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人眼中的端午节

2015-06-22谭忠国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龙舟屈原文人

谭忠国

五月端午,石榴花红;江水平岸,百舸争流。关于它的起源,尽管众

说并存,但因它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而也是诗人节。节日里,

广大民众竞渡、祭祀、饮酒、狂欢,奏响了一曲悲喜激荡的命运交响乐。

而饱浸诗骚的古代文人,观兴甚浓,饮酒吟诗,在他们的五彩笔端和灵

魂深处,久久萦绕着一道风景、几多情愫。

龙舟竞渡闹洋洋

竞渡之风,自唐代以来兴盛不衰,古代文人用跃动的笔触勾画出一

幅幅欢动山河的画卷。“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

华浮。……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张说

《岳州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

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储光羲《官庄池观竞渡》)。“习棹江流长,迎神雨雾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下怖鱼

龙起,上惊凫雁回。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储光羲《观竞渡》)。竞渡场面异常热烈,不仅荡漾起了人们久藏于心的呐喊和欢

笑,还承载着弥久愈浓的对屈子的追思和敬奉。芸芸众生在巫风神雨

下的竞渡仪式中虔诚地祈祷:雨停雾破、年丰岁收。

身临盛况的古代文人对端午竞渡有着十分传神的描绘:“鼓声三下

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

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张建封《竞渡歌》)两舟竞渡,场面壮观,声势浩大。众桨

飞快划动,搅起朵朵浪花,如万剑飞出;鼓声咚咚,齐力助威;龙舟劈波

斩浪,奋力冲向标帜。两岸观众则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如霹雳惊响;各

色彩旗猎猎飘扬,构成一个个霓虹般的光圈。输方眉头皱起如疮包,争

得脸红耳赤,输方观众则心似火烧。但他们并不服输,还要再决雌雄。

“紫云宫前擂大鼓,乡人竞渡作重午。灵均孤忠自千古,凭吊遗俗遍三

楚。朅来观者如堵墙,万目睽睽引领望。彩旗一挥百棹忙,踊跃直趋波

中央。一龙矫首牙爪张,一龙含尾低复昂。群龙奋鬣互腾骧,陆离五色

生辉光。金鼓嘈杂声镗镗,拿云喷雾纷回翔。锦标一夺群披猖,旁观亦

觉兴飞扬。欢呼尽饮挥蒲觞,瓦篷深惊在绿杨”(清黄士瀛《盘溪观龙舟

竞渡》)。盘溪(今湖北松滋县境内)的龙舟竞渡盛况空前,是为凭吊“千古

孤忠”的屈原而举行:大鼓雷鸣,彩旗挥舞,百棹齐飞。观众络绎不绝

(“朅来”),有如垒起堵堵高墙,他们踮足伸脖,“万目睽睽”。龙舟踊趋

江心,一“龙”昂首舞爪,一“龙”稍微落后,忽又奋力追赶。所有的龙舟

都如骏马奔腾,五色生辉。最后一“龙”夺标,群情振奋。观众也兴致飞

扬,欢呼雀跃,在绿杨掩映的瓦篷里共饮菖蒲酒,同披艾草,兴尽而归。

端午竞渡展现了力量与激情的阳刚之美,而在凌波光影间也闪烁

着一道粉黛罗衣的靓丽风景:“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

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王建《宫词》)

逢此端午嘉会,禁中的宫女们争相竞渡嬉戏,溅湿了罗衣,放飞着笑

语,心中幽锁的情愫伴着池中层层涟漪,向着竞渡的前方传递。“旭日

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马,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神装照水

鲜。万人齐着眼,看取一舟先”(明袁中道《午日沙市龙舟》,《中华传统

节日诗赏析》,242页)。湖北沙市,地处长江之畔,离楚国郢都(今湖北

江陵)很近,一场竞渡正在举行:风和日丽,杨柳垂岸。龙舟画上彩色鳞

甲,舟上赛手头裹黄巾,服装色彩各异,艳映江水;岸上观战女子青黛

蛾眉,美如天仙。龙舟飞驶似骏马奔驰;观众万目注视,看谁夺标。藉此良辰盛景,民间的女子们,淡妆浓抹,簇拥江岸,别具一番风情。端午竞

渡在刚柔交互的催发中掀起了众人期待的节日高潮。

人人洒泪吊忠魂

古代文人心目中的端午节,还是一个祭祀节。至今长江流域许多

地方仍有招屈原之魂的歌谣,其词情真,其声悲切,能使赛手、观众哭

成一团。古代文人对屈原“忠而被谤,信而见疑”、最后自沉汨罗的悲惨

遭遇极表同情和痛心:“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储光羲《观竞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

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百胜本

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

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刘

禹锡《竞渡曲》)。诗文描绘了湖南沅江的一次赛龙舟,

“彩旗夹岸”,女子嬉水,人们怀着期冀和喜悦的心情划船寻救屈原,然

而屈原早已随茫茫江水而逝,追思的哀谣在荡桨中泛起,使人悲从中

来。

在古代文人的心中,悼念和祭祀屈原,意味着透过悲喜两重天的

翻转和升华,去追慕感同屈原的狷介和崇高。“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

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

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五月五日》,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楚人悲屈原,

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

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

忍决。……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此节”(苏轼

《屈原塔》)。水波浩

淼的汨罗江不能为屈原鸣屈洗冤,只有孤傲的山峰投影在碧水之上。

家乡父老长达千载地凭空哽咽悲叹,总要在五月五日投饭救饥解渴、

龙舟竞渡,并且大声呼喊“屈大夫归来”!其声悲哀,楚山为之裂开。怀

才不遇、忧谗畏讥,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吟唱着《离骚》义无反顾地追随着屈原的脚步。宋代苏轼被贬黄州、儋州等地,为“乌台诗案”(有人诬

告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差点掉了脑袋,他就是宋代的屈原。像苏轼这般

的古代文人,与其说用了浓墨重彩来悼念屈原,不如说是为自己唱响

至死不渝、追求独立人格的“挽歌”。

醉生梦死逐欢乐

饮酒和狂欢是端午另一大节日主题,人们藉此开怀畅饮、宣泄情

怀。“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斝轻浮送

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

入醉乡”(瞿佑《菖蒲酒》,同前,239页)。这是一次端午筵会:时新食物,

味美品多,摆满筵席。人美,酒香,酒器精致(“玉斝”)。面对此时此刻,

置身此情此景,纵然喝得酩酊大醉,又有什么关系!“五月五日岚气开,

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范成大《竹枝

歌》)。云安(今重庆云阳县)南门竞渡,

人人争看。竞渡完毕,痛饮当地名酒“曲米春”,兴致颇高,以致家家皆

醉。《清嘉录》中引了一首无名氏的乐府诗《划龙船》,描述苏杭一带端

午盛况:“汨罗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端阳前。苏州龙船夸绝胜,百万金

钱水中迸。冶坊浜口斟酌桥,楼头水面争妖娆!小龙船划疾如驶,大龙

船划乱红紫。胜会争夸十日游,青帘画舫结灯游。四更堤外笙歌散,博

得人称假虎丘。”(清顾禄《清嘉录》)处处洋溢出一派歌舞升平之象!这里,屈原之精神似乎已荡然无

存,人们只是一味地沉醉于节日的欢乐之中。

更有甚者,不顾国计民生,端午之日笙歌燕舞、醉生梦死,未闻隔

江犹唱后庭花之恨。南宋末,元兵南侵,宋朝亡在旦夕,可是朝廷上下

仍一味追欢逐乐。对此,胡仲弓《端午》诗给以辛辣讽刺和无情鞭挞:

“画舸纵横湖水滨,彩丝角黍斗时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几

人?”国之将破,又逢端午,所有的湖泊江河,碧波荡漾,

彩船纵横排列,伴着轻歌曼曲徐进缓行。家家彩丝炫目,户户“角黍”

(粽子)飘香,应时求新,争奇斗艳,呈现出一片欢乐升平气象。端午的

精神实质已面目全非,徒具其形。屈原在《渔父》里曾悲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现今已经朝不保夕,仍然人人皆醉。真正能领会屈原爱国忠

君、奋发不屈、斗志凛然高尚节操的又有几人?!

丹心一片有谁知

在悲喜喧嚣的节目活动背后,对于古代文人而言,端午意味着一种

寄托,一种灵魂深处的求索。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南宋陆游,

由于收拾山河的志向未能实现,也像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

家种树书”那样,无所事事。其《乙卯重五诗》云:“重五山村好,榴花忽

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

毕,一笑向杯盘。”端午的欢乐已显平淡,万事皆休后的

无奈却又承载着壮心不已的豪情。德祐二年(1276)文天祥出使元军被

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为所谓元朝曾派一丞相到扬州劝降的谣言所诬

陷。为表明心志,便慨然写下《端午即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

隔辽海。”(《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展现了一个辗转颠沛、

为国难奔波、勇于献身的士大夫形象。此诗与景炎三年(1278)所写《过

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完全一致。像

文天祥那样借端午明志的古代文人,真是数不胜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独立不迁,生南国兮!”这是一种不屈不

挠、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力量。屈原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和见证之

一,端午竞渡就是这种精神和力量的很好体现。人人洒泪吊屈原,也就

是秉承这种爱国精神。古代文人大都身兼天下,每当国家危难之时,许

多人都勇立潮头,担当重任,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屈原精神

的缩影!

真是:五月初五是端阳,龙船锣鼓闹洋洋。人人喜饮菖蒲酒,个个

洒泪在楚江!

(选自《文史知识》)

猜你喜欢

龙舟屈原文人
屈原 端午 龙舟
文人与酒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文人吃蛙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龙舟
《金娃——龙舟》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