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指导四步曲
2015-06-22秦红玲
秦红玲
一提起习作,不少学生就头疼。有的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背习作;有的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假话套话一大堆;有的甚至到作文书上一抄了事。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作文质量更无从谈起。这与《课程标准》“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的要求显然背道而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激发、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特色的习作。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每次布置习作要有的放矢
有些老师喜欢天天布置小作文,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增加了老师的负担。我认为习作布置不需要数量多,而要有的放矢,讲求质量。
说到有的放矢,一方面可根据教材的单元主题进行训练。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训练主题是:注意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在讲课文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找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句子,并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在布置作文时要求里面必须有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习作。当学生在学校参加了什么活动,就可以布置相应的习作。如学校举行了运动会就布置关于运动会的习作,学生参加了歌唱比赛就布置歌唱比赛的习作。这样有目的地进行训练,学生就有话可讲,习作水平也会提升得很快。
二、学会把生活中的细节放大
写得不具体可以说是小学生写作文时存在的最突出而又最普遍的问题。有些学生好不容易写了开头,后边不知又该写些什么,结果一篇作文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他真的没什么可写吗?不是,主要是平时没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许多值得写的东西从眼皮底下溜走了。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比如引导学生写《吹鸡毛》这个活动时,可以启发学生回忆:比赛之前双方是什么样的神态、有什么样的动作?会是什么样的心理?比赛时又是什么样的神态、动作?比赛后呢?于是有学生就写:老师刚把鸡毛举过头顶,小明就鼓起腮帮子,眼睛死死地盯着鸡毛,随时都准备吹。小刚的眼睛也死死地盯着鸡毛,好像燃烧起的火焰。老师发令:“预备——开始!”把鸡毛一抛,小刚就赶紧往小明那里吹。小明也不甘示弱,用力往小刚那里吹。鸡毛被小明吹得飞起来了。小明的脸变得通红通红,像一个熟透的大苹果。鸡毛快要落地了,小刚赶紧蹲下身子用力吹,像青蛙一样……再如,一个学生写下雨天自己跌倒在泥坑,我就重点指导了他进行心理描写,当你跌倒在泥坑里,书包也湿了,此时会想些什么?他写道:我不仅把作业本弄湿了,还把书包也弄脏了,爸爸会不会骂我?明天老师看了这样脏的作业,会不会让我重写,或者大发雷霆把我批评一顿?……当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细节放大时,一篇有血有肉的习作就诞生了。
三、定期开展习作交流会
好的习作需要给大家分享,让大家学习长处。同样,失败的习作也需要大家共勉,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我觉得习作交流课非常重要,每周都需要举行。每次举行这样的交流会时,我总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找出优缺点,再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再重点讲评几个有突出特点的文章,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是动作描写得细,还是心理活动写得好?或是构思好、有深意?这篇文章不好在哪里?是写得不具体,还是选材不好?或是句子不美?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收获颇丰。
四、有针对性地辅导
虽然每次习作教师都会指导,可是还有些学生“执迷不悟”,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单独辅导了。如有一次让写人与人互相关心的事情,讲过之后,还有一个同学迟迟不肯动笔,于是我对他进行了单独辅导。
师:你为什么不写?
生:不知道写什么。
师:想一想,有没有别人帮助你的事情?
生:没有。都是我帮助别人的。
师:你帮助了谁?什么事?
生:我的同桌,他没有橡皮,我借给了他。
师:当时是什么情况?他的神态动作怎样?
生:那是一次小考试,我看他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翻着书包,我想他可能在找东西,我就把橡皮在他眼前晃了晃,他点了点头,我就给他了。
师:下课后,他怎样表达他的谢意的?你有什么想法?
生:他说谢谢我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他。我想,就这点小事他就这么感谢我,这么快乐,以后我会继续把快乐带给别人。
师:你把刚才我们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他愉快地去写作文了。这样单独、具体的指导,启发了他的思路,使他有话可写。
总之,要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找出学生的短板,及时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频繁,也要灵活多样,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抒发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特色的习作。