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的历史思考
2015-06-23叶大伟
探究我国语文教学的历史,大概可以成为世界之最。以教坛先圣孔子始的几千年封建教育,几乎全部是语文教学的历史,而几千年一贯制的传统教法实在令人想而生畏。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到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执教者无一不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根本不懂文章内容的情况下,摇头晃脑,为背书而读书。
由此可见,在封建教鞭下,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靠的基本上是自读、自背、自悟,因而多数学生对较复杂的语言现象的理解,只能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即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也许有人要问,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绚烂多彩,能写出名篇佳作者不乏其人,难道这不是封建教育的功绩吗?笔者不但不否认这些,而且还应强调指出,正是这种死记硬背的教法,使学生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语言材料,而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这就是封建文人能够出口成章的主要原因。笔者想指出:这种由量变到要质变的过程太缓慢。如果能在学生大量阅读、不断积累语文材料的同时,教者因势利导,进行必要的具体的切实的理性指导,也许学生语文能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所需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新中国的教育并不是封建教育的简单延续,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多学科齐头并进的综合性正规教育,而语文则是完成所有教学目的的工具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语文教学所花费的教学时间来看,也列各科之首,但结果并不令人乐观,高中毕业生的读写能力距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
众所周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从教材的编写到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无一不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绞尽脑汁。但为什么效果不佳呢?笔者认为,当代语文教学和封建私塾教育在教法上各走了一个极端:封建教育是侧重于感性认识,基本上靠学生自悟的启蒙式教育;当代语文教学所采取的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拔苗助长式的理性教育。二者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和辩证的统一。
笔者可以作如下分析:一个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十二个学年,每学年以60篇文章计,共学了720篇文章。如以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而言,每类中具典型性的文章亦不少于百篇,如果学生能把其中几篇甚至十几篇倒背如流,并对其结构形式、语言特点等熟记于心,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各类文体的文章,就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本而笔下生花了。
造成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客观上诱发了学生的重理轻文思想;多学科大容量教学内容的齐头并进,使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语文等。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从小学到中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忽视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积累。所以要想使语文教学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建国前后的语文教学各走了一个极端。笔者认为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课堂之上、辩证地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才能使语文教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因此,在注意把几千年来的传统教法与当代行之有效的教法紧密结合的同时,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强调感性积累,摆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为了使学生掌握生动丰富的语言材料,应大力加强读背训练,特别是背诵训练。内容可以是古典诗词、当代诗歌及优秀文言文,也包括散文、议论文、说明文在内的其他典型文章。可以肯定地说,一个能背诵三五十首古典诗词的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水平决不仅仅囿于所能背诵的范围内;一个能背诵《师说》《拿来主义》这样典型议论文的学生,不难想象出他完全可以仿照其结构形式完成一篇议论文的写作。背诵是帮助学生达到大量积累语言感性材料的最重要的手段。学生有了较厚实的积累,在教师适度的理论指导下,就能较快地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当然,这里强调的背诵决不等同于封建私塾的死记硬背,它是为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较快实现质变服务的,其明确目标就是进行量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的变化。
2.重视主导作用,摆正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应忽视,但更应该注意到外因只是内因变化的条件,老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执教者不要做拔苗助长式的无用功:一忌不看对象的程式化教学;二忌漫无边际的分析讲解;三忌没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要求执教者点在火候上,导在关键处,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3.重视整体能力的培养,摆正读、背、写三者关系。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读、说、听、写诸多方面。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读、说、听、写的整体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深刻认识每个教学环节与整体能力培养的关系。如读书、背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积累必需的语文感性材料,而这一积累的目的正是促其语文整体能力的快速形成。
(叶大伟 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2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