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分析

2015-06-23戚建楚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木块新课改科学

文/戚建楚

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分析

文/戚建楚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新课程改革已逐渐在课堂中应用,而课堂在新课改标准下变得多姿多彩。初中的科学主要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偏理科性学科,其内容主要是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对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有初步的了解。本文主要分析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科学的兴趣。

新课改;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浙江大部分学校已经开设科学这一学科。由于科学是一门综合课程,要想在新课改标准下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其对科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会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采用策略的必要性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教师就是将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单纯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不需要再备教案、精心安排上课的内容,也没有必要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吸收掌握知识的能力。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有时由于教师在上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合理清楚的解释,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从而影响学生上课学习的效率。

在新课改标准下,学校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然后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果等这样的过程,这种方法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自己不懂得问题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还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交际能力。所以在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采用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二、如何实现师生互动

目前,我国大多部分学校在师生互动这一环节仍然存在着问题,而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则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成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满堂灌”,毫无任何的生动有趣,使得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角色转变,尤其对于生物这种枯燥无味的知识来说,角色转变是实现师生互动的最好方式。

例如,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先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看课本,要在看书的过程中将知识要点以及不懂的问题标注出来。然后教师随机找不同学生到讲台上,按照平时的讲课方式讲解这一课时所学的内容,中间也可以提问同学。最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再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实现师生互动可以将一节枯燥的课程改变成生动有趣的课,学生在认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交际水平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始,在基础教育方式上也放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表现的最明显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综合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思想的同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观摩、思考、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在质疑和探索的状态下实现创新,这种方式是从学生的根本出发,提高了学生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下,可以结合课堂实验、概念性教学以及习题课教学,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保证学生效率的同时还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

2.以实际生活为主导

教师在发现班里学生在上课中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讲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烧火的过程中,为什么将木材全部堆放在一起的时候,火势较缓,温度不高?而堆放木材时在中间留一定的空隙时火势较猛,温度较高呢?在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可以给出答案:木材在燃烧时,氧气越多,燃烧的越充分。我们的家庭中常用的热水壶里面会“结”有一层水垢,这种水垢该如何去除?在片刻思考的时间过后,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水垢的主要由是碳酸钙与氢氧化镁组成,可以用我们家庭常用的调料—醋去除。诸如此类我们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小例子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出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将实验活动作为平台

有效的实验是科学的依据,科学的实验不仅会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洞察力以及团结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实验活动作为平台进行教学。

例如,在讨论“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可以直接先提出问题,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相关的实验器材有:倾斜角度不同的斜木块两个、方木块两个、体积相同的钢球与铜球各一个。让同一铜球在一斜木块上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向下滚动,铜球撞击在模板上,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并记录下来。再让钢球在另一斜木板上从同一高度下滑,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记录下来。该实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小,可以很容易得出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如果教师直接讲授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学生很难理解,而且会很容易忘记,但是科学有效地实验活动会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试验结果,在今后能够更轻松的解答问题。

4.以情境教学为纽带

新课改标准下的初中科学课堂中,可以以情境教学为纽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初中科学的兴趣。情境教学可以采用电视机、录音机、PPT等相关教学工具,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有效资料。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控制班里的电视机,在每周统一的时间内播放实验节目,让学生在适当放松的情况下学习相关实验,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在讲述《串联与并联》这节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若干组,每组准备电池一节、小灯泡两个、电流表与电压表各一个,导线若干。组员合作将线路连接好,使灯泡发亮的同时记录好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在各组结果的展示过程中,会发现虽然所用的器材是一样的,但是最后的读数却不尽相同。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读数会不一样?教师在此时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这节课的主题:《串联与并联》。

与此同时也会让学生们明白串联时各用电器电流大小相等,并联时各用电器电压大小相等。教师在讲述之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一次,体会一下与教师所讲是否相同,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四、结语

国家大力实施新课改主要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的同时,注重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帮助他们及时理解、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动脑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好新课改标准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相关的准备,充分利用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素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交流的同时,学到更多地对自己将来有用的知识。

[1]何海武.提高初中科学教堂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治学之法,2013(10):62-63.

[2]余勇.如何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7):43-44.

[3]陈小波.浅析新课改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2(07):13.

[4]柴如侠.浅析新课改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2(08):71.

[5]王丽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2012(05):94-95.

[6]蒋丹红.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0).

g

A

2095-9214(2015)03-0076-02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大唐镇中学)

猜你喜欢

木块新课改科学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科学拔牙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