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研究

2015-06-23林峰段诗洋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纪念馆博物馆

文/林峰 段诗洋

纪念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研究

文/林峰 段诗洋

第二课堂是素质教育方式和沟通机制,实现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是人才培养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革命纪念馆如何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所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第二课堂;纪念馆;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教育是相对学校课堂教学而言的辅助性教育手段,如果说学校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一课堂好比规定动作,第二课堂好比自选动作。作为向社会输出精神食粮的革命纪念馆,如何发挥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教育的第二课堂?这些都是革命类纪念馆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建设不得不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革命类纪念馆的定义与功能

纪念馆是中国博物馆系统的综合类、专门类、纪念类三大版块之一,为纪念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位历史人物而建立,可以定义为纪念历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关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旧址和文物资料保护收藏机构及宣传教育机构。

纪念馆属于博物馆,但因为它又是一种纪念场所,所以区别于综合类、专门类博物馆。纪念馆既具有博物馆的共性,更有区别于一般博物馆的个性,较之博物馆纪念馆有如下特点:一专题性。相对于博物馆的“博”,纪念馆更加“专”,博物馆具有综合性和地志性,而纪念馆则是人物性和事件性,主题、主体单一纯粹,个性鲜明[1]。二纪念性。相对于博物馆的“物”,纪念馆更有“情”,博物馆具有客观性,而纪念馆则维系情感、凝聚精神,激发追求。相对于博物馆的功能,纪念馆更具有教育和旅游功能,甚至是其主要功能。相对于博物馆,纪念馆往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二、纪念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必要性

1、首先是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

素质教育要求做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将德育列为五德之首,要求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青少年学生是纪念馆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观众群体。而纪念馆作为重要的文化场所和我国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配合学校开展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义不容辞的。

2、其次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对众多学生进行同步教学,大大提高教学的组织性和有效性。但是其难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不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丰富,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但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课外教育场所十分有限,所以作为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通过建立全方位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是纪念馆应该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服务。

三、对纪念馆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的实践思考

以往人们往往认为与综合博物馆相比,革命纪念馆相对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了有效地开辟大中小学生教育第二课堂,西安“八办”纪念馆近几年依托革命旧址、纪念馆历史资源的特色与优势,充分利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力量,通过整体部署,多方携手有效地推进了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引导学生们开展体验实践和革命传统探寻,形成了富有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

1、设计生活体验活动,主打第二课堂品牌

以“磨练不怕苦,英雄出少年,立志展宏图”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学生穿上八路军服来到当年老八路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体验当年老八路的艰苦生活,进行军事训练、摇纺车、打靶扛枪、吃小米饭、唱革命歌曲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内容不仅让学生体验了当年八路军战士生活战斗,更锻炼了学生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生活作风。

2、量体裁衣引导学生自建第二课堂

利用学生之间便于交流和互动优势,培养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纪念馆着手开展培训小讲解员。将老一辈领导人的感人故事、历史遗物背后的故事重新整理后由学生熟记,然后再到纪念馆实地演练,身为校外辅导员的讲解员从专业的角度指导,让他们掌握讲解技巧。小讲解员天真烂漫的讲解风格深深吸引了大量观众。可见纪念馆并不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关键是要让纪念馆充分发挥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吸引青少年学生的第二课堂。

四、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现在推进第二课堂工作的难题首先是宣传与倡导。开辟“第二课堂”必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宏观倡导,拓展纪念馆的社会效益[2]。纪念馆第二课堂教育应更多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像欧美等博物馆事业发达国家都在政府主导下,已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比如英国自小学起就有在博物馆内授课的课程。国内有地方政府已走在了前面,例如杭州市就向社会公布了《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场馆名录》,号召在校学生积极参观各个场馆组织的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其次和学校的沟通问题也成为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瓶颈。很多学校其实对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并不了解,认为参观一次就够了,而且对组织学生来参加活动的安全问题有些担忧,所以对第二课堂显得不是很热衷。而学生每个年龄段参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小学时来参观可以了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中学时来应会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到了大学时来也许就能领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总之,配合学校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是纪念馆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机遇。革命纪念馆亟需更新观念,依靠自身优势,加强对教宣传与协作,大胆探求纪念馆第二课堂教育的有效新模式。

[1]张秋兵《中国纪念馆刍议》

[2]闻彩贞.探索博物馆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管理观察》

林峰,(1978.7),男,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助理馆员。 段诗洋,(1988.1),女,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助理馆员。

G

A

2095-9214(2015)03-0284-01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纪念馆博物馆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博物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露天博物馆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