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师生的和谐关系及其现代价值
2015-06-22王伊薇�お�
王伊薇�お�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名著,在人生处世、进德修业、安邦治国等诸多方面给人以启示。然而《论语》在展现一个“至圣先师”形象的同时,孔子及其弟子的关系同样值得我们关注。《论语》的时代是一个学风蔚然的时代,《论语》中体现的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今天的我们欣羡和反思。
一
《论语》中的师生相互了解,都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对方。孔子熟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弱点,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了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作出相反的回答。他对子路说:家里父兄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而对冉有却是加以肯定:应当马上就去做。原因在于冉有平时做事优柔寡断,需要壮胆;而子路勇于作为近乎鲁莽,需要适当地引导。孔子了解他的学生,却并不因此而厚此薄彼,而是针对各人的特点加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的完善,扬长避短。不仅孔子了解学生,孔门弟子亦能对老师作出十分到位的评价。《论语》中记载的颜渊、子路、子贡等人对孔子的评语,虽各有异同,却都反映出他们对老师为人治学的独到认识,并且,了解越是深入全面的学生,往往更能认识孔子及其学说的伟大之处,从而领悟学术与为人处世的真谛。颜渊曾喟然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也许这是众多弟子对孔子的评价中最精当的一条,也是颜渊之所以成为孔子最得意门生的原因之一。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是因材施教与尊师重教的前提。而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往往学生对老师的学术理想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了解的愿望,有时甚至只是一味希望从老师那里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而忽视了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学习乃至学术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难以形成和谐的学术氛围,师生之间的隔膜最终会影响到教学乃至学术的发展。
孔子对学生的深入认识显然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我们不禁要问,他了解学生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大致可以归结为两条:第一,是“听其言”。这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而“听其言”,一是被动地听,二是主动地与学生交谈。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让颜渊和子路“各言尔志”,子路的回答即是那句著名的“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而当子路表示“愿闻子之志”时,孔子也给出了回答:“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同弟子的交谈中,不仅能耐心听取弟子的想法,也乐于给出自己的见解,在看似随意的闲谈中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第二,是“观其行”。在发现宰予昼寝这一言行不一的行为后,孔子曾表示:“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擅于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的行动,以此得出更为全面可靠的认识。总之,孔子能做到深入学生之中以了解学生。
孔子不仅擅于对学生“听其言,观其行”,其自身更能做到“知行合一”,把自己提倡的思想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和一言一行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也能用“仁爱之心”关怀学生。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别人对此感到不解,孔子回答道:“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满口大道理的“圣人”形象,而是一个脉脉温情的亲切长者,他的心中亦充满常人的悲喜。这
样一位亲身践行学术理想与人生追求的老师,又怎能不深深影响和感染他的学生,促使他们在崇敬之余,心甘情愿地追随老师的足迹,树立同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难怪孔子会说颜渊“视予犹父也”。
二
《论语》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论语》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学术至理。在《论语》中常常会出现师生围坐、共同探讨的画面,师生、同门之间为各种观点争论、反驳、质疑而无所顾忌。孔子不以师长的权威压制学生,也不因为自己的博学而轻视学生,而是赞成让学生“各言其志”,而评价对于自己的言论“无所不说(yue)”的颜渊,却发出“回也,非助我者也”的感叹。因此孔门弟子对老师虽然崇拜,却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不会损害师道尊严,反而会带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与钦佩。孔子周游于陈、蔡之地,在最困顿的时候学生们依然追随着他,正是出于对老师人格与学术双重魅力的折服。并且,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形成谦虚谨慎、博采众长的治学风格,推动学业的精进,带来诸多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孔子在鲁哀公六年经过叶公家时,叶公向他请教关于孝道的问题,在谈到叶公家乡一个孝子时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人跟此人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也就在其中了。”子路听后到孔子居室直截了当地指出孔子的错误,他说:“正确的道德标准应当是非分明,而不应互相隐瞒过错。不然,怎么理解表明人的美德的名言——‘闻过则喜‘有过则改‘大义灭亲呢?”孔子被子路问得语塞,但并不生气,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称赞了子路的正直坦率,承认自己的失言之错,并请他转告叶公。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学生之间那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好风气。孔子重视学生对教师的帮助,他与学生之间经常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自己也自我批评,承认错误,善于听取学生意见,促进了师生关系。日后儒家学说的惊人包容力也许正发端于此。
面对今天少数地方出现的尊师重教成为空谈的现状,《论语》中的师生关系带给我们诸多启示。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尊重能够促进其产生对知识的敬畏,匡正学术风气。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已经成为当下素质教育、情感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内容。
《论语》中的平等不仅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体现在同门弟子之间。孔子对待不同的学生,无论是平民出身的曾参父子还是贵族出身的南宫敬叔,无论是穷困的子张还是富有的子贡,无论是对自己恭恭敬敬的颜渊还是敢于指责反对老师的子路,都能做到平等相待,对错分明,从不厚此薄彼。孔子判断对错向来对事不对人,客观地评判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他不因为欣赏一个学生而忽视他的缺点,也不因为学生在某件事或某个方面的失误影响其他方面的评价。比如孔子赞赏子路的“不嫉妒,不贪求”,子路听说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孔子便又说,仅仅这样,怎么能够好得起来?孔子能从每个学生身上找出优点加以肯定,比如他把弟子分成几类:品行优秀的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有政治才能的是冉有、子路;擅长外交应对的是宰我、子贡;精通古代典籍制度的是子游、子夏。老师的客观精神无疑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发掘其自身价值,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
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老师教诲的领悟与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得知宰予昼寝后,孔子感叹道:“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而颜渊常常“退而省其私”,自己刻苦钻研并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有所发挥,终于博得孔子“回也不愚”的赞赏。师生之间的最佳状态便是相互促进,如果只是老师单方面地努力传授知识,学生对此毫无钻研热情,举一不能反三,久而久之,即使再认真负责的老师也会失去教学热情。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老师传授知识,学生用心学习,以体现对老师的付出的尊重,师生关系才会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孔子与其弟子的关系亲密如同父子,但他们还是很注重言行的得体,并未因此而失去对彼此礼节性的尊重,这样才能保持师生关系长久的和谐。在《述而篇》中子贡想询问老师对两父子争夺卫国君主之位的看法,他并没有直接发问,而是借用伯夷叔齐试探孔子对卫君的态度,巧妙地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避免了正面的争论。而《先进篇》中,孔子在和曾皙、公西华等人探讨人生理想时,面对子路的自大,孔子当面只是微微一笑,事后曾皙问起,才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师生相处的过程中,双方都要注重言行得体,恪守一定的礼节。在《述而篇》中孔子说道:“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只要学生主动给我一点见面薄礼,我从没有不教诲的。孔子强调“诲人不倦”,但“诲人”的前提是学生懂得基本的礼节,表现出对老师起码的尊敬,即要讲“礼”。
孔子心目中的“礼”是内心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当然也应该体现在师生关系之中。而在当今,媒体曝光的学生对老师种种无礼的行为,各种蔑视、诋毁甚至是侮辱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其背后暗示的种种危机。虽然我们早已脱离那个视师道尊严为绝对权威的时代,《论语》中的师生相处之道对于营造和谐氛围仍有颇多借鉴意义。毕竟,即使再亲近的关系如果失去对彼此的尊重,也会变得无处附丽。
《论语》向我们展现了两千五百年前的师生关系,反观现实,它启发我们思考的同时更引起不尽的反思:孔子极力推崇周礼,以此作为立身和约束弟子的行为规范。按照周礼的要求,等级制度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当时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森严、不可逾越的,尤其是学生对老师,是应当绝对尊重的。然而《论语》中却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今天的我们,正在努力营造和谐社会,与《论语》的时代相比,师生之间失落了什么,需要我们从历史沉淀出的经典中寻回?这应当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命题。
参考资料: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2.徐志刚《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王少孚、李玉峰《和谐社会视阈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卢国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模式的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选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传统文化大课堂国学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