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新方式—MOOC

2015-06-23蒙若珺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习者心理健康心理

文/蒙若珺

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新方式—MOOC

文/蒙若珺

面临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满足、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习惯不适应、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等现实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亟需探索新的实施方式——MOOC,不断创新教育实践途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继续发展。

MOO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现实背景

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渠道。教育部在2011年曾发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实践和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功能做了明确的指导,一些地区更提出了省内各高校应为全体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工作要求。许多高校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扎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但是由于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近年来,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MOOC)在世界高校开始流行,MOOC这种在线教育资源具备大规模、自组织、个性化、社会化等优势,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同步,这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冲击着高等教育传统课程体系。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信息获取便捷的互联网的时代中,MOOC的兴起为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2.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2.1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

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校大学生处在青春期与青年初期之间,最容易遇到的往往是环境适应、人际关系、情感和情绪方面的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基本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一般在大学的第一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存在差异,大一新生从高中来到大学,迫切需要适应、学习方面的心理指导,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则对人际关系、情感和情绪、职业方向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更感兴趣,大四的学生主要关注就业择业、压力应对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存在差异性。学生的家庭背景、亲子关系和成长过程等方面的差异,又使得学生在大学阶段可能面临的心理困扰有存在差异,他们对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问题渴望了解的深度也有所不同。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采取“一刀切”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2.2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适应

如今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与以前的大学生有较大的区别。互联网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交流感情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呈现碎片化的形态,微信、微博、微视频等自媒体的传播具备便捷的操作性,这些因素逐渐改变着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他们的学习可随时随地展开,凸显时空上的灵活性。现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识记概念,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理解心理知识,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课堂上集中和系统化的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思考。

2.3心理健康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偏低、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也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发展。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都达不到师生比1:5000的标准,而在美国和香港,心理老师的师生配比分别是1:1500和1:1000。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和学生的需求特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也很高。有调查表明,在课堂上,大学生们更欢迎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而当前大多数高校里,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不是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或具备心理学学科背景的教师。较高的师资专业性要求和偏低的队伍专业现状之间的冲突,使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探索心理健康课程的MOOC实现方式

3.1MOOC

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OOC课于2008年起源与加拿大,并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国内学者在MOOC的研究和实践中,都逐渐肯定了在线课程学习、混合学习方式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传统高等教育可以借MOOC之势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变革。

3.2MOOC学习平台运用于心理健康课程中将具有的优势

MOOC体现了信息前所未有的易获性、多元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在线课程和公开视频课程,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2.1使心理课程的学习过程具有高度互动性

传统的视频教学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翻版,也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习者主动性不高的缺陷;而MOOC所具有的互动性,不仅体现在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如学生以答题完成闯关任务的方式获得听课权、教师可在线为学生解疑答惑,同时也体现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如在线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相互批改作业等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视应用的学科,MOOC所体现的高度互动性,是对学生人际交流的一种促进和强化,在这种活跃的交流和互动中,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深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习质量。

3.2.2内容组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以往的视频教学持续时间基本与课堂教学一样,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因此学习的效率往往不尽如人意。而MOOC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用十到二十分钟的微课程讲授核心知识,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观看这些短视频,进行片段化的学习,这样既便于他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遵循了注意力持续规律,使学习过程变得高效、便捷。

而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对MOOC的不同内容进行组合,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甚至可以在遇到心理困扰时,选择相应的微课程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自己的心理状况,还能即时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心理困扰的解决中。

3.2.3实现心理课程师资的优化利用

MOOC以世界级名校、名师为依托,提供的课程资源制作精良,结构完整,是具有国际水准的优质课程,与传统网络课程相比,MOOC有效克服了课程质量粗糙、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使他们足不出户接触到世界知名大学的精品课程。依托互联网强大的共享性,来自世界名校的顶尖心理学教授可以在MOOC平台上同时对数千名学生进行教学,这样能够实现优质教师资源的优化利用,有效地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不足的发展困境。

4.面临的制约与挑战

虽然采用MOOC平台来实现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将具有诸多优势,但就目前国内MOOC的发展现状,这一改革仍面临着一些制约与挑战。

MOOC需要依靠强大的平台研发、数据挖掘、网络交互等技术为支撑,同时采取科学的教案和教法。目前国内能够组织开发心理健康MOOC课程并承担教学任务的课程团队屈指可数。另外,MOOC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怎样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杜绝作假行为等,不仅要依靠学生个人的自我约束,更要以成熟的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MOOC要求学习者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技术素养,能够熟练使用工具获取课程信息,参与课程讨论。其次,MOOC的课程内容并非完全集中呈现,而是分散在各种网络资源上,需要学习者使用多种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参与学习。再次,MOOC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中心地位,学习者需要对自己负责,需要自我调节以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以上这些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以上两点,国内高校管理者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校际合作不足,运作模式单一等因素也在制约着MOOC平台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使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MOOC必将逐步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成为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助力。

[1]孟汇海.(2015).基于MOOC的高校德育课程新模式探究.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60-64.

[2]刘婷,(2015).MOOC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课程比较研究.继续教育,231,40-42.

[3]卫志民,(2015).“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西北师大学报,52,78-84.

[4]李青,王涛,(2012).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发课程模式.中国远程教育,3,30-36.

[5]张祖曦,廖友国,(2014).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长春工业大学学报,35,128-131.

[6]龚宝成,李孔胜,(2014).“慕课”冲击与高等教育厘革趋向——应用型高等院校课程建设研究探微.淮南师范学院学报,84,101-105.

蒙若珺(1987-),女,心理学硕士,广州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

G

A

2095-9214(2015)03-0126-02

广州商学院)

猜你喜欢

学习者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心理感受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