学生乐观、向上、健全的品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的学生年纪大多在17、18岁这一期间,正处于青少年期,是人生中的“疾风怒涛”的期间,反叛心理较强,也是智力成长的快速期。咱们应该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作为咱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心理学道理则是指点咱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

在青少年期里,处于此阶段的学生不管是心理、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转变,身心轻易表示两极性,情感与感情两极性,对成人闭锁,对伙伴开放,叛逆传统,独树一帜。心理和心理的转变彼此关联、彼此影响,这个期间是最轻易呈现心理行动和行动非常的期间,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期间。是以,掌控好这一特征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教育工作是塑造美好心灵的职业,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议了老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是学生要有健康的心理成长,老师起首必须有健康的心理程度。并且老师不但要领会学生不懂的常识,为学生办理他们的学习疑难,更必要学习把握心理学常识,实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连系实际情况,活动心理学常识对学生呈现的难题实时对其进行心理指点。中职学生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会出现学习坚苦、反叛、个性强、宣布与家人的干系敌对、同学之间干系不好、与教员的干系不好因家庭及发展环境的影响而致使的心理难题等多种环境。学生轻易发生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品德停滞、品德缺点、作息停滞等心理难题。老师懂的了心理学并实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传承起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可见,老师本身优秀的心理学常识根本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三、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1.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教育讲授中,中职学生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他们阔别家人、家庭、来学校念书,同时正处于青少年期,会出现学习坚苦、反叛、个性强、宣布与家人的干系敌对、同学之间干系不好、与教员的干系不好因家庭及发展环境的影响而致使的心理难题。他们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必要获得关切与爱惜。这时候,老师就需要应用心理学常识,传承起心理治疗师的责任,当真仔细的聆听学生的懊恼,按照不一样的难题,有针对性的举行准确的指导和处置,同时老师要朴拙的关切爱惜学生,明白学生的内心世界,变短师生心理上的间隔,鼓动勉励学生,不要用言语与行动危险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构成一种协调舒畅、乐观向上的师生关系。

2.把握学生上课心理,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学生对学习缺少乐趣,学习目的不明确,是以,会呈现上课注意力不会合,降低了学习效力。教师应擅长应用心理学的伎俩,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会合到教学内容上。起首,老师要连结和控制自己的心态,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动员课堂气氛。比如要连结朴拙的微笑,和善的语调,讲授机智幽默,把比赛引入到讲堂,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其次,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多采用多媒体、虚拟仿真、图片动画等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因其新鲜、有趣、生动、形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上述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变厌学为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讲堂效力。

3.“罗森塔尔效应”的有力把握

“罗森塔尔效应”也可叫做“老师期望效应”,所谓老师期望是一种非常大并且潜力实足的教育讲授气力。颠末一段时候,学生会从老师的行动与脸色中感觉到老师对本身的不信任,从而会以不正面乃至悲观的立场来看待老师,这类悲观立场时候长了,有大概致使学生一点点的谢绝教员的请求。也有些学生的性情是比力内向,教员的一次立场欠佳,就会给他留下一些暗影,就会对学生的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影响。到最后这学生的成就就会和教员预感的同样,学习成就就会自然而然的降低,操行也就随之会一点点的变坏。

四、结束语

教育讲授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想使教育讲授加倍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若何应用教育心理学从教育讲授的角度去调研学生的心理规律,办理教育讲授中存在的难题。灵活运用教育心理学可以协助老师堆集工作经验,使教育讲授工作加倍合适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教育讲授程度,改良讲授方法,培养出具备乐观、向上、健全的品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的学生。这是思维教育工作的起点也是思维教育工作的目的。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2]刘益民.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0.3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G

A

2095-9214(2015)03-0141-01

河北商贸学校)

猜你喜欢

干系讲授品德
PPP项目的干系人识别及其分析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探究项目干系人的管理实践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中央空调产品研发项目中的干系人技术应用研究
品德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外部干系人管理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论茶的君子品德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