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对“优秀学生”的理解调查

2015-06-23李雪莹

亚太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优秀学生纪律小学生

文/李雪莹

关于小学生对“优秀学生”的理解调查

文/李雪莹

每个小学生都想成为优秀学生,但就小学生自身而言,他们对优秀学生的界定和认识是模糊而有限的。本文通过随机选取9名小学生以访谈的方式调查了他们对“优秀学生”这一概念。调查发现,小学生对“优秀学生”的理解局限于学习和纪律两个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正确地全面地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都能成为“优秀学生”。

小学生;优秀学生;理解

前言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孩子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学生”,也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讲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那么,在小学生自己究竟是怎样理解“优秀学生”这一概念呢?

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为了了解小学生对“优秀学生”这一概念的理解,笔者对9名小学生进行了访谈。其中,5名男生,4名女生,3名五年级学生,2名四年级学生,3名三年级学生和1名二年级学生,。这9名学生都是随机选取的。

二、研究方法:

访谈法。

对于访谈中所涉及的问题:

1、你觉得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希望能从小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眼中的“优秀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是如传统一样成绩优异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有其它自己的看法。

2、有特长,但成绩不是特别好的学生是不是优秀的学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希望能引导学生能从多方面思考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

3、你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吗?要怎样做呢?

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但每个人所需要改进或努力的方面不尽相同。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希望一方面能够了解学生对自己的一个评估,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对发展成为优秀学生的改进趋向。

研究结果

小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是在学习和纪律两方面。有2名学生提到个人品质品德。有个别学生提到能力,体育锻炼和特长发展。对于学习这方面,主要表现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考试成绩优异,按时完成作业;在纪律方面,主要表现包括:上课不玩玩具、不做小动作,不惹老师生气,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在品质方面,主要表现包括:乐于助人,待人友好,善良,为他人着想;在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包括:能干事,有见识。

从这一结果可看出,小学生对“优秀的学生”的定位主要是从学习和纪律两方面。也就是说,十分重视智力的发展和纪律习惯的养成。从人生发展历程方面来看,小学阶段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就好比海绵一样,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会追根问底弄个明白,不断地吸收各种知识。同时在这个阶段小学生记忆力强,善于背诵,对感兴趣的事情,也能能够很快记住。另外小学生模仿力强,容易做到记忆的完整性,在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可以持续维持一辈子。相比之下,小学时候养成的坏习惯直到中学大学都很难改正。

虽然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思维能力,但是环境对其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小学生,他们所处的环境主要有两个:学校和家庭。因此,老师和家长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重视学习和纪律也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环境对小学生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家长及老师对“优秀的学生”的大体定位,即学习好守纪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学习和纪律方面,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差异性。在整理访谈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回答是比较单一的。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生成取决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必须从小培养,从学生开始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儿童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开发孩子的潜力。

在访谈中,只有2个学生提到了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跑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他们需要加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断提高理性认识的增长,在理论上奠定道德行为的基础,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对他们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身、心两方面更要健康发展。毛主席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学生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同时,心理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会自我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保持积极、乐观、健康心态,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研究结论

小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的理解集中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当正确地全面地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人生历程的巨大变化时期,是人的智力、能力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小学教育的每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

[1]李旭志.如何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2):139.

[2]梁正波.浅论怎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读与写杂志.2008(2):148.

[3]吴飞.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新一代.2013(3):60.

[4]杨毅霖.加强小学生素质教育浅谈,小学教育研究.2013(14):67-68.

BG63.3

A

2095-9214(2015)03-0026-01

四川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纪律小学生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优秀学生的九个学习细节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