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备课中发挥语文教师的创造性
2015-06-22林秀芝
林秀芝
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顺利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备课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授课前所做的必要准备,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教师从备课的第一个步骤——熟悉课文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构思教学方案的境地之中。语文教师在备课中熟悉课文,既不是一般读者在鉴赏作品,也不是文艺评论家在做作品评价,更不是语言学家在做语法分析。它的目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因材、因势进行教学设计。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创造性,就要求语文老师在课型的设计上、课文内容的讲解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心得。那些优秀的语文教师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正是因为他们在备课中不断追求创新设计。所以说,要上好语文课,语文教师就应特别注意在备课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践证明,哪怕教师只谈出自己很小的一点心得,也会使课堂生辉。那么,怎样才能在备课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呢?我想,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追求备课的重点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教师在备课中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决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而是在备课中力求提出自己的见解。备课应注重提炼,追求深入浅出。郑板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青瘦,画到深时是熟时。”备课也如同作画,要讲求提炼,要抓重点,余一般,留骨干,剪旁枝,有取有舍。少而精才能容量大。钱梦龙老师说:“备课应目标集中,结构简明。”备课时,对课文固然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但最终在进行课型设计时,应追求集中的目标和简明的教学步骤,这样有利于教师课堂的自由发挥,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为教师与学生的发挥提供更加广阔、自由、开放的空间。教师备课要突出下面几个重点:
1.要统筹考虑。根据不同的类型、课文的特点以及它在语文教学计划中的安排来精心准备。把一篇作品编入哪一册、哪一单元,编者都赋予了它特定的任务,使它成为某些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教师必须努力实现编者的意图,着力引导学生落实某一两个方面的目标。精读课,是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重点课文,教师备课时要从达到三个维度目标为目的认真思考和准备,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综合实践课,备课时教师要创设情景,设计学生活动体验的步骤、方式,设想学生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备适时指导、帮助;课内自读课,教师也要根据课文特点,思考学生在自读学习中迁移运用语文知识去分析文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准备恰当的提示和解决的办法。
2.要善于从课文中选准切入口。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内容进行调控,选准切入口,那么在稍纵即逝的四十五分钟里,什么都面面俱到, 费时多而收效微,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备课时要打破常规,由文章的内容、特点决定教学策略、步骤。改变过去语文教学中习惯的字、词、句、篇、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统的形式。教师要精心安排授课内容,做到把握要点,化解难点;强化基础,适时点拨;温故知新,深入拓展,做到“长文短教,突出重点”。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由于篇幅长,思想内涵较深,备课时我们可以抓住“文眼”——“悲”和“伟大”,以“悲剧的故事为什么蕴涵伟大”为话题串联教学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何有效地进行“长文短教,突出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抓住最能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②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③抓住在全文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或段落去感受。 ④抓住关键性词语去感受。我们只有在备课时进行大胆的尝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长文短教,突出重点,才能合理挤出有效的教学时间,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多读、多想,师生对话,文本对话,拓展思维,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追求备课的深度
深刻者,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也。教育家赞科夫说:“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一个教师应当掌握深刻的知识。”科学、深刻地把握讲授内容是语文教师备课设计成功,并使讲授达到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深入浅出”这个成语正是对成功备课设计的准确概括。教师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就能讲到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具体而言,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挥洒自如,富有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就必须深入透彻地领会讲授的内容,特别要注意把课文的内容、语言思想、情感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像演员一样,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剧本台词的表面理解和记忆,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之中,和剧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在备课时反复诵读课文就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少好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把朗读放在第一位。王尚文教授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钱理群教授也曾经说过:“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有一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反复诵读课文就是他备课的关键环节,他备课往往是反复诵读课文,力求读出自己的兴奋来,有的文章甚至要一直读到自己热泪盈眶方才罢休。他说,如果你读课文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又怎么去打动学生呢?诵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拓展课文之内蕴,诵读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我们通过“披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能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相融的境界。例如笔者在备朱自清的《背影》时,考虑到本文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旧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难度的。本人通过对“望父买橘”这个精彩片断反反复复品读,一直读到“品”出味来,才决定先不从时代背景讲解入手,而是抓住文中四处“背影”,让学生重点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背影的描摩,再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教师这样去教,就能在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带他们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只有自己对文章有了体会,有了感情,才能通过适时的引导,把学生读文章的热情调动起来,最后使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追求备课的广度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中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中最重要的来讲。”备课时,我们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对与课文教学有关的知识和资料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以便在语文课上给学生输入大量的信息,如各类自然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思想紧密联系的名篇时文,与学生有关的教改实验与新鲜理论,中外教育史上与学习方法有关的例子,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名句、格言、警句等,让学生既能更好地掌握语文课内知识,又能透过语文课本,看到更加深刻、更加广阔的世界。如笔者在设计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方案时,通过各种途径,不仅从语文学科角度搜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常用的俗语、谚语、成语以及与之相关的意义和故事。还从历史学科角度搜集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黄河的怀抱里如何繁衍生息,并使黄河流域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的历史资料,为《黄河颂》中“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寻找历史依据。再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掌握黄河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它的现状——特别是它的断流和水污染情况怎样?如何保护母亲河?有哪些关于黄河的优秀公益广告语?此外还从音乐学科角度学唱与黄河有关的歌曲,如《保卫黄河》《黄河船夫曲》等。从美术学科角度了解广告设计、制作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知识等。通过各方面相关知识的收集、储备、整理和提炼,上课时就能够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新课程教学中就会捉襟见肘,正如庄子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文本的探索者,而非文本的传声筒。真正的语文教学,做教师的不仅仅是完成传授基础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对文章的领悟评判、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只是对教参的图解,不能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讲解使自己茅塞顿开,有所收获,学生当然就会对语文课采取冷淡的态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刻领悟,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洞析观察,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情景的审视判断。这就要求我们要多读书,多积累,多总结。
总之,备课是教师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再加工的过程,它是理智与情感过滤后的结晶,是一种转化,一种升华,一种超越。只有在备课中注重重点、深度、广度,才能使语文教学避免照本宣科,达到更高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